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襄汾县淅淅沥沥一直在下雨。临近中午,雨渐渐小了,一群戴“贾氏宗亲会”黄色哈达的宗亲们陆陆续续从丁陶国际大酒店走出,向不远处的丁陶文化公园走去。公园旁边有一个大广场,那儿视野开阔,还有台阶,是个大合影的好地方。
台阶前的人越聚越多,虽然大家已经摩肩接踵几乎挨在了一起,但还是有人不断地高喊:“大家往中间靠,把人都收进来。”虽然人多,但井然有序,能和这么多姓贾的宗亲合影,每个人心里都很兴奋。
除了此次宗亲会的协调接待的总负责人贾治鑫,大概没有人知道,参与这次合影的,有600余人之多。
2013年,在贾治鑫、贾哲宇(北京哲宇集团董事长)等多位热衷于宗亲联益的贾氏精英的奔走、联络下,以“聚亲情、谋发展、实现贾氏家族的中国梦”为主旨的“中华国际贾氏宗亲联合总会”成立,共270余位来自全国17个省的贾氏宗亲参加了成立大会。三年以后,同样在襄汾县,同样在丁陶国际大酒店,人数翻了一倍还多,涉省范围达到20个。“这种血脉情结是骨子里的,来一趟能见到那么多宗亲,花多少钱,走多少路,都值了。”一位来自四川的宗亲说。
1 寻族20年只为完成父亲的遗愿
“我祖籍山西汾城县史村滩里河村,我找我的叔叔贾小娃。他1929年出生,早年参加解放军,临汾战役后随部队南下,1948年,村里有人最后一次见过他,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在“贾氏宗亲”微信群里,贾引祥发了很多次他自己编写的同样内容的微信。“我想让更多的宗亲帮我寻找、扩散这条微信。叔叔今年87岁了,大家都说,他还在世的希望十分渺茫,但哪怕是遗骨,我也想找到迁回我们家祖坟。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的遗愿,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完成它。”贾引祥说。
贾引祥今年58岁,在中铁六局内退也有两三年了。退休的日子里,除了帮忙看孙子,就是四处托人打听叔叔的下落。
贾引祥说,叔叔的经历是1995年父亲去世几个月前才告诉他的。“父亲做了一辈子厨师,退休后也退而不休,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但是一场疾病一下子将他击垮了。临终前几个月,他跟我讲了叔叔的事。父亲一生命运多舛,7岁丧母,11岁丧父,还未成年的他只好带着更年幼的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去投奔一个远房亲戚。但亲戚家日子也不好过,没过几年,父亲和叔叔就先后参加了革命。待父亲几年后回到家乡,才知道最小的姑姑被卖到了浮山。他四处托人打听,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才打听到姑姑的下落。但叔叔一直没有下落。”这些故事,每讲一次,贾引祥就动容一次。
这些年,太原、临汾两地的军事档案馆、民政局贾引祥都跑遍了,一无所获。去年,他还在别人的推荐下,在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报了名,但由于他不知道叔叔所在部队的番号,叔叔的消息至今石沉大海。
得知老家襄汾要搞这次宗亲会,贾引祥早早就报了名,并专程从太原赶回老家。“我知道要想找到叔叔太难了,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想放弃。这次一下子认识了几百个宗亲,感觉收获挺大的。年纪越大我越感觉到,这个世界上,亲情比什么都重要。”
2 历时五年,行程10万公里自费修齐家谱
在宗亲会上,贾国康展示的一套共八本崭新的家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今年65岁,从我退休后的第二年起开始修家谱,整整5年,我和我的一位搭档开着车跑了10万公里,走访了110多个村庄,登记了一万五千多人……”贾国康说。
贾国康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也没有受任何人委托,贴钱贴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完全是视家族历史为己任。“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是一部记录家族繁衍生息,世系分支,世故变迁,并且容纳了民族传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史料文献,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续修族谱是把后续族人及家族中已经发生的重大事项记录其中,以保持族谱的延续性和历史的真实性,是每一个家族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贾国康说,早在他退休之前,就打听到山东临清市康庄镇六里长屯有一位叫贾晋生的老人,在“文革”时曾冒着生命危险,在草垛中藏了一套家谱。贾国康去拜访老人的时候,他已经去世,家谱传到了其族人手中。“那套家谱共5本,一本200多页。我们拿着一部小莱卡相机,一页一页地拍,整整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回来以后一张张打印出来,又重新编辑整理。这套家谱就是我们后来重修走访的基本蓝本。”
