请记住:今天,将是我们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开始!
2023年4月23日,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标志着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也意味着房地产暴富的时代结束,未来资本市场将替代房地产来充当居民储蓄的蓄水池。
过去20年,中国货币超发15倍,实际GDP上涨了不到5倍,光疫情三年,国内的M2就增加了68万亿元,截止 2022年,我们的M2高达266万亿元。
尽管巨量货币从天而来,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过去20年我们从未发生过通货膨胀,最高年份CPI也就5.9%,平均增幅不到3%。
同样是疫情,同样是央行将印钞机踩得哄哄巨响, 2022年美国的M2换算成合人民币不到144万亿,差不多只有我们的一半。
在央妈面前,美联储简直是弱爆了。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遭遇了30年以来最大的通货膨胀,而我们商品价格还保持在温和的通胀水平,甚至有通缩的可能。
有人说,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在我们这里水土不服;也有人说,是我们的统计局工作做得完美;而绝大多数人更相信是,超发的钱并没有流到老百姓的手里,在金融部门空转所致。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
真正的核心原因是,我们钱全都流进了房地产行业。
过去20年,北京的房子上涨13倍,上海房子上涨14倍,深圳的房子上涨了14倍,安全符合货币发行的14.8倍速度。
天量货币通过房贷,在市场转了一圈又迅速的流进了银行,最终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搭建的牢笼。不仅不会让货币泛滥成灾,还由于老百姓背上了巨额债务而不敢消费,反而进一步拉低了通胀。
奈何再大的池子,容量也是有限的;再多的人口,接盘侠也是不够的。2022年,房地产行业雷声滚滚,这个承载了中国百姓20多年财富的池子,开始漏水了。
但是,为了刺激经济,央行放水不能停,甚至还得加码,1月份 M2单月增加了7.38万亿元,远远超过了过去三年平均每个月的增加量。
寻找一个替代房地产行业的新蓄水池,已经刻不容缓,而且这个新池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体量大。中国人多、资本多,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吃下巨大的M2。
二是不能与日常生活有关。否则短期内价格暴涨会影响老百姓生活,必然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股市,股市作为央行货币的蓄水池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调节,市场钱多了可以加快新股发行,钱少了就放缓新股发行,这就好比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掌控自如。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只要货币流向哪里,财富的机会就在那里,所以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任何时间点买入房产都是对的。随着房地产的没落,全面注册制的到来,社会财富的配置将彻底从过去地产为核心,转向以资本市场、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财产性收入。
只是,面对一个制度不太健全,欺诈横行,公开坐庄的资本市场,很多人都还没有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