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外国记者法拉奇,这次的采访非常特殊,以往邓小平会见外国记者,中国记者可以随意摄像和录音。
但这次法拉奇提出,想独家报道。
邓小平对法拉奇的名字早有耳闻,都说她是新闻界的知名人物,她的采访风格犀利,文笔尖锐,有时甚至咄咄逼人。
图 |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剧照)
但听完这个请求,邓小平早就预料到,他笑着说:“完全可以。”
结果法拉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安门上毛主席像是否要永久保留?”这个问题十分尖锐,邓小平也马上看出了这个外国女记者的意图。
随后邓小平用一句话强有力地回击了这个不太友好的女记者。
言辞犀利的采访
法拉奇在2006年去世,她生前以采访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而名扬天下,被称为是:世界政治采访之母。
邓小平在接受采访前,早已经对法拉奇有所耳闻,比如说法拉奇问的第一个问题,早已是邓小平的意料之中。
图 | 法拉奇
在世界各国的新闻界,人人都知道法拉奇采访时有很别致的开场,她说:“我的秘密就是开门见山。”
法拉奇这种开门见山的问法,单刀直入,迫使对方作出防御性反应,揭下人物面具,逼视其真实的面目。法拉奇说:“有时剩下的只是一根跳动的神经,或者至少是一眼就被看清的某种人物真相。这时你就可以触及真正实质性的问题了。”
比如在采访阿拉法特的时候,法拉奇这样开场:“人人常常谈论您,但是对您却一无所知。”
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犀利,一方面说明你确实很出名,另一方面又说别人不认识。这种矛盾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好像并不出名。
面对这个问题,阿拉法特说:“关于我,唯一应该说的是,我就是个普通的巴勒斯坦战士,我们全家成为巴勒斯坦战士是在1947年。
图|周总理和阿拉法特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阿拉法特面对法拉奇的这个问题,是故意搪塞过去了,实际上答非所问,很明显,阿拉法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但法拉奇不罢休,就“1947年”这个年份继续说:“那时您几岁了?我之所以问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听到的和报道的说法不一。”
这个问题实际上更犀利了,这个问题也属于私人问题,阿拉法特完全有理由不回答,但是这个问题看起来又是如此普通。
随后,阿拉法特继续回避说:“我已经说过了,请你不要提及任何个人问题。”
本想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结果法拉奇又继续问:“如果您连年龄都不说,那您为什么始终把自己置于世人瞩目的地位,为什么允许世界把您看成是巴解运动的首领呢?”
从法拉奇采访的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法拉奇从已知矛盾事实出发,迫近采访的敏感地带,又不断从所得到的回答中发现新的矛盾,打开新的缺口。这且称为引蛇出洞的“矛盾置疑法”。
这种给人出难题的问法,就连美国著名的基辛格都曾领教过。
图 | 基辛格
当时法拉奇问基辛格:“如果我用手枪顶着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与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个人吃完饭,那您选择谁?”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伪命题,你选择谁都不合适。所以基辛格说:“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随后,法拉奇笑着说:“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更会乐意和黎德寿同进晚餐,对吗?”
这个问题更可怕,如果基辛格说对,那岂不是得罪人,说不对,两个人都得罪。所以基辛格又说:
“我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基辛格已经有点招架不住了。接着,法拉奇又问:“那您喜欢黎德寿吗?”
面对法拉奇的穷追不舍,基辛格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的合适度,然后说:“喜欢,我发现他是一个对事业有奉献精神的人!”
