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补1000万元 山西省一揽子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
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倍增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十四五”末实现倍增。
鼓励规模化发展 设立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储备库
鼓励规模化发展,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通过推进股权多元化,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支持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重点培育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设立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储备库,将符合认定标准的企业纳入储备库,为企业争取认定指标,推动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队伍发展壮大。入库企业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由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每年认定50个左右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由省财政对每个联合体一次性奖补5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跟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依托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和省内外各科研院所、协会组织,与龙头企业加深合作,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解决一批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对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连续工作满5年,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由省财政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生活补助10万元、5万元,提供科研经费5万元、3万元。
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进行标准化打造
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推进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生产加工环节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制定适应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制定企业标准,争做省级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后,由标准起草单位提出经费补助申请,根据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实施效果评价材料择优给予补助,单项标准补助不超过10万元。
鼓励龙头企业将特色产业与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品牌形象。鼓励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行业协会为载体,组建区域性品牌联盟,集中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进行标准化打造,制定产品标准,保护传统工艺,凸显乡土品牌特色。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山西省质量奖、提名奖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享受现有奖励额度的基础上,由省财政分别给予品牌培育补助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应用减排减损技术和节能装备,开展减排、减损、能源替代等示范,打造零碳示范样板。
大力开发“食药同源”产品 推动农业生产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龙头企业国内外影响力。对于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争取到境外、省外生产订单,且订单价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按照上年订单价值对争取境外订单前10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30万元,省外订单前10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
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自建项目(享受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除外),按照上年实际投资额(不低于2亿元)由省财政对前20名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投资额在5亿元(含)以上的,每个奖补1000万元,其余每个奖补500万元。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精深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大力开发“食药同源”产品,推动农业生产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省级技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改项目,最高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额的15%。
对新挂牌或上市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在享受现有奖励额度的基础上,由省财政再给予50%的额外奖励。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在农业板的挂牌培育费用由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承担,省财政按培育效果给予补助。每成功推动股改、培育一个挂牌企业补助8万元,实现成功融资的再补助7万元,未挂牌的企业不予补助。
到2025年末 山西将培育形成5家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消费品工业企业
汾酒集团成为全省首家百亿级消费品企业,引领国内清香型白酒产业发展;东湖、水塔、紫林、益源庆(宁化府)4家醋企,入选全国食醋十大品牌排行榜;振东制药、亚宝药业连续多次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强伟纸业深耕专业领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石膏板护面纸生产企业;山西老陈醋、平遥牛肉、龟龄集、定坤丹等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誉海内外……
汾酒集团成为全省首家百亿级消费品企业。图为该集团自动化包装车间。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王龙飞 摄
消费品工业是重要的传统产业和民生产业,涵盖老百姓衣食居用行、育教医康养等方方面面。“十年来,全省工信系统全力推动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品工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省工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闫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已逐步形成了涵盖食品、医药、轻工、纺织等门类,结构相对完整的消费品工业体系。全省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2021年我省消费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达1083亿元,同比增长1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2.7%,呈现出稳步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时期,我省如何推动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扩大有效供给能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近期发布的《山西省“十四五”消费品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了答案。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末,全省消费品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具体目标为: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1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左右;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培育形成5家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10亿-50亿元的企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形成10个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产品,20个5亿-10亿元的产品;研发体系不断健全,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集聚效应更加显著,晋北原料药及制剂、晋中中成药、晋南新特药、吕梁白酒、太原晋中食醋、朔州日用陶瓷、祁县闻喜日用玻璃等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具有山西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力争通过3-5年时间,把吕梁建设成为世界级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中国原生态酿酒示范区和世界知名的酒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吕梁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吕梁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行动计划》描绘了其白酒产业发展蓝图。而这正是我省推进消费品产业集聚发展的一个缩影。《规划》提出,要按照布局合理、特色明显、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进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9月14日,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会议为杏花村汾酒等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授牌。其中,杏花村汾酒、怀仁陶瓷、平遥牛肉和平遥推光漆、祁县玻璃器皿、清徐老陈醋和代州黄酒均是我省消费品工业的佼佼者。我省将通过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就业富民效应明显的特色专业镇,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支持专业镇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和细分领域,打造一批质量优、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持续扩大汾酒、老陈醋、玻璃器皿、陶瓷、推光漆、平遥牛肉等优势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出口份额,打响山西品牌。
11月2日,山西省“现代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亚宝药业集团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在太原签署《中药新药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基于框架协议,携手攻关10个中药新药课题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投入研发资金2亿元。这是双方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新型校企关系的又一次探索。早在30年前,亚宝药业就与山西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宝宝一贴灵”,即亚宝的拳头产品丁桂儿脐贴。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丁桂儿脐贴已经成为国家标志性名牌产品。
“我们要发挥创新在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新技术突破、新产品研发、新业态融合、新模式运营等路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闫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