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有个“官”字的,就一定是官窑吗?
文 / 易白
以前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鉴宝节目。在节目里,那些被人们从后台,小心翼翼追捧上台的老古董,在鉴宝专家们的火眼金睛前,是真是假一鉴便知。
我喜欢追这个节目,是因为曾经节目里出现过许多据说是出土的,还有家传的瓷器、陶器、玉器等老古董,最后那些以假乱真的赝品,专家们一“锤”砸下去,瞬间粉碎一地,令人心中顿时觉得,好生痛快。
有一回节目上,出现过一个出土的“瓷饭碗”,据说是“官窑”的。
“底部有个官字,就一定是官窑吗?”第一个专家质问道。结果经现场专家们认真鉴别,还有现场打分过后,一致认为属赝品无疑,最后又是一“锤”砸下去,那个据说是大官用过的“瓷饭碗”瞬间粉碎。
当时,坐电视机前的我,内心呵呵一笑,心想,如果是个“铁饭碗”我看你怎么“砸”,但是内心细想,为了节目效果,节目导演组应该不会真的弄个“铁饭碗”为难专家吧?
但是呢,这个社会有时就这么“奇葩”。我能想到的,节目组导演,早就想到了。
一周后,在新的一期节目里,有个老人家小心翼翼捧着一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上了节目。我和古玩店老板,一边悠哉悠哉喝着茶,一边坐在电视机前看热闹。
平日里,喜欢逛古玩市场捡漏的我,虽说不是鉴宝专家吧,但是看见电视机里慢慢晃过的特写画面,瞬间就觉得那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是一个粗制滥造的赝品。
从前,我见过同一时期出土的同类“铁饭碗”,那些“铁饭碗”做工都非常细腻考究,一看就是真正地底下挖出来的宝贝。
而电视机里,那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上头到脚都是刻意做上去的斑斑锈迹,在行家眼里,这种刻意做作的做工,反而劣迹斑斑的暴露了赝品的伪劣。
古玩这行水很深,经常混迹于古玩市场的人内心都明白,真正的“老古董”都是接地气的,那些真正从地底下挖掘上来,真正经过岁月沉淀的“老古董”是经得起推敲和考证的,他们绝非“无用摆设”,有些甚至价值连“城”。
而电视里那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表面上看着挺唬人,但是认真一琢磨就会发现,无论是用材用料,还是质地质感,看起来都很差,尤其那些浮于表面的“花样”做工极其粗糙。我丝毫看不出一丁点真正的“地气”,更没有出土“老古董”该有的那种内在底蕴。
从事过考古工作的古玩店老板,注视着电视机里那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当即断定:“赝品无疑!”
但是呢,这事我和他说了不算,因为我们都不是节目里的鉴宝专家,我们说话没有专家权威,那老东西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到底有没有“价值”,必须得专家认真鉴别之后,公开出来才具有社会公信力。
也许是我和古玩店老板道行太浅,也许是节目中那些鉴宝专家们,说话前摸了摸手里的“鉴宝锤”,觉得眼前的“瓷饭碗”实在不好“砸”,或者觉得“砸”起来实在太费力,最终这个“铁饭碗”经过专家们一致的专业鉴别,确认为“真品”无疑,而且价值不菲。
但是呢,坐在我身旁的古玩店老板,放下茶杯后一直盯着电视机,斩钉截铁地怒斥道:“赝品就是赝品,无论再怎么编排和包装,假的就是假的!”
我深知自己的道行,远不如古玩店老板,所以听后端着茶杯默不作声。
但是,我心里却在想:“如果他说的是真的,按节目流程演下去的话,一旦这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被确定为赝品无疑的话……”
注视着电视机,我手托茶杯疑惑自语道:“那专家就必须在节目中,现场举起锤子将赝品“砸”碎,那要是专家用尽全身力气,一锤子“砸”下去,却“砸”不碎这个名为“懒政”的“铁饭碗”怎么办?那岂不是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笑话?”
“那还不简单?如果要收视率的话,今后上台的老古董,全部上瓷器,当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懒政将如赝品被砸碎。”古玩店老板喝了口茶,笑呵呵注视着电视机。
“高!”我听完,瞬间佩服得五体投地,转过脸向古玩店老板竖了个大拇指。
那些上台的人,免不了表演,一旦说真话的话,就会得罪导演。
但是如果遇到较真的导演,把将要“上台”的铁饭碗,换成“瓷饭碗”的话,那些平日里毫无价值,一直浑水摸鱼,在充当“无用摆设”的“瓷饭碗”将一“砸”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