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农业生态城镇新格局、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本底……11月9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消息,该局近日公示《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公开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根据规划,太原市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城市性质为山西省省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与能源革命试点引领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核心区。
人口规模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约700万人,城镇人口达670万人,城镇化率95.7%。用地规模约735平方公里。
融入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向西辐射的战略支点,实现联动发展,构建全方位、多领域、常态化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全力打造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中部隆起带,为中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太原力量;以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实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构建绿色低碳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
重塑开放格局,开放通道,融入国家“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二湛通道”主骨架布局,构建“六放射”对外通道,链接主要经济走廊和物流通道。新建集大原高铁、雄忻高铁、太绥高铁、石太城际铁路。
开放枢纽,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进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增强连接国际枢纽机场能力,建设临空经济区;新建高铁西站、潇河站,扩建高铁阳曲西站。
开放平台,南部结合武宿空港和太原临空经济区,高起点申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部结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村空铁联运物流枢纽打造面向京津冀的一体化协作发展平台。
农业空间安全优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生态功能稳定。推进建设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北部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西部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中部都市农业融合发展区,形成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严格保护生态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推进汾河流域生态治理,强化汾河生态水脉;保育修复东山、西山生态屏障区;预留城北、太钢南、风峪、汾东南及潇河生态走廊;保护汾河上游、云顶山、凌井沟、天龙山等自然保护区。
城镇生态集约高效。以青山为屏、江河为脉、绿道为廊,形成“山水环拥,融入自然”的共生格局。“一核”为中心城区;“两极”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大盂新城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新城。依托复合交通网络,促进中心城区、外围中心城区、外围组团、重点城镇之间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全域治山,系统治水,强力治气,综合治城。
建立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公园8个,林木覆盖率44.34%。以东西山18个城郊公园为基础,持续推进城郊公园建设。划定15个矿产资源保护开发重点区域,绿色矿山建设达到100%,废弃矿山治理修复率达到100%,推动西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
重点推进汾河流域、晋阳湖水生态建设,重现山如黛染、水似碧玉的风光。推进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重点实施九河生态整治,推动晋阳湖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山湖一体、河湖连通、山水相映意境。
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推动污染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再现碧水蓝天景象。
实施全城增绿,推进绿道蓝网及城市公园建设,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标准,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