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李若男
近日,在山西省针灸学会年会期间,以“承古纳新话中医 谈‘针’论‘灸’护健康”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线上举办。活动邀请到山西省针灸学会会长冀来喜、山西省针灸医院副院长郝重耀、中国针灸学会会员程艳婷、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一科主任李志贵、山西省针灸医院灸疗科主任张天生五位专家聚焦针灸中医疗法,为居民科学认识针灸、防护疾病、提升身体素质建言献策,进一步普及全民健康理念,引领居民驶入健康生活“快车道”。
冀来喜结合从业经验和临床实际分享了“从腰治膝”提出背景、治疗手法、发病机制及思考体会等。他表示,目前普遍认为膝部疼痛多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等引起,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热、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西医多诊断为骨关节炎、滑膜炎等疾病,其治疗疗效时好时坏,这是因为其认识主要局限于膝周局部病变。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局部压痛明显,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如果局部压痛不明显或者局部无压痛或者腰臀部有明显压痛点时,要采取从腰治膝,腰膝同治的方法,这也是基于现代医学角度“筋膜链”“激痛点”学说和传统医学角度整体观念、经筋理论的考量。
郝重耀从临床针刺介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疗效及转阴的影响研究入手,阐述了针灸防治疫病的历史渊源、实践经验及未来展望。他表示,在针灸防治疫病的实践中,补弱全真是疫病预防的基础,发表散邪为疫病初期的治疗要点,而泻热则是治疗疫病的关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疫病防治将是中医药发展的重大课题。针灸疗法在未来的疫病防治中如何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将对针灸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在实践中能有效解决创伤性操作医患的交叉感染、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以及艾灸烟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等,都会更进一步推动针灸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灸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疗法之一,《黄帝内经》也有许多篇章详细记载了灸法的临床应用。”程艳婷结合自身学术研究领域,从追溯艾灸起源到现代应用的临床实践,就灸法的相关文献、艾柱灸概述、艾柱灸的临床应用、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地作了分享交流。她表示,古代灸法医案有十个高频适应症,依次为:疽、疔、痈、发背、腹痛、疮、肿、中风、泄泻、虚劳。现代艾灸在促进骨折术后愈合、皮肤术后创口愈合、腹腔术后积液吸收等外科疾病;生殖疾患;痛风;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临床应用方面均有显著成效。
李志贵就自身专业方向及所在医学领域分享交流了通督正脊术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的手法经验。他表示,脊柱侧弯是相关学者认为椎体两侧应力不平衡而导致侧凸发生进展的原因之一,通常的保守疗法包括支具治疗、运动疗法、电刺激疗法、手法按摩、牵引法、石膏疗法等。综合分析不同年龄段脊柱侧弯发病率及构成比,较高的集中在10~12岁,说明脊柱侧弯多发于该年龄段,针对脊柱侧弯的青少年群体,他建议可采用通督正脊六步手法、通督正脊六部功法、呼吸锻炼、居家养护等方法加以矫正。
山西省针灸医院作为一所集针灸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发挥山西针灸特色,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张天生结合医院“灸疗科”的科室理念、科研团队、学术成果、优势技术等四方面介绍了科室的创建与发展。他表示,灸疗科是以灸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特色科室,具有中医特色鲜明、灸疗技术独特、临床疗效突出、操作智能规范的系列灸疗技术,目前形成了以通督灸、火龙药灸等特色项目为主的治疗手段,进一步规范了灸疗技术,全面提升了灸疗的保健服务能力。
活动期间,专家还就居家自行艾柱灸的相关注意事项、中老年保护脊柱的日常便捷实操事项、山西省针灸医院开展基层科普与义诊活动的具体举措等话题与媒体记者互动。本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协主办,山西省针灸学会、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