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晋商是山西一张耀眼的名片。
提起晋商,你会想起一连串在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也会津津有味谈起他们在商海里的壮举,但历史上,晋商留给后人的文化更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
2006年,当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时,迅速掀起收视热潮,该剧通过主人公乔致庸跌宕起伏的从商经历和人生历程,深刻而又生动地展示了晋商文化中以诚实守信为本,以见利忘义为耻,重信重义,百折不回的精神品质。同时,《乔家大院》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晋商的辉煌和悲壮,让人们明白晋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儒商精神,而儒商精神根本在于“仁义礼智信”。《乔家大院》成为近些年来热播的一系列晋商题材影视作品的缩影。
要想领悟晋商文化的内涵,就必须要研究晋商之所以兴盛五个多世纪的基石所在。
早在夏、商、周时期,山西境内的产品交换已经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业的繁荣,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山西成为中原地区商业之枢纽。秦汉时期,山西商业已拓展到内蒙古、东北辽东一带。隋唐宋元时期,山西商人不仅携资竞争于全国市场,而且通商于塞外乃至欧洲。在明代,因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北部驻兵增加,粮饷缺乏,便实行“开中法”,用发给食盐专卖执照“盐引”的办法,鼓励商人把粮食和食盐贩运到晋北边防粮仓。山西商人利用自己靠近边防的有利条件,捷足先登,以当时盐业集散地扬州为中心,不但向晋北边防输盐,而且向全国市场进军,与安徽的“徽帮”展开竞争。“晋商”借助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的实力,到明代末期即成为雄踞海内的、中国当时最大的商业集团。
同时,晋商利用明末实行汇票的机会,建立“票号”,将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在清代达到鼎盛。不但在山西平遥、祁县、太谷有总号30家,而且在各地有分号,既接受公私存款,又经营官商汇兑。不但基本上控制了全国的金融,而且把分号设到了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俄国的莫斯科以及东南亚。在清咸丰、光绪年间,则是“山西票号”发展的高峰,曾一度执全国之牛耳。
晋商之所以创出这样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活动以诚信为本,所谓“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就是晋商闯市场的大生意经。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案例充分证明了晋商对“诚信”的看重:乔家复字号在包头有个油坊,在一次运送胡麻油中,一个小伙计为了从中谋取利益,便往胡麻油中掺了假。这件事被掌柜知道后,为了商誉,马上命人连夜倒掉了掺假的胡麻油,把货真价实的胡麻油重新运往商号售卖。对已购买了掺假胡麻油的顾客,可以到商铺退还银子。就是在这件事情处理后,人们更加相信复字号的招牌,都纷纷去乔家商号购买粮油。同时,在晋商的内部经营管理中,对员工的选拔和培养十分严格,尤其是注重道德修养的考核。要求员工奉行着“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的职业道德。另外还有很多号规、商规,例如“十不准”,对员工严格约束。
从一些文献中,我们也能看出晋商对诚信的高度重视。《清朝文献通考》中记载:山右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清人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英国领事报告》书中也记载到:“山西票号信用很高,有力量买卖中国任何地方的汇票。”
没有诚信,晋商不可能纵横四海;没有诚信,晋商不可能汇通天下。
也正是因为诚信,晋商才名扬天下,成为商界翘楚,成为后人争先学习、研究的榜样。
可以说,这种诚信文化,对我们现在企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将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诚信文化,不仅在历史上为晋商赢得了丰厚的经济资本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当今社会,不断被注入新内涵的晋商诚信文化,也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作用。
杜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