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2016第八届(中国) 晋商年会新闻发布会在山西金融职业学院隆重召开。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简称山西金院)与晋商年会主办单位中国晋商俱乐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金融产研学结合,共同促进晋商与山西金院的校企联合办学事业,促进晋商商帮共赢辉煌。
签约仪式
山西金院招商就业处处长张立功、中国晋商俱乐部秘书长刘文斌、山西金院院长崔满红、山西金院副院长徐洪波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的素质教育
2013年5月,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以后,面对中国金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职业院校学生特点,认真研究,制定了《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转型跨越发展指导意见》,启动了“6930”行动计划。从那个时候开始,学校领导班子的目光聚焦到职业院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路上,逐步把“爱,永远会赢”的工作理念贯穿到学校育人的各个层面,坚持“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思路,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晋商优秀文化一体化”推进机制,把晋商文化融入金融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力打造学生职业素质,构建了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模式和学生自主全过程管理机制;努力为学生拓宽成长与梦想的空间,逐步实现了“知礼仪、守规矩、讲诚信、强技能、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几年学校致力于以“文化”为追求,以”素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始终站在社会角度,站在家长角度,为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的人、有“素养”的人、有“梦想”的人而不懈努力着。
(一) 坚持文化育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的人,他们就会把“根”留在学校
今天,人们普遍感到年轻一代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上的欠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坚持文化引领,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晋商优秀文化一体化”推进机制,把晋商文化融入金融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探索“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的现代职业教育文化“三进”机制,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
走进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浓郁的文化氛围就会扑面而来。学校因地制宜,利用每一个场所,每一个角落,全面构造文化元素,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了晋商金融展览室、教育成果展览室、晋商文化长廊、“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墙文化”、“树文化”、“井盖文化”等全覆盖校园文化体系,产生了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化内容,遍布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能怡情。
学校通过校园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学校长期延续和传承的运行机制,使品牌文化活动成为传导学校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重点打造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文化科技节”两个校园文化品牌,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成为学生展现自我、锻炼能力、拓展素质和提振精神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
学生还自编自演创作了以弘扬“诚信义利、开拓创新”晋商精神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晋商魂》。如今,《晋商魂》歌舞剧更像一座精神家园,如春风化雨,正一点点地滋润学生的心田,悄然改变他们的多彩人生。学校把办学理念的传承、行为规范的养成、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完美地融入歌舞剧,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艺术修养、自信人格、行为养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每学年,都有300余名学生选修“晋商魂”素质教育课, 2015年、2016年,“晋商魂”歌舞剧连续被选为山西省高雅艺术进校园优秀剧目,在高校巡演多场,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文化辐射作用。
今年6月,毕业生在学校贴吧发起了一个活动:一句话让我知道你是金院的,第一个学生留言就是“晋商魂,金融道”,学校的校训。 学校实施文化强校战略两年来,通过文化凝聚了人心,通过文化提振了精神,通过文化提升了自信,通过文化优化了环境,通过文化提升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二)坚持管理育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素养”的人,他们就会把“爱”留在校园
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情商高,有爱心,兴趣广、动手能力强的优良品质,同样有不自信、无目标、厌学习、纪律性差的不足。针对这样现状,学校先觉先行,根据金融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行业要求,形成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模式和学生自主全过程管理机制。形成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以特色素质教育课程为支撑,以艺术与修养课程群和综合技能课程为补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学生职业素质,努力让每个走向社会的学生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学校围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理念,系统推进职业素质教育。全面建立和实施“引导、指导、督导、评价”一体化的“三导一评价工作机制。今年5月,学校在山西高校系统作为试点,实施了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党员进教室、进寝室、进教研室,干部转作风、教师转师风、学生转学风”为前导,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走到教职工中去,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去年5月,金融系专职辅导员胡静接到了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原因是他们孩子最近表现很“反常”,和一年前入学时判若两人,家长以为孩子是遇到什么事情。经过详细了解,并不是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而是在学校推动的“以宿舍为基础,以班级为主体,以专业为平台”的学生自主全过程管理中,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还评上了综合素质奖学金,当选了副班长。
爱,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学校把“爱的教育”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层面,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让每一个人都受益。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校基本改变了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空对空”的状况,育人目标明确、体系完整、途径清晰、措施得力。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学生守规矩,懂礼貌,岗位忠诚度高,人文素养高。
(三)坚持服务育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梦想”的人,他们就会把“情”回馈母校
近几年,学校围绕“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出了一条依托“一团两会”(山西省金融职业教育集团、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学校牵头、校友联动、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校友会合作模式;实现“银行进校、资源共享,合作育人、定向就业”的定单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建、产学同步、教学做合一”的校内实训模式;实现“企业成基地、经理为教师、员工是学生、工作即学习”的校外实习模式;实现“企校共建、学训共用、产学研结合”的社会服务模式;搭建了“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互派交换生”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拓宽成长与梦想的空间。
2015届毕业生中有18名学生被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录取为正式员工,凭借的就是过硬的点钞、计算机等操作技能。在行里组织的键盘录入比赛中,在近200人的参赛选手里,毕业生张超、王志明分获第三名和第六名,超越了广东一些本科院校的学生。王志明同学激动地说:原来认为自己毕业于专科学校,到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工作,总感觉有些自卑,但通过技能比武,发现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并不比本科学校的学生差。
其实,在学校,还有很多个“王志明”,凭着良好的职业素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2015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8.3%,2016年学生初次就业率就达到92.3%。学校基本形成以山西为主,延伸到北、上、广、深等十几个省市的就业市场格局,被用人单位誉为“素质教育目标明确,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符合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的特色学校。
