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武将首推关羽,因为二爷除了忠义无双之外,人家还能水路两栖。
在明朝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人,人家在海边可以像戚继光一样痛打倭寇,骑上马到了北边的草原之后,也能干好李成梁抵御弯刀铁马的活。
这个人叫王崇古,知道他的人不多。
从王崇古后期的经历看,老王应该是出自将门世家,但其实并不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而且他刚入职的部门,也不是兵部而是刑部。
那么王崇古是怎么“知兵”的呢?
这和一个叫郑晓的人有很大关系。郑晓和老王不是老乡,他并不是出生于山西,而是出生于浙江。郑晓是个学霸,曾拿过乡试的第一名,后来经科举入仕之后,进的是兵部职方司。
兵部的职方司对一般人来说不算是肥差,因为它不涉及武官的升迁考评,也不涉及武备的采买分发,但它对有心人来说,却是一个学习军政的最佳之地。因为职方司负责的是大明的军事地图维护更新,各兵种的训练章程,还有各军事重地的巡检。
也就是说,你即使不是出自一个将门世家,但你只要在职方司好好学习,那你也能很快成为一个“纸上谈兵”的高手。郑晓就是这样一个人,人家到了“没油水”的职方司以后,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躺平”,而是积极埋首于职方司的各种军事资料。
结果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对大明军事非常熟悉的文人,因为他笔头过硬,人又聪明,还踏实肯干,所以兵部就把编撰《九边图志》的工作交给了他,于是郑晓就接触到了更多的军事信息,尤其是关于边镇的,这本书一经出世,就造成了“北京纸贵”。
然后郑晓却并没有因此而平步青云,反而因为得罪严嵩的权臣而被贬,但他后来又凭借个人能力总督漕运。当时大明的南方倭寇成风,郑晓自请练兵筑堡抗倭,结果他“学以致用”大胜倭寇,并由此而升官。
就在他主持抗倭期间,王崇古来到了他的身边,除了郑晓这个“投笔从戎”的老师之外,王崇谷还跟随过实战派的军事家、武术家俞大猷进击倭寇,并取得了一定的抗倭战绩。
因为郑晓对九边非常熟悉,所以王崇古在南方抗倭的同时,也开始接触有关九边的信息,这为他日后的镇守边关积累了很深的“内功”。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一份努力会被辜负,平庸和优秀之间有时候差的,只是一点进取心。
王崇古被调去镇守边关,是因为他在南方抗倭的所获得的战功,但王崇古到了边关之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也没有墨守成规(大明自“土木堡之变”以后,失去了对蒙古的“进取心”,基本上都是缩在窝里防守,很少有敢主动出击的。)
而是先去实地调研,然后和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相互印证,然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王崇古经过认真勘察地形地貌,以及对敌我的军事分析,他认为被动防守只能会被动挨打,要想减少边防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不过他心里的主动出击,并不是和蒙古铁骑硬碰硬,而是利用地形地貌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简单来说就俩字“偷袭”。
蒙古铁骑习惯了来去如风,然后抢掠一番就走,所以对曾经只知道硬防死守的明军并不太提防,于是当他们活动到王崇古镇守的宁夏地区以后,经常会被大明的边军“偷袭”。虽然他们挨打之后,能明白王崇古的战术思路,但却无法预测王崇古的实际行动,于是他们就成了被动挨打的一方。
史书中没有过多描述王崇古的战绩,但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因此,虽然王崇古没有什么“勒石燕然”的不世之功,但他却凭借在边镇中的“一枝独秀”,而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延宁、甘肃等地总督。
王崇古升官之后,除了继续推行自己的成功经验之外,也开始从更高的角度看待边镇的防御工作。这一点其实相当难得,因为一般人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往往会一直使用以往的经验去套在新的工作上,这就造成了不升官还干得不错,一升官反而干不好的官场常态。
王崇古不是一般人,他在当了三边总督之后,没有再把眼光只放在如何打胜仗上,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让边镇长治久安,良性发展。
王崇古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现在的蒙古各部其实也已经日落西山,他们南侵的原因,不是想谋夺大明的江山,而只是想混口饭吃,因为草原不像中原,一场白毛风可能就会导致牛羊死绝,而中原虽然说不上是地大物博,但米面的供应基本能达到一个平衡。
而且王崇古还发现,蒙古内部有一些中原叛逃过去的人,他们因为了解大明的内部情况,又对大明非常敌视,所以蒙古的南侵,他们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不过蒙古人对他们并不十分信任,且蒙古人内部也并不团结。
因此王崇古在了解完边情之后,就开始一手抓军事防御,一手通过各种方式搞分化瓦解。王崇古利用蒙古人内部的矛盾,让投奔他们的中原人当了“替罪羊”,又通过斡旋蒙古和大明互市,给蒙古人留了一条补充物资的口子,在双管齐下之下,蒙古和大明的常年冲突得到了极大地缓解。
据《明史》记载,王崇古督边期间,蒙古几乎没有再频繁南侵,而大明“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光直接军费,就省了百分之七十。后来王崇古去世一段时间以后,他的余泽还让大明的边关稳定了许久。
但是等到李成梁等人镇守边关时,虽然表面上比王崇古要威风,但是他老李家玩的是“养寇自重”,最后还把大明给玩没了......如果王崇古当时还在,那么女真未必能灭明建清。
不过王崇古能成事,还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您知道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