实际上此时的基辛格已经上了法拉奇的套。这些问题都让这位在外交上游刃有余的基辛格一时哑口无言,多年后仍懊悔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
图 | 法拉奇
法拉奇的采访看似高深莫测,实际上都是毛主席口中的“纸老虎”,而面对邓小平,她同样采用了自己一贯犀利的采访风格,但是让她吃惊的是,邓小平的回答却巧妙地回击了她,让她对中国肃然起敬。
问邓小平第一个问题
1979年,邓小平曾访问美国,和美国总统进行了见面,轰动了世界,成为了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一些著名的外国记者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长期活跃在新闻界的法拉奇把采访对象定为中国的邓小平。
法拉奇曾说过,她曾采访过世界各国的政要,但是一直没机会采访中国领导人,之前她就想到中国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但都未能如愿。
1980年,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准备访华,法拉奇认为这是一个采访邓小平的好机会,于是便和他的父亲商量,想让总统带上她到中国。
图|法拉奇
法拉奇全名叫奥莉娅娜·法拉奇,于1929年6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早年曾当过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她可以成为世界著名记者也不难怪。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法拉奇,为了满足法拉奇的要求,这次采访在场的不超过五个人。
作为一个资深的有经验的女记者,一坐下来就把录音机放在了茶几上,其实在法拉奇的心中,到底能不能采访成功她的心里也没有底。
为了给邓小平留下一个好印象,法拉奇笑着说:“明天是您的生日,我提前祝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哈哈大笑:“明天是我的生日?我从来不关心我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外国记者问,天安门上还保留毛主席像吗?邓小平:我的话请你记好
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心里装的都是穷苦大众,邓小平也很少为自己过生日,但是这个外国记者居然事先了解到了。
法拉奇笑着说:“我是从您的资料中了解到的。”
这场别开生面的采访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但接下里的采访却并不轻松,因为法拉奇用自己一贯的采访风格进行了第一个问题。
法拉奇说:“我今天来到北京,亲眼看到了中国的变化,几年前来的时候,我还可以随处看到毛主席像,现在标语不见了,人们也不穿制服了,整个北京,我只看到了天安门上的一张毛主席像,请问你们以后会保留毛主席像吗?”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太友好,因为这个问题中仍然有她自己勾勒的矛盾,她说以前看到毛主席像很多,现在只有这个一张了。她的意思不言自明,就是故意刁难邓小平。
那么,邓小平是怎么回答的呢?
图 | 邓小平和法拉奇
很多人认为,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袖,他的画像一定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之时就一直挂在天安门的。
实际上,法拉奇看到的“毛主席像”已经经过了几代更迭。
而最早在天安门悬挂毛主席像,是在1949年的2月12日,在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上,已经悬挂了第一幅毛主席像。开国大典之时,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已经是第三幅了。
1966年8月至今,天安门城楼上天天悬挂毛泽东画像,每年的国庆节前还要更换一幅新的。一般情况下,新画像都是在每年的“立秋”前后开始绘制,到国庆节前几天进行更换。
到1980年夏,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还和之前一样,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东侧摆放马克思、恩格斯画像,广场西侧摆放列宁、斯大林画像。
“十一”国庆节也与以前一样,天安门广场东侧摆放马克思、恩格斯画像,广场西侧摆放列宁、斯大林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摆放孙中山先生画像。
1971年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画像继续沿袭之前的形式悬挂。其中也有一段时间,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画像的像座上书写标语。
所以,法拉奇所看到的就是这些刚刚被摘下来的标语,但是毛主席像依然悬挂在天安门上。
在还没有采访邓小平之前,她曾到天安门广场走了走,见天安门城楼上还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她十分地惊讶。因为此时的中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正在形成,中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一切都在变化。
如今,法拉奇对邓小平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十分犀利,但是邓小平马上就看出了这个女记者的意图,他斩钉截铁地说:“当然要永远地保留下去!”
接着,邓小平又说:“过去到处挂毛主席像其实是不严肃的,毛主席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情感来说,我们要永远地对他进行怀念和纪念。”
邓小平说完,法拉奇就感觉到不可思议,因为她完全没有想到,邓小平回答得如此坚决和肯定,尤其是在毛主席刚刚逝世后不久。
邓小平的回答让法拉奇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继续,然后又问了很多关于社会环境的问题,邓小平用一句话回击:“毛主席对新中国的功绩是永远无法抹除的!”