学校因为推进素质教育形成的良好社会反响,引发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引起了省内外高校的关注。2014年,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地测评中被省高校工委、教育厅评为A级单位,省政协、省教育厅多次来校调研,给予了极高评价。
学校以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引,针对近年来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山西金融和经济领域人才需求特点,积极探索金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一体化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树立职业精神”的育人要求,精心设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全时段、全方位、全要素育人的机制;针对人才培养需要和专业、课程特色,全面创新专业能力培养机制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努力实现“毕业即能上岗”的培养目的。通过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使学生真正成为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技能型金融职业人才。通过三年的实践,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路径。
(一)职业素质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实施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模式,围绕“立德树人”、“树立职业精神”的育人要求,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每一个环节,系统设计素质教育过程,形成不同环节的素质教育目标、内容和标准,规范教学计划、养成要求和规范;针对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 “入学教学到毕业典礼”的全过程,进行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形成了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全时段、全方位、全要素育人的机制。
学校系统建设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和实现机制。构建起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素质教育特色课程为支撑,艺术与修养课程群和综合技能课程为补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制订了素质教育课程标准、完善素质教育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一年级围绕基本素养、一般行为规范、人生安全、基本技能为核心进行;二年级以职业素质、职业行为规范、职业安全、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三年级以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
目前学校形成了校党委、校行政齐抓共管和学生工作部、团委、思政部、素质教学部、各系部一体化推进的素质教育全过程培养机制;全校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和基本环节,形成了“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整、实现机制健全”的素质教育全过程培养模式。
(二)专业能力培养
单一、平面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人才成长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学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支持系部和全体教师全面创新专业能力培养机制和教学改革。
目前各系部针对人才培养需要和专业、课程特色,教师自发、系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全面推动教学创新,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新的教学形式大量涌现。
1、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程吸引力。思政部是学校最早进行教学内容和“翻转课堂”改革的,不仅做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晋商文化”的“四进”,而且使思政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之一,带动了学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2、金融专业“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机制。金融系围绕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华安保险公司共建共用校内实训基地,在学校共建了仿真模拟银行和保险营业厅,接入合作方业务系统,使学生在校就能进行银行、保险业务全仿真全过程的教学和实训。较好地解决了校外实习不能接触真实业务的问题。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全仿真校内实训平台的教学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成果已经在学校全面推广。
3、会计专业“以赛带练教学模式”,形成了竞争性团队学习机制。会计系把全国大赛的竞赛机制引入课堂,形成了团队学习、竞争性教学模式,较好地推动了学生互助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了“宿舍+班级”的良好学习机制和氛围。团队学习为核心、竞争性学习为特色的“以赛带练”教学改革,在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4、计算机信息专业“OTO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尝试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信息管理系大胆设计、推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如果取得成功,将引发学校教学组织和学习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我们很期待他们的改革成果。
5、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与创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较大地提升了学生创业兴趣和能力。去年以来经济管理系部分课程尝试的“课程与创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开店,课堂指导的教学实践,引爆了学生的创业激情,以“淘宝店”、“格子铺”等微店为主要形式的学生创业已经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6、数学课程的“问题导向、突出运用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较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部数学教研室尝试的数学课程改革,引入问题导向思维,构建了围绕“数学建模”的数学教学改革模式,学生在全省数学建模竞赛中连年取得好成绩。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团队学习、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手段,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过程发生质的变化,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立体式学习方式正在形成,互联网手段成为了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教学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实践能力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也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构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机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环节。
学校构建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并重、强化校内实训”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完整引进金融企业岗位标准和要求,与企业共建共享“全仿真”实训平台,全面提升“校内实训”手段、质量和水平,通过校内实训,努力实现“毕业即能上岗”的培养目的。学校建立了校内校外实训“双导师制”,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全过程指导机制,构建了“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校内实训提升、校外实习检验”的一体化提升机制,把一、二年级培养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纳入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计划,一体化实施,一体化考核,一体化提升。
近两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反馈信息都对我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给予充分肯定,毕业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评价很高。
通过“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就业综合竞争力的技能型金融职业人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真正构建起了素质教育全过程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晋商文化、人文素养、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学校学工部门作为带头人和践行者,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做法概括起来说,就是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两只队伍”,搭建“三个平台”。即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推进学生职业素质;依托辅导员和团学干部两只队伍,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队伍保障体系;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公众微信三个价值观传导平台,引领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拓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学校后勤部门积极推进“平安校园、节约校园、卫生校园、文明校园”建设,让学生参与管理,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自觉地植入到了他们的头脑当中,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一)围绕一条主线,即“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一体化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晋商优秀文化建设,为学生管理工作构筑精神坐标。
