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方债发行大约7.4万亿。
整体发行量略低于2021年,而发债高峰是5月和6月。
净增约4.6万亿。
2023年开春,地产开启一波“小阳春”,地产利好不断涌现。央妈也发布一月的金融数据,M2余额273万亿,同比增长12.6%,增速创造了2016年后新高。
人民币贷款余额4.9万亿,同比增长9000多亿。“感觉印钞机都磨出了火花。”
虽然老百姓还没有感觉到大水,但货币的水,确实在流动。除此之外,另一个数据则更加让人引起猜想:
“到2月上旬,28省的地方债发行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
以2022年、2021年的数据推算。
也就是开年40天的时间,用掉了全年50%的额度。
而在1月到2月期间,不管是地方还是暴雷开发商,都发布了不同程度的“保交楼”目标。
恒大说今年还钱。
郑州说3000亿保交楼。
而在地方财政的压力指数来看,预支债务额度,大概率用于借新还旧。
以及,保交楼。再者,就是刺激第一季度的经济预期,吸引“投资者”入局。一鼓作气,打出“爆炸性预期”,让“手持资金”游离的投资人,加快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的全面恢复。
当然,包括楼市。
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盛宴。
“接着奏乐,接着舞。”
保交楼动作频繁了,售楼中心人变多了,房东们开始临时加钱了。
而唯一还很冷静的,就是“没完全暴雷的开发商”。
“外围的加紧出货,内环的也不加价。”
谁也不知道,好天气啥时候会突然变天。
比起五年前,开发商“人间清醒”。
因为地产问题,本质上债务问题,而债务问题,本身是发展问题。不管是国家机器,还是地方,再者是开发商,以及是个人,都是如此。解决债务,要么是提升资产估值,要么是增加流动性收入。而流动性收入的扩大,是大生产下和效率升级的转化,要么是是蛋糕做大了,要么是分的人少了。
而全球经济衰退,已经是共识。
为什么,没有增量了,大生产过剩了,需求减少了,因此,解决债务的思路就只能转向提升资产估值。
100万的房产,对应着70万的债务。
150万的房产,对应着105万的债务。
如果持有100万房产的资产变成了150万,就可以增加35万的债务额度。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用来投资,这两个马车又会拉动需求,加大生产力,原地造出“增量需求”。再转化为偿还105万债务的流行性收入。
逻辑上没有错,但是由于分配逻辑的失调。从债务端,流行性收入端,都产生了不均衡的分配,就会出现部分单位无力偿还105万债务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整个规则的可持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招数都只有一个。增加分母,即再继续增加资产估值,制造预期,一直循环。
我常说,解决债务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债务。谁都一样。
但这个逻辑的前提,是债务可以通过“某种东西”层层分包,予以化解。过去,这个东西是“房产”。
随着疫情的全面放开,“经济背锅侠”不复存在。全面搞钱的预期,势必成为2023年的“全民主题”,地方也势必全力押注。
“发债,带头花钱刷预期。”
如果顺利,随着外资和热钱的涌入,地方就可以轻松退居二线,如果不顺利。
“地方势必继续加码。”
额度用掉了50%?那就加分母,如果分母不能加,那就瓜分落后城市的额度。这也就形成了2023年地产的新格局。
马光远说,这次的反弹,是最后一次机会。
他说的不错。
对卖房的人来说是,对买房的人来说也是。
因为,如果刺激无法达成,通胀使命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