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当代人似乎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症”,而这种缺失不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生活在萎缩,心也在干枯。
时常感觉喘不过气,胸口好像压着无形的重物;莫名想哭,尤其是入睡和醒来时,被一种“不着地”的虚无感抓住;明明置身人群,或正处在某段亲密关系中,却依旧有无法抵消的孤独感……
这些状态也许可以被称为“失连感”,一种和自身、他人、周围事物的关系陷入脱轨时的状态。就像烧坏的插头和插座,虽然插上了,却没有电流通过,只是形式上的“衔接”。
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失序的世界里,更要好好照顾自己,疗愈那颗生病了的心 ——
别急着“成功”,
先安顿好自己的心
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和自己、他人的关系,会发现很多时候是“动物式”的,而非“植物式”的。
动物式代表的是适者生存、达尔文主义的社会模式。想象一下两头野兽在草原上相遇,看见对方的那一刻本能反应是防守或攻击,而这种总是处于备战或应战的状态,也是当下社会人际关系的常态。在表面礼貌的日常社交之下,有一根紧张戒备的心弦。
常常是在他人准备提出建议时,我们就已经默认那将是批评,先应激地怼回去,“我要先占上风,不能让他踩住我”;又或者先自我攻击八百回,“你真是太糟糕了!”不是咬别人,就是咬自己。
而植物式的关系则是以陪伴为主,缓慢、安静,需要一天一天慢慢地浇灌它。
26岁的雪晴今年上半年的状态很糟糕,间接性居家抑郁和对未来的焦虑让她陷在情绪的牢笼里。那段时间她对待自己的方式就是动物式的,充斥着指责和强硬的命令,直到她的身体发出信号,“我感觉喘不过气”。
而最终将她“救”出来的是一盆盆绿植:地瓜叶、龟背竹、琴叶榕……“它们长得很慢,浇灌很久才会冒一点芽,但冒出小绿芽的一瞬,就够我开心好久。焦虑会被它们抚平,不会急着看到茂盛的成果,而是享受它们一点点生长的过程。”
看似柔弱的绿植,其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前段时间雪晴出差去上海,回来后发现一盆绿植蔫了,但几天之后,它居然又神奇地“复活”了。后来她查到一种说法,与人类这种哺乳类动物不同的是,植物是可以“肢解”的物种,甚至肢解能力是它存活的方式。它们会拥抱自己的残缺和不完美,继而找到新的生长方向。所以,就算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所失去,也要相信可以重新“活”过来。
就像喜爱花草到亲手制作植物标本的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写的,“开花是一种成果,邂逅一朵花,漫不经⼼地对它⼀瞥,⼏乎很难使⼈想象到它成长中的细节。”只有当人愿意对花草这些微小的生命投入足够的注视,看见成长自有其规律,才能学习以同样的耐心去面对自己的生命,也才更能感受到另一种生命给予我们的启示:别急着开花,别急着“成功”。
高质量的独处,
胜过一周的“无效社交”
还有一种和自己失连的状态是,缺乏真正的、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白天忙于应付各种人际关系、摄入外界信息的我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声音,晚上回到家里,想要静一静,却发现“欲静而不能”。网是断了,头脑却运转得更猛烈了。闭上眼睛,焦虑扑面而来,“我今天白天和那个同事说的话,会不会让她不舒服?”“这半年的业绩如果再不达标,我可能就会被辞退吧?”