根据《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学校形成了职业素质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全过程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一体化推进的育人途径和实现手段。学工部门一方面围绕行为规范教育,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共同价值取向,一体化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晋商优秀文化建设,学生在我校学习生活的三年中,要将一般行为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学习并进行期末考试,个人的评奖评优也要以此为依据进行。
学校创作了以弘扬“诚信义利、开拓创新”晋商精神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晋商魂》,将办学理念的传承、行为规范的养成、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完美地融入歌舞剧,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艺术修养、自信人格、行为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围绕社会实践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1周主题社会实践;利用寒暑假,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水平,塑造完美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二)依托两只队伍,即“辅导员和团学干部两只队伍”,构建坚实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保障体系
1、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提升素质能力
学校重视辅导员发展,每年定期举办一期辅导员培训班,对辅导员进行全封闭的培训。2014、2015年连续两年,学校作为“山西省职业院校辅导员培训基地”承办了山西省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培训,促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广开思路、积累经验、共同提高。辅导员王佳、赵典连续两年分别获得山西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金奖和银奖。
2、依托团学干部队伍,推动学生全过程自主管理,努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
以团队文化为引领,系统构建和推进“系部为载体、专业为平台、班级为主体、宿舍为基础”的学生全过程自主管理模式和机制。在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系部班级、宿舍工作中全面融入自主管理理念和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建立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不同年级的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团队。构建“班级+宿舍”学生学习的团队管理模式,形成“舍长+班长”的核心管理团队。通过学生全过程自主管理机制运行,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意识。
(三)依托三个平台,即“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公众微信三个价值观传导平台,”,为学生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学校2012级计应121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从小就靠家人的帮助和借助外力行走,连独自出门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来到学校后,她一度情绪失落,后来发现所有一切都不一样,每个人都细心帮助她、呵护她。如今她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在一个小学当了教师。
这些都得益于学校无处不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导平台,默默的守候着每一个学子的心灵。
1、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塑造学生健康品格
学校学工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搭建起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定期讲座为载体的教育平台;以辅导员和心理学协会为主体的互助平台;以大学生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排查、心理咨询为手段的干预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引导,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2、网络教育平台,传递正能量
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搭建起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金子亭”大学生思政网。“金子亭”是大学生“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用”的大学生思政网,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宣传、自主交流思政理论的重要阵地。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据统计, 2016年截止6月底,全学年访问量达103万余人次。
3、公众微信平台,引领学生思想成长
公众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成为学校引导师生日常行为和思维视觉的主要工具。学校建立了“学校新闻中心微平台”、“团委工作微平台”、金院学子微平台”等8个公众微信平台,形成富有鲜明时代特色“金院宣传教育微平台”体系,通过这个平台体系,引领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素养明显提升,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学校学工部门的改革受到了省内外高校的高度关注。省内外40所高校来校考察调研,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校后勤部门管理着全校学生的衣食住行,要做到让学生满意,他们也付出了许多辛苦,也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
(一)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建设平安校园,为学生保驾护航。
后勤部门构建了“课程、信息、监控、网络、食品”安全工作全覆盖体系,制定了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办法,建立了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努力做到“安全责任到岗位,安全教育进课堂,安全措施无死角,安全投入全保障”。学校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将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校园内部及周边秩序良好。两年来,校内未出现群体性事件及违法违纪等重大问题。学校继续保持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明确目标和理念,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积极推进“平安校园、节约校园、卫生校园、文明校园”建设,倡导“平安、节约、卫生、文明”理念,落实“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系列措施,实现了“服务全覆盖、卫生全覆盖、绿化全覆盖”,校园整洁有序、优雅舒适,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园林化标兵单位”。
(三)让学生参与管理,创新拓展素质教育
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倾听学生呼声,方便服务学生,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引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后勤部门将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悬挂在各办公室门口,畅通了学生与学校的沟通渠道,方便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形成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一切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制度出台,都要召开不同形式的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制度设计,直到绝大部分学生满意才能付诸实施。譬如,学校成立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参与食堂饭菜价格的制定中,对学校食堂的就餐环境、菜品质量、服务质量等进行定期评价,既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又促使学校食堂不断改进。
3、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批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校园墙文化和校园树文化的建设成果,成为了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这样的锻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自觉地植入到了他们的头脑当中,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