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浙江、河南发布消息称,该省已经平稳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此前,重庆、四川、海南海口和三亚等地也表示,当地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春运已经开始,大规模人口的迁徙流动,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近日,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面对面》栏目专访时表示,很多省份已经达到了高峰,有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不排除通过春节的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一个波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考虑到感染人口结构的变化。“像农村地区一些老人在家不出门,可能因为春节的流动,走亲访友被感染了,再加上农村的医疗救治条件不如城市,所以要防范可能出现农村医疗挤兑,特别是老年人感染以后,如何得到及时救治的问题。”梁万年说。
北京
疫情已过感染高峰期
要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
1月9日,央视总台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殷勇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要观察疫情在社区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包括监测排污等,尤其是新的变种病毒可能带来的影响。
殷勇还表示,还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过去三年企业很不容易,承担了整个防疫的大量社会成本,要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空间,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税收指标与企业相关的时候,会考虑让企业能够有进一步的资源、财力等,去恢复和发展。
浙江
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平稳度过
浙江省9日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指出,当前,浙江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措施,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屏障。
会议提出,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要继续做好养老院、敬老院等重点机构和特殊场所的管理服务工作。
会议强调,要及时优化完善“乙类乙管”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协同、统筹调度。要提前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方案,引导群众春节期间错峰出行、有序流动,确保健康过节、平安过节。
河南
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
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为主
9日上午,在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发热门诊数据看,河南省于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其中城市89.1%、农村88.9%,现阶段流行毒株仍以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为主。
重庆
重庆本轮新冠感染高峰期已过
1月3日,重庆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绍,“据统计,重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最高时是在12月20日,达到了4.9万人左右,目前只有7000多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最多时是12月16日,一天超过3万人,目前已降至一天3000多人。”
李畔说:“重庆的感染情况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我们的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四川
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
“全省感染高峰应该已经过了”
2022年12月29日,央视《新闻1+1》节目关注四川省的新冠疫情情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唐雪峰介绍,四川省分别于2022年12月17日至19日以及25日至28日两次完成了网络的问卷调查,分别有48万人和23万多人参加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四川全省的感染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12日至20日之间,之后日新增的感染发病是逐步回落。
“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我们认为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了,当前正处于防重症降病亡的关键时期。春节前后可能会由于返乡和返工潮,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判断。”唐雪峰说。
海南
三亚、海口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的准备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南省卫健委副主任李文秀通报,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各市县进展不一,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海南省目前的毒株主要是BA.5.2,相对其他毒株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李文秀表示,海南省将做好应对农村疫情高峰各项准备。推进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加快推进8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加强新阶段防控政策的培训,平稳有序实施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
全国疫情态势如何?
春运是否会导致感染高峰?
最新回应来了→
8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目前全国新冠疫情的总体态势如何?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新冠三年来,我们的疫情防控出现了哪些变化?对此,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要点如下:
大城市急诊和重症高峰出现回落
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
或将迎来急诊和重症高峰
关于当前的疫情形势,焦雅辉在采访中表示,“从2022年12月起,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到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时,急诊量进入高峰期,急诊高峰意味着重症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来。”从现在全国的情况来看:
全国主要城市,也就是说直辖市、省会城市,包括一些计划单列市,正在渡过或已经渡过感染高峰。
目前,从这些大城市的情况来看,急诊和重症高峰,尤其是急诊也出现了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
春运之前,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已经迎来感染高峰。从这个趋势来看,春运期间,这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可能会迎来急诊和重症发病高峰。
新冠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的比例较低
为何老百姓感觉肺炎的人数并不少?
针对新冠病毒引发肺炎的人数及比例方面,焦雅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轻型患者会有一些发热、咳嗽、咽痛这样的症状,轻型并没有肺炎表现。从2022年我国奥密克戎临床病例的分型情况来看,普通型中出现肺炎的占比较低,不到10%,大概是8%左右。”
“但随着感染基数增大,出现肺炎的绝对数值也随之增大。我国人口基数大,再低的比例,如果变成绝对值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总体上,目前在发热门诊的就诊人群当中,肺炎的比例相当低。”
春运期间感染高峰
会不会超过此前的高峰?