有时候,独处建立在你要敢于“自私”上。
有两个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的章婷自嘲自己是“永动人”,“下班回家,是要上另一个班,那个‘班’甚至更耗神,但你不能把疲累感带给孩子,他们是无辜的,所以就要一直支棱着自己。”但她也有自救的秘方。
每次临到小区门口,她都会特意多溜几圈才回家,“他们也不差我那十五分钟。”长年累月,已经发展出一条自己的散步路线,到隔壁胡同喂下那只流浪的三花,在小区外边大爷大妈的麻将桌旁坐会儿……这十五分钟的路程是她的缓冲带,让她可以慢慢消化掉一天的疲惫,吸几口新鲜的空气,逃离那些具体的外在身份,她需要在自我中获得片刻的宁静。
而对肖青来说,她需要的独处浓度更大。和伴侣同租一居室,难免要顾及对方的情绪,“即便不说话,也会感觉到另一个人的磁场,没法真的沉浸到自己的状态里。”
在家里“吸猫”对她来说已经疗效不足,“我得出去‘吸绿’”。
上个周末,她特意和伴侣说,想要一个完全独处的下午,“如果你不表达出你的难受,压抑下去也会影响这段关系。”她从东城区坐上地铁西郊线去颐和园。“进到园子的那一刻,就会感觉体内堵塞的气流一下子就通畅了,整个人从眼睛到脚,都一截截松下来,见效比按摩还快。”
“不能出远门的日子里,去趟公园真的就像旅游了。”回来之后,肖青还能感觉到夕阳的光影在眼皮上闪动、鼻腔里冬日树叶的冷气……美好的独处时光带来的能量,又够她继续生活一段时间。不禁感叹,公园真是都市人的天然精神疗养院,那是一种alone but not lonely(独自一人,但不孤独)的感觉,置身于安静的丰富中。
自然疗愈着都市人的疲惫
我们对独处的需要,就像是在水下偷偷换气,吐几口泡泡,就足以让我们好受很多。你不一定要切断网络,也可以找到既尊重关系,又照顾自我的独处方式,比如光明正大地在午休时间,坐在工位上冥想;每天早出门二十分钟,坐在麦当劳好好享受一顿早餐;在参加聚会,感觉到疲惫的时候,及时地“溜走”和说“抱歉”…… 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感到舒服更重要。
就像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纪录片片名《我在森林,也许迟到……》,生活可能是进两步,退一步的过程,不时地从喧闹中退回到自然、自己的内心里,就算“落后”“迟到”,又如何呢?
去“连接”,
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完全的孤独是难以承受的,我们并不想像十九世纪的梭罗那样,逃离现代世界,跑向静寂的瓦尔登湖;或如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一般,完全隔绝外界信息,长年独自生活、散步。
我们渴望的,是适度的“脱离”、适量的“自然”。这也像是人和人的关系,需要在独立之上,建立连接。像山,是独立的山峰,也是山脉的一部分;像星空,是一粒、一粒的星子,也是无尽的星光;健康的社会,也是由成熟的个体,和多元丰富的关系所组成的。
人与人产生连接的那个瞬间往往是很偶然的,比如绷不住哭了,看到彼此脆弱的那一瞬;又或者是同坐一班车,因为堵车开始闲聊的那个时候。而同理心会加速关系的进化,它会体现在情感的共振和能量的流动上。是可以欣赏同一片星光,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也可以在彼此的故事中,找到人类共有的心境和情绪,为此欢笑落泪。
温馨的灯光中,人与人产生连接的瞬间
德国灯具品牌 Paulmann 发展至今已有54年的历史,在创立品牌之初就提出了——灯光连接人与人(The light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的价值理念。
如果说阳光,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爱,教会我们去拥抱世界、尊重万物平等;那么灯,就是人类自己制造的光,带领我们看见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Paulmann 秉承德式设计的特点,以人为中心,兼具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希望用恰如其分的灯光——一种美妙的“现代自然”,给身处繁忙都市的人们带去“温柔的秩序”。
在自然中感受万物有灵,寻找内心的那道光
当你疲惫地回到家中准备入睡,在床头点一盏暖光灯,是在“拍一拍”自己,“今天辛苦啦,请关照好自己”;而当周围安静下来,人和人在灯光之中目光相对,你会更深地感觉到对方,是光,而非语言成为连接彼此情感的媒介。
今年秋天,Paulmann 作为同行伙伴,和由演员陈坤发起的心灵建设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一同出发,走向山野,完成了2022年“放轻松,自然知道答案”的主题行走。用脚步去探索未知的路,在不确定中发现更多有关生活的可能性,于自然之中,呼吸之间,重新建立起和外界的连接,在失序的环境中,找回属于自己的掌控感。
演员陈坤发起的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太阳,自己闪光”,在 Paulmann 和“行走的力量”共同制作的影片《用心行走,成为自己的光》中这样说到。Paulmann 相信,在一些同伴只有自己的路途上,扭亮一盏灯照亮前路很重要,扭亮心中的那盏灯,照亮自己也很重要。
Paulmann 希望可以通过这支视频,安慰到身处失连状态的人们,向社会发出一种声音:不论是一盆“死而复生”的绿植、下午四点钟公园的冬景,还是落在山头上的阳光,甚至是如同太阳散发温暖的人类个体……外界已经在伸出触手,邀请你建立新的连接,而我们每个人发出的光,或许也像自然界中发出声波的动植物一样,像灯塔一般,指引着他人靠近自己。
所以,疲惫的朋友,虽然前路迷茫,有太多的问号,但请先照顾好自己,试着找回和自己的连接。只有当你的能量充盈、稳定,在心中点好那盏明灯,才能有更多的力量去连接到他人、世界。当一个人连接另一个人,一群人连接另一群人,心中的能量便如暗夜灯火,看地上的光如何亮过世界的黑。
策划丨三联.CRE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