据贾国康讲述,自元朝末年他的始祖奉先公迁至聊城县龙湾村以来,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六百余年来,先祖们出于生计,逐渐迁徙散居各地,形成了诸多的居住群落,仅华北地区谱中有记载的就有五十余处,加之早年闯关东迁居东北三省的族人,已调查不出具体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奉先家族的现有人员估计已达一万五千余人。族人虽众,但血脉亲情不可丢失,保持全部族人的联系,家谱是唯一的措施。
本次重修族谱困难之大,大概是前所未有,历史空前的。原因是“十年浩劫”中,族谱都作为“四旧”之列被焚烧殆尽,各村无谱,本次不但要重建总族,还要为各村建立分谱。
经过近五年的艰辛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跑遍了华北地区的青山绿水,贾国康终于将族谱重修完毕,为国家和家族完成了一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献。
家谱一共印了200套,此次,贾国康特意捐献给“贾氏宗亲”会一套,“希望对研究贾国文化有一定的帮助。”贾国康说。
3 寻到了宗亲家谱往前续了500年
34岁的贾宝真早年留学新西兰,回国后又先后在北京、广东创业,目前定居广东。此次回老家朔州探亲,听父亲贾世胜说襄汾要搞宗亲会,很感兴趣,就陪着老人来了。“小时候在家待着时没感觉,这些年走得越远,对家、对我们的根祖文化就越牵挂。我早就知道家里有本家谱,是我二爷爷在世时整理出来的。共记录了我们家10代人的名字。二爷爷以前是浑源一个国营煤矿的工人,文化不高,却依然能劳心费神做这件事,我觉得挺了不起的。二爷爷去世后,他儿子把那套家谱稍微整理后传给了我父亲。我父亲一直经商,在家族中也比较有威望。家人都希望,他能把家族人员不断补充,尽量理清各地亲人的脉络。如果后人们以后能通过认亲走动开也是件不错的事。大家都觉得续修家谱这事挺有意义,也挺有成就感的。”贾宝真说。
此次襄汾之行,贾世胜父子俩收获太大了,因为他们认识了来自山阴的宗亲贾栓权。贾宝真说自家二爷爷修的那本家谱中,记载了一位叫贾通的先人,于公元一八五几年从岱州搬迁到了浑源县西坊城。山阴宗亲贾栓权手里的一本《忻州枣涧村贾氏族谱》复印本里,也出现了先人贾通的名字。在那本家谱里,以此为线索,贾宝真家的家谱向前推进到了一三六几年,向前推进了14代,近500年。“我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果然,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大家500年前都是一家人。我们已经和山阴宗亲互留了电话,准备以后在朔州常来常往。”贾宝真说。
贾姓说
贾氏发源于山西省,先秦时期,已有迁至今河南、山东者。此后,河南贾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又衍生出许多支派。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就是河南人。两汉时,已有贾氏迁居陕西,如东汉时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贾徽,据说是贾谊的后裔。南北朝时,贾氏继续外迁。北周、北齐都有贾姓族人迁居河北。至迟在东晋就有贾姓族人南下渡江,居住在江浙一带。五代时贾氏有人迁居福建,宋朝有人迁居四川。可见,唐、宋时期,江南的许多地方都已有贾姓居民。贾氏移居海外约始于清代,今新加坡等国有贾姓华侨。
贾姓起源有几种说法:
出自姬姓
为贾伯之后。据《元和姓纂》及《新唐书?宰相世袭表》所载,西周时,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的缘故,在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被封于唐,包括以前夏代建都地区(今山西夏县北),并赏给怀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后世唐、何、杨、温、韩等许多姓氏的始祖。燮继位后,改称晋侯,是为晋国。在周公分封唐叔虞于唐后不久,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又被成王之子康王封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名义上是唐国的一个附庸,号为贾伯。春秋时,贾国为晋所灭,贾伯公明的后裔以国为氏,称贾氏,是为山西贾氏。
出自狐偃之后
据《姓氏考略》等所载,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灭贾国后,晋襄公便把贾地赏给辅佐晋文公称霸的狐偃之子狐射。射字季他,故又称贾季、贾他。襄公去世后,在立襄公的哪个弟弟为君上发生了争斗。贾季为避祸便逃亡翟国,其子孙便以贾为姓,称贾氏。
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 (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堂号
至言堂:汉时贾山博览群书,给朝廷奏本谈治乱之道,借秦的灭亡作比喻,名为《至言》。此外还有“武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