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从世纪文景获悉,纽约时间8月17日凌晨2点40分,北京时间当天下午2点40分,世纪文景接到张艾嘉女士的信息,她的叔叔、《一瓢纽约》《侠隐》作者张北海先生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张艾嘉女士信息中表示,“他没有太多痛苦,安静离世”,她有幸在他离世前告诉了他“好好休息吧,我们都很爱你”。
张北海在路上,这是他一惯的样子,牛仔裤+帆布鞋,曼哈顿,2012(韩湘宁摄)
张北海其人
张北海,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长在台北,工读洛杉矶,任职联合国,退隐纽约,著作随缘。这是北海先生的官方简介,在文景编辑眼中,他是冷幽默专家,威士忌重度使用者,同时有两支妙笔,书东写西,一手绘纽约,一手描北平。他的《侠隐》在文字中复活老北平,阿城先生称赞其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还有人说“读了侠隐,勾起乡愁”;而他笔下的纽约,确实与任何人写的都不一样,看起来边边角角,细细碎碎,更像一个有趣的老人在陪你行走街头,边走边聊,历史掌故信手拈来,担当陈丹青口中的“纽约蛀虫”。
在中央公园船坞 纽约 2006年(谭爱梅摄)
在中国台湾地区,张北海的名气很大,这名气或许来自,叶嘉莹是他的中文老师、张艾嘉是他侄女,甚至他在美国华人圈中的“江湖地位”。1970年代起,张北海的家就是初抵纽约的华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必到之地,而更熟悉他的人都明白,他的名气因其为人为文的风度,也因此阿城说,他迷张北海文字的根本原因,在于迷其风度。
北京和纽约,《侠隐》和《一瓢纽约》
世纪文景在2007年推出了小说《侠隐》(首版)。这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民国初年以老北京为背景的江湖侠义故事。张北海创造的这个老北京,既不是老舍笔下悲辛交集的下层民众生活,亦不是曹禺笔下在传统的桎梏中痛苦挣扎的北京人家,与张恨水的旧派小说风景更是迥然有别,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景象和新的可能: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侠隐》之后,文景又陆续出版了作者的系列散文,《人在纽约》《天空线下》《美国:八个故事》,后这些散文在2015年被辑为一册《一瓢纽约》,由北海先生自定篇目,算是一部自选集。这本书收录50篇文章,并配有百幅彩图。这不光是一个讲美国讲纽约的文化读本,这里虽有旧物但丝毫不老,更是能体现出一个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个写“无用之物”、视角独到、让人着迷的老嬉皮。
根据张北海小说《侠影》改编的电影《邪不压正》海报
2018年,姜文导演将《侠隐》改编成电影《邪不压正》,正式上映。《侠隐》出了新版,遵作者意修订了个别文句。文景举办观影会,邀请到李陀、汪晖两位老师做了一场影后叙谈。汪晖评价:“姜文电影的底色在于,他是一个记忆和感觉很充沛的人,所以主观意识极强,多半通过这种情绪把片子的合理性鼓荡起来……”。感谢姜文导演,让北海先生走入了更多读者心里。
大概从2008年开始,北海先生每两年回一趟北京,与编辑见面,会会老友,见老师,以及回山西老家。在《一瓢纽约》里收录的“五台山上,五台山下”,便是北海在1986年奉母之命特别回了趟五台老家,此前他从来没有回去过。2015年,他又回了一趟老家,距离上次回乡,已是三十年后,那次只是夫妻二人外加导游和司机。而这一次,是一大帮人,其中还有张艾嘉、贾樟柯和赵涛。这段故事他专门写给了那时的“正午”。
张艾嘉,祖籍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1953年7月22日出生于台北,祖父张子奇民国时期曾任天津市副市长,外祖父魏景蒙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社长、“行政院”新闻局长、总统府国策顾问。父亲张文庄是台湾“美龄号专机”的飞行员,1954年在新竹飞机失事遇难,叔父张北海(原名张文艺)是海外著名的华人作家,曾在联合国总部任职,现居美国纽约。
张艾嘉十一、二岁时在香港念了一年书,接着去了纽约三年,还没毕业便再度回港,在新法书院念书。十六岁时返回台湾,进广播电台做节目,开始了自己的娱乐生涯。稍后进入电视圈,主持西洋歌曲节目。
1972年,张艾嘉赴香港发展自己的事业,初来时主持综艺节目,灌录自己的唱片,并在一些香港制作的单元剧中亮相。不久她在银幕上有了演出的机会,于是将事业的重心转移到演艺事业上来,她主演的首部电影是《龙虎金刚》。
1976年,张艾嘉与林凤娇、秦汉等人主演了李行执导的《碧云天》,结果她在影片中大放异彩。该片不仅获得了第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秀剧情片奖,她本人也一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并于第二十二届亚太影展上获得金皇冠盾牌奖。同年﹐她在刘家昌导演的《梅花》一片中表演出色﹐从此声名鹊起.
1979年,张艾嘉制作主持“幕前幕后”综艺节目,和梁淑怡等人合组比高电影公司,这一年她主演香港电影大师胡金铨的作品《山中传奇》和新浪潮代表人物之一许鞍华导演的处女作《疯劫》,获得了极大好评。《疯劫》是一部根据事实编写的凶杀案影片,此片获得了第17届金马奖的优秀剧情片奖,成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1980年,张艾嘉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当导演的机会,自荐续拍了遭遇车祸身亡的著名导演屠忠训筹拍的新作《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部电影的香港版名为《旧梦不须记》,使同名主题歌演唱者雷安娜一炮走红,台湾版名为《归程》,又使主题歌《恰似你的温柔》演唱者蔡琴一夜成名。
1981年,张艾嘉在台视与杨德昌、柯一正、宋存寿等合作制作单元剧《十一个女人》系列。同年她主演的电影《我的爷爷》,因其优异的表现将第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抱回家中。
1983年张艾嘉的才华受到香港电影界的青睐,受聘担任新艺城公司台湾公司的总监。她监制或主演的影片有《台上台下》、《海滩的一天》、《带剑的小孩》、《搭错车》等。在《海滩的一天》中她饰演林佳莉,凭其优异的演技,被台湾影评人协会选为1983年度国语片最佳女主角。
1986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最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把这部爱情文艺小品处理得相当细腻感人,摄影、美术、配乐等各方面也都表现出相当高的水准。而她本人不仅凭借主演该片获得了第二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还获得了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5年,张艾嘉导演的电影《少女小渔》使刘若英成为第四十届亚太影展的影后,她自己赢得了最佳编剧的荣耀。接下来的1996年,她的一部《今天不回家》再次让亚太影展的评委叫好,又一次获得了亚太影展的最佳编剧奖。她的编剧才华随着她的得奖而日益长进,1999年,在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上,她的日剧式三角爱情故事《心动》,又为她赢得一个最佳编剧的头衔,在第六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上,该片又当之无愧地成为评委们认可的推荐电影。
张艾嘉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除了在台湾本土以及香港等地举办慈善活动外,她的足迹还遍及非洲各地。她是亚洲第一位前往非洲展开人道关怀、并且前往次数最多的一位女艺人。1993应世界展望会之邀为“饥饿三十”之星,远赴索马里。1994应世界展望会之邀为“饥饿三十”之星,远赴尼日尔西南部城镇萨伊。1999参加台湾世界展望会援外十周年活动,远赴卢旺达。2009年2月前往埃塞俄比亚,亲眼见证在世界展望会和台湾爱心的帮助下,当地农业技术的显著提升与农产收成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