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起,山西汾酒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仅仅用了5年时间营收从63.61亿元增长到199.71亿元,净利润从9.52亿元增长到53.14亿元。
今年一季度,山西汾酒凭借105.30亿的营收和37.10的净利润全面超越泸州老窖,行业排名升至第四位。
业绩大增,山西汾酒的信心暴涨。在2020年的业绩说明会上,前董事长李秋喜曾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汾酒要跻身行业第一阵营,远期实现“对标茅台,十年赶超”的目标。
山西汾酒想要赶超茅台,但双方的差距也肉眼可见。2021年贵州茅台营收1095亿元,是山西汾酒的5倍之多,即便是五粮液2021年营收也有662.1亿元,是山西汾酒的3倍以上。
而山西汾酒在近年来野蛮扩张下,品牌高端化不足、产品混乱、渠道杠杆、库存积压等“后遗症”开始显露出来。
激进扩张“后遗症”显现
山西汾酒这轮高增长从2017年开始,也正是这一年汾酒引入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将11.45%的股份转让给华润集团旗下的华创鑫睿,时至今日华创鑫睿仍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当年汾酒还成为山西省国企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的改革试点,已退位的李秋喜再度出山,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省内国企改革首份“军令状”,核心内容包括:三年利润(酒类)增长目标为25%、25%、25%;三年内完成汾酒集团整体上市等。
背负着考核责任,还有华润的渠道加持,汾酒自然走向全国扩张。2018年时,山西汾酒省内经销商为628家,省外经销商仅为1726家,而到2021年末汾酒的省内经销商已增长至728家,省外经销商增长至2796家。
为了刺激经销商拿货,山西汾酒给经销商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近两年山西汾酒银行承兑汇票猛增。据悉,汾酒允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但银行承兑汇票有一定的使用额度,即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50%。
体现在财务数据上,表现为应收账款融资快速增长。2019年时,汾酒的应收款项融资金额为27亿,2020年增长至43亿,2021年为44.12亿元,近两年应收账款融资占营收比例均超过了20%。
这一系列操作本质上是给经销商提供杠杆,汾酒因此被质疑“压货冲量”,而由杠杆撬动的效应往往会呈现成倍扩张,成倍收缩的特点,这也是汾酒近几年销售增速如此之猛的重要原因。
2017年-2021年,山西汾酒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7.06%、47.48%、25.79%、17.63%和42.75%,五年间营收增长了353.37%,增速远高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酒等头部酒企。
但营收高速增长背后,汾酒已经出现产销率下滑,库存大增的情况。2021年末汾酒产销率为87%,同时库存量增加了33%,存货账面余额高达81.93亿元,较期初的63.57亿元。
这数据背后透露出汾酒的动销可能并不顺畅的事实。而汾酒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今年6月有消息称,山西汾酒在5月20号下达指令,汾酒系列新客户审批全国都暂停。
业内人士认为,汾酒这一举动是由于在疫情之下渠道库存过高,汾酒为了稳价以维持品牌价值,主动给经销商与渠道松绑。
品牌高端化不足 还陷入贴牌风波
作为清香型白酒鼻祖,山西汾酒也曾有高光的时刻,在20世纪80年代汾酒可是独占七成白酒市场的“汾老大”。
但后来在做“名酒”还是做“民酒”的路线选择上,汾酒选择了“民酒”路线,错失转型高端化的最佳时机。
时至今日,缺乏高端、超高端产品依然是困扰着汾酒的难题。资料显示,汾酒的大单品青花系列此前价格维持在400—800元左右,直到2020年9月才发布定价1099元的青花汾酒30·复兴版,正式布局千元价位带,去年7月还推出了定价3199元/瓶超高端产品青花汾酒40·中国龙。
但从汾酒的营收结构来看,低端产品依然占据不小的比重,主打低端市场的玻汾对营收的贡献率超过30%。
在规模的渴求下,汾酒的低端产品还一度陷入贴牌风波。2019年,有经销商爆料称,其收到的产品与此前约定的不符,本应为股份公司产品却收货为集团产品,同时价格虚高。
比如,一款“汾酒珍藏老坛V8”,代理价格为每瓶68元,而其它渠道市场指导价仅为38-45元,拿货价仅为10多元,导致自己收到的货物卖不出去,积压在库里。
贴牌是白酒行业赚快钱的常用手段,但是这也会导致价格体系混乱,严重伤害主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