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钢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2015年以来房地产大周期走向尾声的反映,在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背景下,未来钢企盈利的逻辑或将发生重大变化。
袁京力/文
自2021年5月以来,在冲高至6191元/吨之后,螺纹钢主力就开始走上了下行通道,一年多时间最大跌幅超过40%。近一个季度,螺纹钢的期货价格更是持续低迷,绝大多数时间维持在4000元/吨以下,几乎没有像样的上涨。
从产品结构看,螺纹钢是主力钢铁产品之一,对市场也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从其近期的走势可以看出钢材市场的低迷。钢价的下行直接传导给了钢铁企业,虽然无法跟2015年的行业全面亏损相提并论,2020年上半年钢铁企业盈利确实在大幅下滑。
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钢铁业更是出现了利润恶化的迹象。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实现营收4.87万亿元,同比下降9.27%;利润总额928亿元,同比下降71.34%。而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034亿元。由此可以推算,会员钢铁企业在第三季度出现了行业性的亏损。
自2008年以来,钢价经历了三次下跌和两次上涨,上涨期均能看到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作用,但在中国城市化超过60%的今天,建筑用钢对钢价的作用将变弱;基建和房地产的周期性扰动虽然存在,钢价的长期启动逻辑或许将更大程度上看制造业的投资。
盈利逆转
过去一年多来,钢铁行业的盈利就像坐过山车。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实现营收9.67万亿元,利润总额为4241亿元,创历史新高,但转年之后的半年报却遭遇开门黑。
钢企的亏损也有数量下降的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中国生铁、粗钢及钢材的产量分别为4.39亿吨、5.27亿吨及6.67亿吨,同比分别下降4.7%、6.5%和4.6%。一方面价格下跌,另一方面钢材产量也在下降,钢铁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就在所难免。
此外,虽然铁矿石价格、焦煤等冶炼原材料与钢价一样出现下跌,但焦煤价格比2021年同期依然是上涨的,这也吞噬了钢铁企业的利润。
海通证券认为,2021年第二季度钢铁板块归母净利润为526亿元,是历史最好的季度,2022年第一季度约219亿元,考虑到钢价走低叠加成本上行,2022年二季度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弱于一季度。
2022年以来,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钢铁价格大跌,这很快就直接反映在上市钢企的业绩上了。
据Choice数据,普钢类企业一共有25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季度保持盈利的仅9家,大部分在三季度出现了亏损,即便盈利企业,多数的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其中,行业龙头宝钢股份三季度净利润仅为16.7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跌74.28%;柳钢股份亏损居首,第三季度亏损16.34亿元,较上半年的亏损有所放大。
西南证券认为,短期来看,若无宏观利好政策,钢价将继续承压下行。中长期看,钢价仍受制于需求,随着下游需求边际回复,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有望推动钢价震荡走强。
下跌探因
这一轮钢价下跌与房地产的低迷关系重大。过去三十年,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建筑业是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推手,粗钢产量与GDP增速也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建筑用钢在钢铁下游需求中占比超过50%。
2021年,受“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等政策调控影响,房企融资端明显收窄,叠加预售房监管趋严影响,申万宏源2021年年底就预计会影响2022年的新开工和施工。申万宏源判断,中性假设下,2022年地产投资额同比下降6%,并导致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分别下降17.7%和1.6%,对应全年地产用钢需求量为2.95亿吨,同比分别下降10.51%。
至少从半年数据看,房地产的新开工和施工面积是低于机构预期的。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6.83万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资为5.18万亿元,同比下降4.5%。
落实到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更直观。1-6月,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施工面积为59.9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9%;房屋新开工面积为6.64亿平方米,下降34.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4.88亿平方米,下降35.4%。房屋竣工面积为2.86亿平米,同比下降21.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2.09亿平方米,下降20.6%。
销售是新开工的先行指标,上半年住宅销售面积为6.8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为6.61万亿元,同比下降28.9%。
建筑用钢下降将是一个趋势。申万宏源预计,2022年建筑行业总用钢量为4.85亿吨,同比下降4.16%;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城镇化达到60%-70%后钢铁消费进入平台期,而中国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预计建筑用钢需求下降是长期趋势。
2019年,中国人均粗钢产量突破0.7吨,城镇化率在50%至60%时,中国人均粗钢约为0.6吨至0.7吨,反观美、日城镇化率在60%至70%时,人均粗钢产量分别在0.4吨-0.6吨波动。比较看,中国人均粗钢产量已远远超过同等城镇化率下的美、日,招商证券认为,中国钢铁的供给已透支了未来城市化继续发展的需求红利。
招商证券断言,未来中国粗钢产量将从2022年开始持续负增长,2030年粗钢产量约8.8亿吨,未来制造业将是拉动粗钢消费的重要因素。
两轮下跌的比较
截至目前,加上2008年的快速下跌,钢价共经历了三次大跌和两次上涨。
2008年10月,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从10月3日至10月17日的半个月内,国内螺纹钢均价从4772元/吨下跌至3531元/吨,跌幅接近30%。当年,国内螺纹钢的均价从最高接近6000元/吨下跌至3531元/吨,最大跌幅接近40%,这种急速下跌也导致钢企盈利恶化。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010.47亿元,同比增长26.1%;下半年风云突变,上述钢企整体亏损164.09亿元,特别是12月当月亏损291.22亿元。
面对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启动了“四万亿”基建刺激计划,并在2008年底放开了对房地产的限购限贷政策,基建和房地产的繁荣拉动了钢价的复苏。以螺纹钢期货为例,2009年刚上市时曾经维持在5000元/吨,相比2008年的低谷有较大上涨,重点钢铁企业2010-2011年的利润总额分别接近900亿元。
2015年的钢价下行周期,螺纹钢主力从2014年的2625元/吨一路下行到2015年的1620元/吨,2015年当年的最大跌幅接近40%。当年,钢铁行业亏损645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超千亿元,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2015年钢价的下跌主要是因为中国“四万亿”基建计划完成以及房地产调控所带来的需求减少,再加上钢铁企业的无序扩张,粗钢产能从2011年的8.62亿吨上升至2015年的12亿吨,产能利用率由72%下降至67%;此外,再加上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和焦煤价格持续下跌,由此引发了钢价的急速下跌。
不过,此后螺纹钢主力价格开始上行,一直到2021年上半年的6192元/吨,而支撑钢价复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二是房地产行业的复苏带来建筑用钢铁的增加。
在钢价跌入底部时,中国在2015年11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2016年年初出台相关文件,提出用5年压缩1亿-1.5亿吨粗钢产能,并在2018年提前完成产能置换,全国重点钢企的利润达到2863亿元,创近十年来的新高。
自2014年以来,各地开始放开房地产的限购限贷,再加上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棚改货币化的相关文件,从而拉动了房地产的新一轮周期,建筑用钢的基本面得到支撑。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除部分房地产商因债务危机导致行业竣工面积未超越2016年外,大部分房企的住宅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均比2016年有大幅增长。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超300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总结来看,2008年10月的钢价上涨是房地产+基建的功劳,而2015年12月开始的新一轮上涨也受益于房地产的周期繁荣;未来,随着房地产的拉动作用趋弱,钢价能否上演同样的故事还需要看制造业的拉动作用。
光大证券认为,制造业的兴衰与钢价更为密切,进而可以用PMI变化刻画制造业的景气周期,由此得出大致的判断,即在制造业景气上行周期,钢价大概率保持震荡/上升走势,在下行周期,钢价大概率保持下行/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