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疫情下全球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通胀存在不确定性。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跨境配置存在不确定性。
四是粮食、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五是需求恢复和供给保障存在不确定性。
9月24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要以确定性的举措对冲不确定性的因素。
宁吉喆认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中存在五大不确定性:
一是疫情下全球经济走势存在不确定性。疫情何时结束仍存争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今年以来多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
二是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通胀存在不确定性。8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8.3%,核心CPI同比增长6.3%,高于市场预期。欧元区通胀率达9.1%,再创历史新高。英国通胀率虽小幅回落,7月超过10%,8月仍高达9.9%。“在过去几年美欧等国采取极度宽松政策、地缘政治冲突等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能否实现高通胀的软着陆,仍有很大疑问。人们更担心的是西方一些国家陷入滞胀。”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跨境配置存在不确定性。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驱动生产要素跨国合理配置,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都受益。但近些年来,一些国家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流行,对国际贸易人为设置门槛、障碍,甚至主张脱钩、断链,有的已经付诸行动。
四是粮食、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不确定性。从2020年-2022年7月,农产品、化肥、金属矿物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36倍、2.91倍、1.27倍,能源指数上涨更高达3.2倍。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令许多国家陷入输入型通胀。虽然近两个月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略有回调,但进一步涨价仍有很大的概率。
五是需求恢复和供给保障存在不确定性。疫情前,全球经济一度复苏的趋势被打断,绝大多数国家市场需求萎缩,劳动力供给也受到制约,经济断崖式下滑,现在疫情仍在持续,接触性、聚集性、流动性的需求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相应带来企业减员、个人减收、开支缩减、需求螺旋式下滑。同时,多种因素造成劳动参与率下降、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研发投入减少,又产生了供给侧冲击的影响。
同时,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不稳定因素:经济增长不稳定,就业、收入、消费也不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不平衡,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相当不稳定,市场预期不稳。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和不稳定的经济运行,宁吉喆建议,要坚持以确定性政策措施对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引导市场预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看到希望,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宁吉喆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前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成功经验;从现实和未来看,中国有正确的发展理念指导,有勤劳智慧的14亿人民,灵活多变的1亿多市场主体,有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和蓄势待发的内需动能,因此有理由保持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争取今年我国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二是加大政策力度,实施逆周期调节。宁吉喆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周期性问题、以及疫情阻碍增长的放大效应变成突出的矛盾。要进一步落实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5月份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6方面33条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8月份新出的19项稳经济接续政策。要从这一系列政策,以及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三是依靠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动力。宁吉喆指出,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政府要实施逆周期调节,企业也应实行逆周期的投资经营,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动性。
四是面向经济转型,开拓增长领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增长的机遇所在,是寻求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的重要领域。宁吉喆指出,1-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2%;新能源汽车增长了一倍以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经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属全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销量去年同比增长50.1%,占世界总销量55.6%;同时,网络通信、工业互联、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新领域、服务业新领域都存在商机。
五是不断扩大开放,增强系统的确定性。“今后几个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进一步落实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进一步落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双边、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宁吉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