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远在唐代祖籍山西太原的老乡白居易曾在《寒食野望吟》中描绘过这样一幅清明图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这幅悲惨凄凉的图景应该是定格在许多人心中唯一的清明画面。清明节,它不仅是祭奠性节日(上坟扫墓),还是纪念性节日(寒食禁火)和娱乐性节日(踏青插柳)。
山西不仅因为发生在绵山的介子推的故事而成为清明节的发源地,更因为这些历史渊源而成为清明风俗最完整的保存地。山西清明风俗为世人展开的,是一幅生动清晰、特色鲜明的立体画卷。
寒食禁火
打开三晋清明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准备西园赏禁烟”、“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等关于寒食节期间熄旧火、禁用火、点新火的画面。山西人也称寒食节为“冷节”、“禁烟节”、“禁火节”,大部分地区通常在清明的前两天或前一天过寒食节。
山西人为应付禁火而提前准备的冷食,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为沉沉的寒食画面增添了许多情趣和亮色。
许多地区盛行用白面捏成拇指般大小的燕子及其他飞禽走兽、瓜果花卉等,蒸熟后着色,俗称“燕燕”、“子推燕”或“寒燕”,有的扎在枣圪针上,有的用线穿起来挂在屋里,或互相赠送。孩子们拿到精致的“寒燕”后特别高兴。吕梁民间有童谣吟唱道:“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站在圪针上”。
寒食节期间,吕梁的柳林、中阳、临县等地民间讲究吃油糕和“摊黄”———用小米面摊在铁鏊上烙熟,既能热吃,也能冷食;晋南一带寒食节期间喜欢蒸大馍,中间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片灌汤而食。另外,还喜食凉面、凉糕等;交城、文水一带,则喜吃炒面,即玉米、黄豆炒熟以后拌红枣,磨成面粉,吃时搅到稀饭里,搅成硬糊状,即古代所说的“糗”,也可以放在嘴里干食;晋西北一带将白面和好以后,制成小拇指大小的小丁,晒干,再用细沙土炒熟,人称“面豆豆”,也叫“炒疙瘩”;晋北地区习惯将黑豆芽生好后,用玉米面包着食用……
上坟扫墓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这首诗虽然出自白居易之手,但任何一个人描绘山西清明景象时,都无法回避这些令人断魂的画面。
山西普遍称扫墓为上坟,人们到故去的亲人坟前供上果品点心,焚香烧纸,洒酒祭奠,还要往墓顶和墓周添些新土,铲除墓上杂草,象征为亲人修房,以防夏天雨大屋漏,山西民谣唱道:“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
祭奠亲人的凄切情景各地均同,但祭奠的细节却又各不相同。清明节上坟时,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山西北部多数地区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晋南一带,旧时各家上坟都在清明前十天就陆续开始,而在清明前一天或当日,则是集体在家庙(亦称“祠堂”)祭祀祖先,祭祀一般要在清明节中午十二时以前完毕。据说,十二时以后的时间是留给戏子、吹鼓手用的。扫墓时,一般只限男子,也有的地方男女同去。但在夏县一带,却有男子不上坟的习俗;晋中寿阳一带扫墓祭祖不在清明当日,而在前一两日,新媳妇祭祀婆家祖先和出嫁的闺女祭祀娘家祖先则在清明前三天。吕梁地区供品为自家蒸制的花馍、油糕。上坟时还用黄、绿、白纸裁成细条,挂在坟墓四角及树枝上,并留一部分压在坟墓顶上;太行山一带则是用白纸做成纸幡,插于墓顶,如若谁家坟地墓顶没有插白幡条,则被认为断子无后,断根亡苗。陵川一带则讲究扫墓时扫墓人要同去同归,一些人已经烧祭过了,其他亲友就不能再进墓地了;而大同、平遥等地,清明傍晚妇女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一时间,“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祭奠场面中有些情节生动具体且耐人寻味,晋西北的河曲等地,上坟要带酒肴,祭毕故人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中的介休等地,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晒干以后再食用,据说可以消灾祛病;晋南的许多地方,有的人家要在坟里栽葱,意为让祖先保佑后代聪明。新婚夫妇将豆芽埋于坟地四角,象征新媳妇已扎根婆家。上坟要将供献过的鸡蛋、花馍从坟头滚下,让小孩子争抢,以示子孙代代相传。祭毕返家时,拔一把麦苗,由年长的妇女剪一只红公鸡,鸡上系麦苗,吊于屋中楼板下,象征迹象苗旺。而晋南闻喜等地,上坟时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
踏青插柳
无论是禁火的冷寂,还是扫墓的悲戚,都挡不住春天对大地的浸染,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草木萌茂,桃红柳绿,鸟鸣蜂闹,良辰美景吸引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去踏青赏春。“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除踏青游玩外,山西各地还有打秋千、放风筝的风俗,晋东南民间历来盛行打秋千活动,清明期间,此项活动更为盛行,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届时争相跃上秋千板一展风采。而在田间地头,到处可以看到欢乐的儿童,手牵风筝线奔跑竞比……
山西清明娱乐休闲的盛况,丝毫不逊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宋代京都汴京郊外汴河两岸的清明胜景。
清明踏青游玩作为风俗,最早源于周朝的出游临水、洗濯祓除之俗。《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其弟子畅谈理想时,弟子曾皙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像许多带有信仰性质的风俗一样,踏青在时光隧道中流传发展的过程中悄悄地发生了变异,踏青最初的严肃色彩逐渐消褪,游乐逐渐浓重,最终成为一个娱乐节日。
沉浸在如画风景中的山西人,可以玩得忘了时间,忘了归途,却忘不了刚刚吐出嫩芽的新柳,人们都要戴柳(折柳枝盘成圈戴在头上)或者射柳(用箭射悬在柳树下的葫芦),将蒸好的寒燕插在柳枝上,有民谚道:“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成狗。”
柳之所以在清明风俗图中如此抢眼,与清明禁火密切相关,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口、后代之意(中国人称没后代为断了烟火),因此清明寒食禁火时,要象征性举火,以免后代、人口在禁火中被禁掉了。如何象征性举火呢?中国神话传说中讲太阳中有三足鸟,可从太阳中取火;鸟常栖息树上,可将取到的火传到树上。而清明时柳树正在吐绿,是鸟最爱栖息的地方,故而清明寒食要戴柳或插柳———象征性举火。
风俗图中的主角其实未必知道柳与火的纠结,他们只是被风俗的力量推动着进行相关民俗事项,晋南一带盛行清明门上插柳条或松枝柏叶、身上佩麦叶,晋北地区多插柳枝,晋东南地区则在头上插柳枝柏叶,妇女还要将描金彩胜(首饰)贴在两鬓……
此外,清明期间,太阳落山之前必须停止一切户外活动,忌使针,忌洗衣服,妇女忌行路,吕梁文水一带出阁的闺女忌回娘家。傍晚前,要在大门前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防止鬼魂进宅。
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风俗的最大特点,清明本身的纷繁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一幅清明风俗图,道不尽山西文明的悠深绵长,诉不完三晋土地的情厚义重,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坚韧豁达的生命观、生活观,更是画尽语难尽……
摘自《黄河新闻网》
责编:蓝 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