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同在深圳特区的两家标志性企业,相继发布了2021年报。其中,万科营收增长(4528亿,同比增长8%),利润下滑(225.2亿,同比下降45.7%);华为营收下滑(6368亿,同比下降28.56%),利润上升(1137亿,同比增长75.9%)。
一个面临宏观调控以及地产行业下行周期,在“黑铁时代”想方设法“活下去”;一个面临美国制裁以及供应链层面的起伏不定,在腾挪跌宕间强化“主航道”。一个代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一个代表科技企业创新突围。在一增一减、一张一弛之间,我们所看到的,是两家企业不同的“过冬”选择。
在中国经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大背景下,万科与华为的做法,对正处于疫情当下并深受全球供应链变局影响的中国企业而言,非常有借鉴意义。
万科的“棉袄”
止跌、企稳、回升——向管理要效益
万科的发布会,充满悲情主义。
郁亮的开场词,一开始就充满“寒意”:“昨天晚上我特别忐忑不安,就像一个学生没考好试要拿成绩单给父母看一样。我完全能够理解股东各种各样的情绪,不满也好,失望也好,困惑也好,关切也好,我感同身受”。
的确,万科的压力很大。净利润225.2亿,同比下降45.7%,这是继1995年、2008年后,万科上市31年以来的第三次利润下滑。事实上,相比同期的碧桂园、恒大、宝能、世茂、融创等同行,万科在行业内依然是“模范生”:债务管控保持“绿档”、信用评级保持行业第一梯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13年为正、年末存量融资的综合融资成本低至4.1%。自我加压,一直是万科的传统,无论是王石还是郁亮,都将稳健经营作为万科的压舱石,只不过,行业寒冬下,万科也在寻找自己“过冬”的棉袄:
万科的第一件“棉袄”
————————————
管理层的以身作则
面对2021年成绩单,不讲理由、不甩包袱,没有抱怨“海参跑路了”,也没有怪疫情和政策,郁亮还主动放弃了2021年度全部奖金(个人税前报酬下降到154.7万,比去年少了一千多万,九成降幅,是真割肉),所有董监高降薪一半(约2400万),并通过回购股份、高管增持、提高股东分红等方式,来体现以身作则与责任担当。无论是股东方、员工层还是万科的业主、客户与合作伙伴,以郁亮为代表的高管层的这种行为都值得肯定与褒奖。
同时,万科取消了所有的集团高管层级(集团合伙人),包括董事长郁亮、总裁祝九胜在内的所有高管都下沉到一线,到战场去、到前线去、到创造业务价值的地方去,有了“一把手”层面的以身作则,接下来就是所有管理层的集体下沉。这同时意味着,万科之前所采取的“区域充分授权、分布式管理”的方式将会发生改变,“一把手”指挥前移,将主导“战时”模式——全国“一盘棋”、资源聚焦在高价值区域及产品上、集团战略与一线执行高度一体化,这才是高管层以身作则的战略价值所在。
万科的第二件“棉袄”
——————————————
主营业务的提质增效
早在2014年,万科就从“三好住宅供应商”的定位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后来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并具体细化为四个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现如今,理想依旧丰满,现实依然骨感:9成营收仍然来自于住宅地产业务,包括物流、物流仓储、公寓、商管等新业务,仍处于爬坡过坎期,一方面主营业务还是现金流的主力,但增速放缓的压力,直接影响了资金供给;另一方面,新业务仍处于投资烧钱的阶段,离担当万科的业务重任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短时间内,如何将住宅为主的开发经营业务提质增效,就成为万科经营突围的重点。
从区域看,中国经济的“南北分化”在万科的区域业务分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以万科全国七大区域中排名前三的区域为例,上海区域表现最为亮眼:销售额2244.8亿元,权益净利润93.2亿元;其次是南方区域,销售额1450.3亿元,权益净利润60.28亿。而北方区域目前压力最大:销售额920.2亿元,权益净亏润3.8亿元。怎么办?回归主营业务的提质增效,向管理要效益,通过产品标准化、系列化、运营流程化、操盘体系化建设,提升团队操盘能力,用郁亮的话讲:“要推进集团一盘棋建设,解决能力分散、操盘表现不稳定的问题”。这方面是万科的强项,市场对万科有信心。
万科的第三件“棉袄”
——————————————
第二曲线的增长突围
早在十年前,万科就在布局地产之外的“第二曲线”。十年间,有得有失:
主打住宅服务、商企办公、城市服务的万科云。这是与万科主营业务高度关联,也是规模与增速最亮眼的新板块,2021年营收突破100亿,同比增长32%,日前,万科云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被看作是万科“第二曲线”突围的起点。
主打物流仓储的万纬,尤其是冷链仓储位列行业第一。万科年报显示: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52%,其中2021年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69%。同万科云一样,物流仓储也处于行业风口,发展前景及市场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相比而言,主打集中式公寓的万科泊寓与主打轻资产管理的印力管理,尽管增速不错,但仍面临包括行业前景不明朗、前期资本高投入、商业模式有待继续验证等挑战,何时突围上岸,还存在不确定性。
在我看来,对郁亮和高管团队而言,真正的突破,反而不在前两件“棉袄”,而在于第三件“棉袄”。原因在于,前两件“棉袄”可以“保暖”,但未必“挡风”:万科真正的压力在于,最大限度延缓主营业务增速放缓的基础上,提升新业务的竞争力。如果万科的战略重心,包括管理团队、人才、资金等资源,依然放在住宅主营业务上,如何换来第二曲线的真正崛起?“第二曲线”到底是预备队定位,还是主力军定位,这个问题需要尽快回答。同时,按地产的管理逻辑去经营“第二曲线”业务,会存在很大隐患,尤其是经历过地产行业高速增长的管理团队,再从0到1进行创新,这条路不容易。
