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倪光南院士在简中自媒体还没有今天这么“如日中天”,他的助理梁宁写了一篇引发轰动的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回忆了她参与倪光南的“方舟”大业。
这篇文章里,梁宁细数了当年“方舟”大业,获得了北京政府几乎所有的资源、人力、财力、政策的支持,甚至以倪光南为代表的十余院士向国务院提交“联名信”的壮举。
然而,结果呢?
梁宁反思:
1,有了CPU与SOC技术,政府的钱也给了,芯片业做出来了,发现美国的专利壁垒过不了;
2,自己硬着头皮找了美国人的开源构架,做出了CPU芯片,发现没有基于CPU的产品原型,才发现Intel不是单单CPU,而是一个基于CPU的生态;
3,自己硬着头皮做产品原型,有没有配套软件;
4,自己硬着头皮做软件移植、适配、二次开发,软件又不兼容;
5,自己硬着头皮召集全国高手、日韩进口高手破解软件格式,效果不好,用户体验差。
这时候,再也没有人说“支持国产,不用美国货”了,几万台政府采购电脑成了废铁和笑柄!
梁宁女士时隔多年,对“方舟”的反思,是值得尊重的。
反观今天,倪光南仍然耿耿于怀,仍然在公开场合讲述联想错过“中国芯片”发展的黄金时间的故事,这是弥天大谎!
今天,仍然有无数人,期望通过当年“方舟”式的包工头的方式,来左右政府的资源、人力、财力、政策的方式,来“弯道超车”、“打破垄断”,而不是基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以为自己给缝缝补补就三年,这种模式可能会诞生类似“方舟”一般的“弯道超车”和“创新成果”云集的“卡脖子”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