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区,体验山西药丸传统制作工艺。
“今天各家所推出的特装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打造、包装的设计到对外营销,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而特装的背后,是山西的特色,是承载着我们文化底蕴的产品故事。”山西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在“塞上江南”宁夏,为“晋品牌”铿锵“发声”。
10月15日-17日,“山西品牌中华行”携17家“晋品牌”企业走进宁夏银川,借助“第五届中国银川生活用品(秋季)交易会”平台,依托宁夏在向西开放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示山西的老陈醋、食品点心、杂粮、饮品、保健品、日常用品、工艺品等七大类千余种名特优产品,提升山西品牌的形象,扩大山西品牌在宁夏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晋”品照亮“塞上江南”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10月15日9时,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山西品牌中华行展区,伴随着悠扬的山西民歌《夸土产》响起,古朴高大的城楼内、排排悬挂的大红灯笼下,17个精心设计的展位上,山西的各色特产——肥而不腻的平遥牛肉、醋香扑鼻的紫林老陈醋、高颜值的平定砂锅……陈列整齐静待宁夏百姓和各路客商。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是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悠久的黄河文明,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那么,宁夏对山西的名优特产印象如何?
闻喜煮饼是山西的“饼点之王”,早在明末就已“成名”,不仅畅销天津、北京、西安、济南、开封、太原等内地城市,而且闻名于上海、广州、海南等地。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
“这次,我们带来20多个品种的产品,以传统口味居多,同时新增了木糖醇口味的,适合年轻人和当地人食用。”山西省闻喜永祥和煮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副总胡滨向顾客推介道。自由拿取体验、品尝后,不少宁夏百姓赞叹“山西煮饼与当地美食有一拼”。
银川人对于山西的老陈醋并不陌生,但似乎又不太懂。这次,山西紫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月红除带来传统的老陈醋外,还增加了不同口味的醋饮料和保健醋等新品。他们在现场摆放了一尊石磨,为当地百姓展示山西传统酿醋工艺,使其更“懂”醋。
一位老银川人在品尝了山西紫林食品有限公司和山西通宝醋业有限公司分别带来的多种不同口感的醋品后感叹:宁夏家家户户都酿醋,总感觉醋都是一样的,参观了山西老陈醋展区,才知道原来醋也可以做出多种口味。
绛州锣鼓、山西民歌、多彩面艺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和文艺表演同样震撼宁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安纯人参观了所有展出和观看了表演后表示:“晋商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山西品牌能在宁夏打开市场。”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刘锦旗同样希望山西名牌产品在宁夏常驻。“我们秉承开放合作的共赢理念,欢迎山西名牌产品进入宁夏市场,也欢迎山西的企业来宁夏兴业投资。”
市场倒逼“三品”提升
胡滨,山西省闻喜永祥和煮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副总。看到短短三天时间里,银川市民对山西老字号产品由陌生到喜爱,订单量骤增,他感慨,“这一切,在3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我从 山西品牌中华行 首站走进北京就一直跟着。以前总感觉我们的产品好,也有了一定知名度,但走出去才发现,外省老百姓对山西品牌,除了汾酒、老陈醋外,其他的几乎不知道。这几年随着 品牌行 跑完全国,让更多人知道了咱山西好东西还挺多。”
胡滨告诉记者一个细节:“2014年,随 品牌行 走进福建时,当地一位经销商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但看了包装后提出我们的产品分量太大,容易把人吃 顶 。回到山西,我们随即调整,做出了100克、200克的煮饼,并对包装进行了改进,当地经销商的订货量随之剧增。我们的年销售量由过去的20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亿-2亿元,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现在一半以上的经销商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这归功于政府给企业搭建了这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把产品展示给全国各地。”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的李建萍。“过去公司生产的食品受季节性影响大,在南方市场的份额很小。参加 山西品牌中华行 3年多,对公司实体店销售、线上销售、经销商网络发展,都起到了延伸和渗透作用。公司结合各地不同口味,开发出了千层酥、掉渣饼、红豆和绿豆酥,也越来越被南方消费者接受。”
不断地适应市场、调整产品,这些企业在市场精准对接中快速成长。不仅产品的品种增多了,企业对产品品质的改进和品牌保护意识也在增强。这是很多参与这次活动的众多老字号企业负责人没有预料到的。
这一路,3年转战29座城市,“山西品牌中华行”传播着山西声音、讲述着山西故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着山西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延展影响力、加强对外交流,山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急剧提升。
“晋字号”还需大创意
这一路,在山西省政府、山西省商务厅的引领下,山西企业迈向世界的步伐更加坚实,但山西企业品牌建设引领者并未止步。
截至目前,山西著名商标有1051种、驰名商标80个、名牌产品440个、地理标志性产品34个、地理商标保护产品13个、中华老字号27个。
这似乎只是一些静态的数字,但山西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的一席话,给我们展示了山西品牌动态的成长之路:“今天各家所推出的特装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打造、包装的设计到对外营销,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而特装的背后,是山西的特色,是承载着我们文化底蕴的产品故事。 山西品牌中华行 通过三年多努力,已经做成了一个品牌,被全国各个城市所学习和赞扬。但不容忽视的是,我省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品种、品质、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们是特色农业大省,是杂粮大省,也形成了很多百年特色老字号,但小散弱的缺点也客观存在。所以 品牌行 倒逼我们进行资源整合,逼迫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改革。”
山西真正要卖的是什么?怎么卖才能卖得更好?
孙跃进厅长也在替企业思考这两个营销难题:“一种枣夹核桃食品,就靠一个 早想和你在一起 的创意,就实现了很好的销售量。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文化创意,把山西面食做成世界通行的麦当劳,把沙棘汁变成可口可乐……学他们的营销方式,组建山西品牌集团,解决我们的小散弱,倒逼资源整合。这就叫结构的调配,企业的转型,这就叫 升级 。”
如其所言,“山西品牌中华行”在这条“升级”路上已经走了3年。3年时间,它唤醒了山西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识,提升了品牌建设的力度。但无论是“山西品牌中华行”这个平台,还是那些所有品牌建设的参与者,“晋字号”品牌建设正坚定地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