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曾在2019年表示,2019年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万万没想到,王兴一语成谶,现在回想起来,2019年确实是未来最好的一年,不管从哪个方面而言,皆是如此。
其实王兴在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就已经提醒大家未来的钱难赚了,这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不希望我们将这种客观事实当成自我安慰的理由。
因为自我安慰的时间长了,就会进入到自我麻木的状态中,会认为所有人赚钱都不容易。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不管这个世界的钱到底有多难赚,一定有人在大把大把赚着钱。
如果我们也想要大把赚钱,那么我们就应该把自我安慰的时间,用来研究这些牛人的身上,他们凭什么可以在越来越难赚到钱的环境里闷声发大财的?
只有我们了解了这些人赚钱的底层逻辑,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据我了解,能够持续赚到大钱的人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长线派。只要是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奋斗一生,大多都会过得不差,有的甚至还可以成长为首富。
什么是长线派呢?这些人从不计较眼前得失,他们可以看到未来10年、甚至是未来20年的世界,因此他们现在做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赶上10年以后的趋势,而不是现在的趋势。
举个例子,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老龄化是一个趋势,大健康也是一个10万亿级别的超级市场。因此,有很多公司进入其中来掘金。可是大多数公司都是停留在当下思考问题,都是想要知道当下老年人的痛点是什么,并且解决它。实际上老年人的有些痛点是会不断改变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老了之后所面对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
真正聪明的创业者就会提前布局80后老龄化市场,并且从中找到几十年来都不怎么会改变的痛点,对此加以研究。在80后真正老了之后,瞬间就能成为所有80后的首选品牌,请问一般企业怎么与之竞争?
长线派最强的不一定是产品,而是它对于品牌和用户习惯的塑造能力。这种公司不会急着赚钱,而是先培养用户的习惯,当用户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离不开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资本的投资,这种公司在卖产品的时候可能会亏本卖。就算是没有资本的介入,他们也不会让价格高出天际,而是有可能用保本的套路来培养用户习惯。
这样既能保持公司活着,又能让产品无形之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再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并没有想着立刻就能赚多少钱,因为当时的互联网还不发达。马云准确判断到了互联网普及之后的广阔市场,因此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从来不在乎短期内的一点利润,这也是阿里巴巴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原因。
第二种是产品派。产品派的人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知道一款产品能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总是爆款产品的发明者或者是推动者。
举个例子,在大哥大流行的时候,他们制作大哥大,或者是成为大哥大的代理商。在智能机火了之后,再度成为智能机的生产商或者是代理商。现在新能源汽车又火了,他们可能又想着成为哪个品牌的经销商了。
产品派的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紧跟潮流,能够吃到各个风口的小蛋糕。虽然最后可能会被长线派的人打败,但是他们并不怕,因为他们还能找到另外一个赚钱的产品。
第三种是能力派。能力派的人并不一定是指广泛意义上的能力,而是特指具有帮助别人赚钱的能力。它可以是稳定的渠道,也可以是资源整合能力,还可以是对于新技术应用的能力。
举个例子,现在的短视频是一个大机会,很多品牌都想要做直播带货,可以不管怎么做都做不好,这就需要专业的运营来操盘了。
假如你介入之后,可以帮助公司每个月多赚100万元,请问你收费50万元,公司愿不愿意给你?
再比如我最近出版的新书《颠覆与重构》,我个人感觉这是我最近10年来最倾注心血的一本书,如果一个人悟性很高,一定可以打造出比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更牛的商业模式。
可是再好的书没有给力的销售渠道,也是一件令人感到头疼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在运营图书方面很厉害的一个人,那么我个人愿意拿出800万元来作为投资。其中500万元是项目的运营费用,300万元为项目完成后的奖金。图书的销售目标就是100万册,我个人就是抱着亏本冲销量的心态来做的。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资金分配方案,假如你可以在只花100万运营费用的情况下,完成100万册的销量,那么你们团队的奖金就会变成700万元。这是你的个人能力的变现,这也是你应得的。
看到了吧?这就是个人能力的表现,它已经脱离了大环境的影响。只要能力足够,你一个月就能赚到别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因此,假如我们真的想赚钱,那么就要好好考虑我们到底适合做哪一种人?
当然,我也欢迎有能力的人来挑战100万册图书的销量,一起做一件大事!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颠覆式创新与商业模式重构上。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何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