法拉奇知道这个问题已经难不倒邓小平,随后便又问出另一个问题。
邓小平:我说的话你用笔记好
出于经验,法拉奇在第一个问题上败下阵来,随后又结合她之前看到的天安门的斯大林像问邓小平:
天安门广场上挂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曾经反对过斯大林,他是不是英雄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不友好,这里面所隐藏的关键信息很多,邓小平马上抓住她问题的实质,然后一针见血地说:“我告诉你,我们绝对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一样对待毛主席。”
邓小平一句话让法拉奇哑口无言,因为邓小平已经猜出来了法拉奇接下来会问什么。
看到法拉奇在一边发呆,邓小平指了指她手中的笔说:“我说的话,请你一定要记下来!”其实这已经不是邓小平第一次提醒她了,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邓小平就说:“请你一定要把我的话记下来。”
面对邓小平的提醒,法拉奇赶紧陪笑说:“好的好的。”
这也是法拉奇在人生的采访中,第一次有人严肃地提醒她,把内容认真记下来。
当然,邓小平的这句话也证明了他的几个主要意思:
第一,让你记下来是为了告诉你,我说的话是代表中国人民说的,我说的话也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对历史的负责。
第二,用笔记下来就是为了白纸黑字,避免采访完一些记者咬文嚼字,断章取义,抹黑中国。
邓小平的这句善意的提醒,让法拉奇敬佩不已,在她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她第一次被这位中国领导人的魅力折服。
此时的邓小平已经76岁高龄,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回避法拉奇的问题,而是用平淡的语气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邓小平:让年轻人接班
这次谈话结束前,法拉奇因为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和邓小平谈一次,所以问了最后一个压轴的问题,那就是:
您为什么总是处于二把手的地位?
如此犀利的问题让众人皆惊,这个问题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不仅贬低了对方的才能,还有意无意地挑拨领导人的关系。
法拉奇本以为邓小平会强行解释,没有想到邓小平云淡风轻的一句话,让法拉奇的刁难以失败告终。
纵观邓小平的一生,他和毛主席的感情十分深厚。
图 | 毛泽东和邓小平
美国时代周刊曾对邓小平高度评价: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
实际上,邓小平同志的为人是有目共睹的,他能言善辩,工作兢兢业业,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算是比较活泼的人,不走死路的人。我是实事求是派。”
早在红军时期,邓小平就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他对毛主席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也是打心底里佩服,在遵义会议上,邓小平积极推荐毛主席作为党内领导人。
从1934年的中共中央秘书长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在这个岗位上一直是兢兢业业。
毛主席对邓小平的评价极高: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纪念之际,中共中央派出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参加,其中就有邓小平。
在和赫鲁晓夫会谈时,赫鲁晓夫笑着说:“我们的联合发表宣言和声明,怎么起草?”
毛主席笑着说:“这些工作我们有同志去做。”
“那谁去做?”
毛主席指了指邓小平说:“交给我们这位同志去干。”
随后毛主席介绍说:“别看小平同志个子小,他呀,非常聪明。”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外交活动中,在毛主席的推荐和介绍下,全世界都认识了邓小平,这个有非凡才能的人。
如今,面对法拉奇的故意刁难,邓小平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完全没有必要。
但他没有回避而是笑着说:
现在的岗位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为了打破干部终身制,我和大批老同志打算退居二线,把机会交给年轻人。
这句话,让法拉奇十分意外,她完全没有想到邓小平会如此回答。
这次采访,法拉奇像连珠炮似的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邓小平胸有成竹,从容回答,双方交流十分快捷、顺畅。
谈话从上午10时开始,直到12时10分,不知不觉到了吃饭时间。通常邓小平会见外宾的时间都掌握得很准,到吃饭前就结束。
这次超过了10分钟,邓小平似乎言犹未尽。他主动提出:“怎么样,到吃饭时间了,肚子要‘闹革命’了。看来你的问题还没问完,我们找时间再谈一次吧!”
法拉奇喜出望外,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连声说:“好啊,好啊!”
看得出来,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是十分满意的,而且也对邓小平肃然起敬,邓小平主动要求她再次采访,也是在间接告诉她:我不会回避任何问题。
几天后,法拉奇再次采访了邓小平,就国际问题进行了采访。在这次结束后,邓小平笑着说:“怎么样,我考试及格了没?”
法拉奇羞愧地说:“您的回答简直精彩极了。”
对于法拉奇来说,三天内两次采访邓小平,收获满满。
在将采访稿件整理后,于9月1日在美国的《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法拉奇与邓小平的部分谈话,使国际社会对改革中的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这次采访,邓小平让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的斗争。同时也告诉大家,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我们一定会永远怀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