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入侵”、“网课爆破”——11月5日,如果在社交、视频平台上搜索这两个关键词,你会在多个APP的醒目位置看到以下“温馨提示”,甚至“警告”:
“尊重课堂,遵守教学秩序,让我们共同守护网络学习净土。”
“关爱师生,遵守课堂秩序,让我们共同守护网络学习净土。”
“恶意入侵网课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切勿模仿。”
事实上,观察者网注意到,在“新郑三中老师网课遭入侵后离世”事件网络发酵的当天(2日),一些社交平台就已经显示相关提示。有媒体报道称,记者卧底的“网课入侵”群也在3日被封。
但舆论显然出现得更早。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自9月起,网络上频繁有网友控诉“网课被人入侵骚扰”,也出现了诸如“如来佛祖入侵网课现场”、“网课入侵第一弹”、“网课翻车现场:社会人混进网课与老师对线”等相关视频,引发媒体关注报道。
当时的评论区里,就有不少学生谈及自己上网课时遭“入侵”的经历或相关信息,其中不乏初三毕业班的学生。
社交媒体截图,下同
不久,一家在线会议平台专门为此上线了一键“暂停参会者活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生、老师也进行过“技术讨论”,分享防范网课遭“入侵”的经验。那一个多月后,悲剧为什么还是发生了?
11月2日,河南省新郑市教育局通报刘姓中学教师在家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消息。同日,负责处理此事的专班负责人对媒体称,刘某某猝死和遭遇网暴是否有关联,暂无法确定。但黑客入侵网课直播间施暴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网课平台钉钉客服回应称,已了解相关情况,正核实,积极配合警方协查。
而根据家属的长文、图片和视频,早在10月初,刘老师的网课就开始频频遭到陌生人入侵骚扰。他们顶着“鸡你太美”、“终极猎手梦泪”、“丁真”等账号名加入刘老师的直播课堂,包括但不限于在网课上播放音乐、投屏乱画和辱骂。
图自家属微博
在其他课堂遭遇的类似事件里,入侵者还会发布违禁图片、视频,开麦唱歌,出言挑衅等等。这样的捣乱行为被称为“网课爆破”或“网课入侵”。
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曾有高年级学生提醒遭“网课入侵”的网友,建议使用有密码的在线会议平台上网课,检查班群里“有没有奇怪人进来”,但遇到了新的“漏洞”。
据《法治日报》总结,这些入侵者得到的网课账号、密码,有的是黑客破解,他们组成社交群组,交流侵入网课的信息和技术;更多的则是学生出于捣乱、恶作剧、报复同学等目的,将相关信息外泄,“引狼入室”。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防范措施,除了要求老师及时更换网络会议号和开启等候室、要求学生实名进入会议并开启摄像头等预防手段,有的学校也在通过更换线上教学平台、直播课转录播课、聊天群内授课等方式防范“网课入侵”。
虽然在部分老师看来,主流网课平台似乎有较为有效的“防入侵”办法,但对于一些不擅长使用电子设备的年长教师来说,这样的操作要求或许还不够友好。而且即使开启了需要申请入会等现有设置,入侵者仍然有可能蒙混过关。正所谓“做贼容易,防贼难”,将精力花费在这些事情上,也是对师资力量的一种消耗。
9月,常常被入侵者“玩梗”、“冒名”的王者荣耀知名电竞选手“梦泪”,也在社交平台上呼吁立刻停止“恶作剧”,不要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给老师们添麻烦。
11月4日,同为教师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对“网课爆破”现象表示愤怒。他评价指出,对于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学秩序,现行法律其实提供了许许多多的规制之道,无论是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都有相应的惩治措施。尤其是对公然侮辱他人,刑法也有相应的规定。
“现行法律246条就规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最高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虽然这个罪一般来说是亲告罪,不告不理,但是如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那就可以变成公诉案件。而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说来,如果公然侮辱他人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导致他人自杀,那通常都可以理解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从而变成公诉案件。”
他还提到,最近几年,因为网络侮辱诽谤的现象越来越猖獗,所以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一个条款,就是如果在亲告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在搜集证据存在困难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加大对侮辱诽谤的打击力度。
“每个人都希望他人尊重自己,那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罗翔以此结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