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赛道上,韩国车企仍然想占据重要地位。4月11日,现代汽车发布声明称,计划到2030年投入约24万亿韩元(约合182亿美元),以提高电动汽车产量,力争成为世界三大电动汽车生产商之一。
按照计划,这一投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电动汽车生产线、研发零部件及相关的技术、构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探索新的电动汽车业务机会,并由旗下的现代汽车、起亚及零部件制造商现代摩比斯共同出资。
“到2030年将我们在韩国的电动汽车年产量提高到151万辆,约占其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364万辆)的40%。”现代汽车透露,集团旗下各品牌电动汽车预计将达到31款,其中现代及旗下捷尼赛思推出18款,而起亚则推出13款。“起亚汽车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韩国推出电动SUV EV9,现代计划在2024年推出Ioniq 7。”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想要争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现代有能力持续加大对电动转型与技术的投入,基于其逆势而上的业绩表现。
财报显示,2022年现代总营收超过22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净利润超过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84亿元);全球销量684.82万辆,位居丰田汽车(1048.3万辆)和大众汽车(848.1万辆)之后,首次跻身全球销量榜第3位,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在电动化领域,现代汽车2022年全年销量达60万辆。其中,现代品牌纯电动车IonIQ 5和IonIQ 6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起亚累计销售48.7万辆电动车,包括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
高光之下,现代汽车却已融入不进中国汽车市场。数据表明,2022年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34.3万辆,仅占集团在全球销量的5%。其中,现代品牌销量25.4万辆,同比下滑27.8%;起亚品牌销量8.9万辆,同比下滑29.9%;捷尼赛思品牌销量仅为1457辆。
“燃油车时代的品牌资产,并没有办法直接迁移到电动车市场中。”前述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但是围绕的竞品已经逐渐脱离丰田、大众等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的国际巨头,而是以新能源汽车以及日益成长的中国自主品牌为主。纵观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韩系车的产品线,就会发现其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和混动产品乏善可陈,产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对于现代汽车来说,如何能以纯电车型重新切入中国汽车市场与众多中国新能源自主品牌同台竞争才是当务之急。”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虽然韩系车企主观意愿上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但从战略上来讲,确实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待欧美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韩系车的市场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核心问题还是集中在战略层面。”崔东树表示,与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相比,韩系车企在电动化的转型上显然慢半拍,“综合来看,其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机遇比较渺茫,想要实现翻身已经有些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