“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人口数量大,人口密度高。如果这些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主要的中心城市,已经渡过了感染的高峰,我想在春运期间,不一定会再带来中小城市和农村感染的高峰。”焦雅辉认为:
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包括农村,感染率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在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不一定是感染的高峰,但有可能出现急诊和重症高峰。
春节期间农村地区
重症救治能力面临更大考验
截至去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使用率约为54%,而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的使用率达到了约80%。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感染率增长的局面,我国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任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月7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1月8日起,我国正式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对于即将迎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焦雅辉表示,“春节期间,更大的考验在于农村的重症救治。农村地区急救体系相对薄弱、救治资源包括人员药物等相对缺乏,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农村的重症病人能不能及时转上来。”
多地小区要求返乡报备“阳过没”
随着春节临近和防疫政策的调整,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率先取消了报备,但也有部分地区仍在坚持。
2023年1月6日,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某小区居民表示,其所属社区要求外来返乡人员前往门岗或物业管理处进行报备,需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往返地区、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等个人信息。
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在业主群发了一张“外地返乡人员情况登记(报备)表”的图片
业主群内有人询问报备要求来源,物业回复称“接社区命令”。
该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报备要求是由政府下达,收集信息的目的仅为统计返乡人员数量,了解人员流动情况,报备后不会对其采取任何措施,可以不提供身份证号信息。此外,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拒绝报备是否会有其他后果。
其他地区也有要求返乡报备的情况。
1月3日,河南沁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倡议书》,其中提出“我们热忱欢迎每位在外亲人回乡过节,在外的您计划返乡前,请提前向所在村街(社区)报备。”
2022年12月22日,安徽黟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称,返乡人员通过电话至少提前3天向所在村组(社区)报备,做好健康监测。
专家:政府、社区均无权强制
自愿告知,拒绝无责
2022年12月,“新十条”发布,各地纷纷放开对人员出行和流动的限制。
同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明确指出,今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对于上述居民被社区要求返乡报备情形,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指出,如果社区此举系当地政府授意,在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相关政府部门无权强制要求返乡人员报备并提供上述个人信息。
郭兵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当存在“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形时,不需取得个人同意。“现在很难根据这一规定要求居民必须提供上述个人信息,政府部门如果有这样的强制性要求就涉嫌行政违法。”
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表示,在实施“乙类乙管”后,要求返乡人员报备并填写上述个人信息的做法缺乏法律基础,物业和社区也无权收集居民个人信息。
面对这种情况,居民可以自愿向社区报备,也可以拒绝这一要求。
如果社区强制要求居民提供上述个人信息,居民可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郭兵表示,如果当地政府或者社区向返乡人员明确告知了收集目的并承诺严格对个人信息进行保密,返乡人员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出于自愿向社区报备。
如果政府部门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肆意强制要求报备,就可能构成重大且明显的违法,理论上属于无效行政行为,返乡人员可以拒绝相关报备要求,并且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新十条”,即使感染新冠病毒,社区也无权强制要求居民进行集中或居家隔离等,这意味着即使报备,出现任何状况社区也无法就此采取实际措施。
许可分析,在实施“乙类乙管”后,并不存在个人层面上的防疫政策,但国家想要了解人员流动情况以及可能带来风险的需求是合理的。
不过,这种信息收集行为应该是匿名化的,“不需要了解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只需要了解每天有多少人从哪里回来,是否感染过等就足够了。”
许可进一步解释,对整体人员的流动情况进行监测,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相关政策,例如及时增加医疗物资储备、提前进行医院扩容等。
八部门: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针对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实际,为进一步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作用,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强调,各地要贯彻落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部署,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迅速组织动员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农村地区平稳过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落实省负总责、市抓调度、县乡村抓落实的要求,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尤其乡镇、村是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要协同做好政策宣传、健康教育、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监测、感染者居家治疗照护、购药送药等服务保障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动员其他各类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运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意见指出,各地要组织开展农村重点人群筛查和精准服务,并协助做好农村患者转诊衔接、农村地区医疗物资储备投放等工作。对农村合并基础性疾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儿童等重点人员健康状况实行建档立卡、精准筛查,建立重点人群包人包户联系人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动态监测跟踪其健康状况。对于重症风险较高感染者要及时发现转运,对有非急危重症就诊需求的群众要协助提供相应诊疗服务。优先保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药品、防疫物资的充足配备。
意见要求,要强化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统筹兼顾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加强对医护及基层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实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到户到人。
来源:新民晚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