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国有平台)+产业公司+投资机构,作为我们今年在尝试的一种针对片区开发、EOD及园区开发等项目介入模式,痛点是在政府解决土地一级整理的“后经营”环节,充分落地“社会投资人+EPC+O”投资模式,大家都知道没有运营的社会投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投资人,但是单纯的引入运营又无法实现投资的需求,核心就是以资本助力产业落地,以产业落地促进人才和科技集聚,以人口集聚带动新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带动当地工程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国有平台)+产业公司+投资机构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发,以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依据,指导我们如何实现有效投资,如何将优质的产业导入到适合他发展的区域。中国2022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日前公布的数据,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是经济恢复基础仍不够牢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面临较大压力。
2022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比1-8月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投资增速回升。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较1-8月有所下降。三季度工业产能有所恢复,制造业稳定增长,对外贸易保持韧性,但国内疫情时有发生,市场消费需求较上月有所下降,叠加欧美经济衰退风险抑制外需,不确定性犹存。从投资的三大类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且降幅收窄。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不确定因素较多,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下一步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政府财政收紧,各类金融监管政策的落地实施,融资难,投资更难。同时,受疫情及房地产影响,政府类基金和税收急剧下降,原有靠土地收益支持的政府财政逐年捉襟见肘,以至于甘肃、贵州、河南、云南等地政府平台公司出现暴雷事件。
为了稳定宏观经济,今年以来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发行规模即将突破4万亿元关口,创历史新高,11月份专项债发行迎来收尾,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投向更广,并聚焦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了促投资、稳增长积极作用,对稳定经济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新增专项债或不会低于今年,但也不会大幅增长,而提前到今年下达的额度预计超过1万亿元,为地方明年1月起发债铺路,从而为稳定明年开年经济大局提供重要支撑。
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看到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无论是专项债、城投债、企业债,其本身都是债,既然是债,就需要偿还,那么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如何通过有效收入,在土地收益减少的前提下,更加良性的为政府带来收益,让地区经济能够良性的循环才是关键。
政府的收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财政拨款,主要由上级(例如中央财政拨款),该资金主要用于政府常规性支出项目和重大项目匹配资金支出;二 政府性基金收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出让收益,周期短收益大,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该项收益急剧下降,且受到国家政策的管控,因此未来土地收益将继续减少,土地财政将成为财政收入最不稳定的部分;三、税收,税收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主要体现,越发达的地区税收就越高,反之越低。税收来源于什么呢?除常规类项目收益外,最大的部分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简单地说是来源于企业税收,只有企业有钱了,员工才会有钱消费,经济才能够循环起来,让钱能够转起来。因此,二十大提出,发展制造业,鼓励支出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产业投资,补供应链短板,促进创新链发展。
因此,我们近期落地实施“地方政府(国有投融资平台)+产业公司+金融机构”的新模式,以产带融,以融带产,以产带建,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及优势行业为基础,寻找适合当地的产业公司,依托已有国内优质科技产业资源,将技术成熟且通过市场验证的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科技制造、医疗科技、文旅运营、乡村振兴等板块作为切入点,将具备产业导入条件的企业以总部基地落地为模式,让产业在导入地落地,创建产业集聚区效应。同时,依托金融业(投行业)机构资源与当地政府及平台公司(投融资公司)共同搭建产业基金,帮助城投平台公司转型,建立产业集聚区,助力产业落地,帮忙扶持企业上市,推动当地产业和人才集聚,推动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
近期,我方主推几个优质产业落地,其中有一家高科技新材料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由一个院士及八个博士组成,经过多年的技术深耕,在所属的新材料领域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封锁实现量产,产业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印证,急需过大生产规模,快速占领市场,现阶段我们希望将该企业以总部基地投资的方式来落地,每年至少给当地带来5000万以上的税收,企业预计3~5年可以实现登陆科创版。当前产业的投资目标地区为江苏省,已与连云港、南通、苏州、镇江、无锡等地区建立了联系。
“地方政府(国有投融资平台)+产业公司+金融机构”只是当前通过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地区产业化园区开发运营及落地产业的一种新模式,以产带融,以融带产,以产带建,是我们经营的一种尝试,接下来我们将扩大产业资源的深入整合,将产业由国内优质企业资源导入发展到国外科技资源引进作为方向,创建更多行业的产业合作机会,着实的解决运营这个环节,进一步促进政府产业招商,要让好的产业,好的企业能够在优质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实现我们“社会投资人+EPC+O”的新工程建设有效投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