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卦山庙会
省级批次:省级第二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卦山庙会是流行于交城及周边县区的一种节日民俗活动,大致产生在唐贞元(公元785—804)年间,以当时的佛教华严法会、道场活动为雏形,明代又有扩展,加入了以“昭济圣母庙”活动为主的民俗内容,后世定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初六为卦山庙会之期。届时,四周城乡百姓扶老携幼,纷至沓来,构成一幅独特的民情风俗长卷。
卦山庙会期间,家家户户悬挂菖蒲、艾草,门窗上贴公鸡、蝎子剪纸;游城墙、游百病;佩雄黄香囊,上寨儿,逛狐突庙;给小孩涂雄黄,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携棕子、雄黄酒、菖蒲酒,上卦山拜天宁寺,圣母庙“还花花”、游文昌宫、乔总兵墓等。庙会形式、内容没有专门的组织者,香客们祭祀佛道儒三教和民间俗神,主要目的有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问功名等。卦山庙会保持了宗教信仰、祭祀节庆、郊游远足、生殖崇拜、文化娱乐、饮食风味等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加强对卦山庙会的扶持与保护,对促进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