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城区储库营胡同15号的前山西“太原会馆”由时任河北道的山西人康基田,感家乡学子“公车多苦逆”,遂捐资修建。康基田(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山西兴县人)在他自传中写道:“都门向无太原会馆,公车多苦逆旅,余先后捐资数千,托王柏崖给谏、孟兰洲太仆,卜地于宣武门西之皮库营,分筑馆舍,以资栖息。”(《茂园自撰年谱》)“皮库营”即现今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北部的储库营胡同,明时称皮裤营,至清代称皮库营,清末称储库营,俗称皮裤胡同,1965年合并周围胡同改称储库营胡同。
太原会馆于乾隆四十八年修建。会馆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其范围东西43米,南北85米,规模宏大,有戏台,布局分东、西两部分,东路四进院落格局较为紧凑,基本保持原有形式,供旅居京师的乡友居住。
会馆在便利地带建成后,凡公车北上与谒选者,皆来会馆憩息。没钱的读书人也纷纷得以安身应考。在此汇集的山西人“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若同乡”(《浮山会馆金妆神像碑记》)。
近代,太原会馆也曾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活动点。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高君宇,曾在会馆秘密聚会、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他与石评梅也相识于此,后成为亲密的战友。会馆西隔壁为四川会馆,门牌17号。
据了解,前“太原会馆”所在地、北京西城区储库营胡同15号已破损,现为民居。北京市西城区档案局载:“储库营胡同15号院住约100户,且户与户紧密相连”。
不管怎样,前“太原会馆”的历史功绩,是确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