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云州区唐家堡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旗很忙。“黄花泛绿的时候,我们就带着村民进行了除草施肥浇水,每亩黄花地都施了一方的有机羊粪。前几天又浇了一遍水,黄花就相继成熟啦。”站在黄花地头,杨旗深情地凝望着这片“致富花”盛开的热土说,“黄花可热了云州区村村的地头啊!”和他一起劳作的村民都笑着说:“我们全凭黄花挣钱呢。”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州区唐家堡黄花种植基地考察后,村民们种植黄花的劲头更足了。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出台了《关于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建成了云州区黄花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了黄花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聚力黄花产业升级发展。目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到26.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达到9万亩,培育黄花精深加工企业34家,研发系列产品10余种,“大同黄花”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8亿元,3年内有望突破50亿元。
黄花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着当地农民的稳定就业。近年来,农民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仅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就从2013年不足3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7万亩,形成1个2万亩、8个万亩片区和109个专业村,产值达到11.18亿元。引进培育黄花龙头企业17家,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50家集体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采摘管理劳务和收益分红,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资料图
在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区的黄花酱包装车间内,村民刘丹正在熟练地为一瓶瓶黄花酱套膜、贴标、打日期。从一年前的生手到如今的车间班组长,刘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原先在外打工,孩子又小,挺不方便,现在家门口打工条件这么好,既能挣钱又能顾家,9月份再把孩子送到村里的幼儿园,我就更安心啦!”刘丹言语中透露着欢喜。
园区负责人张卫平告诉记者,黄花产业园区运营一年来,已建成黄花酱、黄花酱菜、黄花饼、黄花代餐粉4条深加工生产线,吸纳了坊城新村及周边乡村150多人实现务工增收。“现在咱村里没有闲人,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营生干,都有钱挣,下一步村里还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村民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西坪镇副镇长、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满怀信心地说。
黄花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回乡创业。杨旗深有感触地说道:“拿下榆涧村来说,回村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思想观念超前,脑筋活,点子多,收购、销售黄花形式多样,特别是能从网上联系好销售渠道。好几个干得好的年轻人还在市里买了楼房。”三利农产品公司黄花车间负责人庞尔舜是个95后,两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原准备到北京等大城市打拼。当他通过媒体看到总书记来到自己的家乡视察时,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于是,他毅然选择了返乡创业。庞尔舜利用自己熟悉网络信息的优势,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销售黄花和农产品。他还通过电商直播,创造出最高一分钟售出76 万元黄花的纪录。他与许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签订了收购合同,保证他们的黄花都能卖出去。
在唐家堡村东,大同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加工生产车间内,目前建成的2台全自动生产线,日加工鲜菜可达40吨,这样一来,完整的黄花产业生产链又带动了当地近百人稳定就业。
进入7月,又到黄花采摘期,也是每年大量用工的时候。据2020年数据显示,我市当年累计采摘用工11.31万人次,参与脱贫户4.77万人次;采摘务工总收入1572.31万元,其中参与采摘的脱贫户增收546.57万元。今年,为保障黄花丰收、增收,市人社局主动与黄花种植县(区)委、政府进行对接,实时了解黄花采摘人数需求、本地能够解决人员数量及缺口数量后,把采摘工的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信息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上进行滚动播报。同时,利用“互联网+就业”平台,扩大信息发布范围,确保能吸引朔州、张家口、乌兰察布,甚至山东、河南等地的劳动力及时加入黄花采摘队伍。
云州区也提早研究制定了《2022年黄花采摘用工方案》→
按照“本地为主、外地补充、统一标准、防范风险”的思路,优先动员本地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作为采摘主体;
本着就近便利原则,协调周边市县(区)劳动力作为补充力量;
最后适当雇用山东、河南等外省劳动力,补足用工缺口。
经测算,今年全区用工需求近1.2万人,目前已全部落实到位。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共同富裕,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是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唯有鼓励就业、稳定就业,收入才能稳,生活才能好。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黄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佃宏忙着组织农民在地里打理黄花。“进入采摘期,咱就等着数票票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