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又贬值了,再次逼近了“7”这一整数关口。
上图是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离岸价的最新走势,刚刚过去的1个交易日,贬值幅度接近0.9%。
目前人民币离岸价(香港)汇率为6.978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在岸价(上海)为6.9630。
早在15天前,我就写了一篇题为“人民币,变局将至”的文章(点击查看),告诉大家今年人民币必然再度破7的原因——保出口。
上图是人民币离岸价的周K线,可以看到更长时间的汇率变化,便于大家理解。
1年前的今天,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在6.30附近,人民币比较强势。
随后,美联储开启了快速加息和缩表,引发了美元空前的升值、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显著贬值。到2022年11月前后,人民币汇率一度贬值到了7.3748附近。
然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逆转,开始强势反攻。
反攻的理由是:第一,美联储快速加息接近尾声,美国最强的时候过去了;第二,中国打响人民币资产保卫战,货币政策趋向宽松,股市反弹。
再往后,疫情防控突然放松,中国发出了“拼经济”的强烈信号。外资憧憬中国经济复苏,开始抄底中国股市、债市,涌入的热钱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力度。
2022年,中国整体外贸情况不错,顺差创新高。随着春节临近,企业为了发放年终奖有一波结汇潮(卖出外汇,购入人民币),这些都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反弹。
但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很难长期停留在“6时代”,回归“7时代”才是2023年的基本趋势。
为什么?
看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
上图是2022年中国外贸出口情况(美元值),全年增长不错,但最后三个月明显“扛不住”了,同比增速分别是-0.3%、-8.7%、-9.9%。
最近我每天都登录海关总署官网,想看1月出口数据。但直到今天,数据尚未公布。估计会到3月中旬跟2月的数据一起发布。
我也浏览了深圳、上海、苏州、广州、东莞、宁波等统计局的官网,都没有看到今年1月出口情况的数据。
但坊间传闻显示:出口情况不妙,不少出口大市订单下滑30%到40%。(下图)
上面是一些媒体的报道。
全国出口整体状况如何,目前尚未有准确数据,情况不好是肯定的。
这也就是最近“强预期、弱复苏”说法的来历,它导致了股市的逡巡不前。
放眼整个2023年,出口增长压力都会很大。原因是:
第一,去年出口整体上增长很好,多项数据创新高,今年增长的基数大了。
按照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中国出口按照人民币计价增长了10.5%,按照美元计价增长了7%,贸易顺差8776亿美元。
第二,全球主要经济体经过了将近1年的快速加息,经济收缩的态势已经形成,需求整体下降。
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胀虽然有所好转,但顽固性很强,美联储大概率还需要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
第三,中美战略博弈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很大,不少企业把产能移出了中国,去了东南亚、南亚。
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的说法,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解决就业的三大动力。
2022年,投资和消费均不理想,主要靠出口拉动。进入2023年,如果出口再增长乏力,稳增长、保就业难度将加大。
怎样才能止住去年4季度以来出口下滑的局面?人民币适度贬值是一个重要选项。
近日,国务院主管的《经济日报》发表了署名评论——《警惕人民币过快升值风险》,这篇文章说:
人民币上涨幅度较大,会扰乱正常的贸易投资秩序,不利于“稳贸易稳就业稳物价”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这将大幅推高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品价格,打击原本疲软的外部需求,不利于出口。
类似的观点,自去年年底至今我多次表达过。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重返“7时代”是大概率的,并在2023年较长时间内维持。
人民币汇率维持强势(比如在“6时代”),有利于进口,可以降低中国购买能源、原材料的成本;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友国”更多地使用人民币。
但代价也是显著的,这就是出口低迷、出口企业接纳就业人口减少,最后损及国内消费和经济复苏。
让人民币重返“7时代”、适度贬值,对我们整体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