华为的“棉袄”:
研发、人才、聚焦——向创新要效益
说完万科,我们再来说说华为。
发布会当天,真正的主角是孟晚舟,特别是她衣服上的蝴蝶胸针,被媒体解读为“破茧而出的蝴蝶”,意即华为要破茧重生。当时她的身份是华为副董事长、CFO(首席财务官),几天后被任命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对此,江湖各种传闻,但基本都是无稽之谈。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制度,是按既定规则执行的,也是华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轮值的核心在责任与义务,压力山大才是真相所在。
再回到华为的年报:营收6368亿,同比下降28.56%;利润1137亿,同比增长75.9%。其中,云原生业务2815亿,海外占比超过50%;企业业务1024亿,而华为云与数字能源增长超过30%;消费者业务2434亿,手机、平板、PC均出现下滑,但可穿戴设备、大屏等业务增长超过30%。而研发投入最为亮眼:2021年华为研发投入1427亿,超过全年净利润,占收入的22.4%。由此,我们引入:
华为的第一件“棉袄”
————————————————
研发——为春天备足弹药
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且所占营收之比高达22.4%!这样的事,在全球并不多见。欧盟每年都发布一次全球知名企业的研发投入排名情况,2021年华为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居全球第二位,领先于微软、三星、苹果、Facebook、大众汽车、罗氏、英特尔、强生、诺华、丰田汽车等跨国公司,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微软、三星,这也是华为的底气所在——实力,在钱砸出来的。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砸钱只是必要条件,如果砸钱就能解决研发问题,那么多“卡脖子”问题,早就解决了。所以,华为的研发战略,牛就牛在“有效的砸钱”。什么意思?百货商店之父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研发投入。我们知道,研发投入会有很大一部分打水漂,华为的研发投入也曾打过水漂,但华为研发是如何做到“有效的砸钱”?除了大量的案例复盘外,基于ICT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技术研判,结合对客户未来需求的深刻洞察,相关赛道和领域的集中化、持续化“饱和攻击”,才是华为“有效的砸钱”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研发这件“棉袄”依旧是华为“御风保暖”的底气。
华为的第二件“棉袄”
————————————————————
人才——金刚川上的那座“人桥”
如果研发需要“有效的砸钱”,那么人才需要“慷慨的砸钱”。2021年,华为年薪70.3万,分红总额614亿,员工人均47万。江湖上有一句任正非的“传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更不要说华为的虚拟股权激励,以及高薪延揽全球人才的长期策略了。
对于人才,华为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华为前轮值董事长、监事会主席郭平说:“华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加大对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吸引。过去两年我们大约招聘了应届优秀毕业生2.6万人,其中有超过300多是我们定义的“天才少年”。2022年,我们计划还要招聘1万多应届毕业生。我想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够解决华为现在的状况”。人才红利,华为在5G崛起中尝到了甜头,如今的鸿蒙、欧拉、华为云、数字能源等业务,人才依旧是华为突围的关键,哪怕一无所有,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人才依旧是金刚川上的那座“人桥”。
光砸钱请人才行不行?当然不行!有人才,就代表竞争力吗?也不是。1997年,在《华为基本法》的起草过程中,有人问任正非:人才是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任总答道: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后来,在《华为基本法》中有这么一句话非常醒目: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由此看来,“人才-人才管理-人力资本增值”,才是华为人才战略的闭环体系,让人才增值,才是华为“过冬”的棉袄。
华为的第三件“棉袄”
——————————————————
专注——自我批评与主航道
“过冬”这个话题,对华为不是什么新鲜事。
多年前,《华为的冬天》、《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等文章就属于华为人自己的“危机驱动”,华为可不是给领导唱赞歌的地方,怕马屁的下场通常不怎么好,专注于业务本身,专注于解决问题,专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专注于主航道的发展,才是华为的底色。这背后的逻辑有两个:一个是华为文化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让华为人保持清醒的基因;一个是华为的使命与愿景,聚焦ICT领域,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华为保持专注的“真北”。
所以,华为多次强调自己“不造车”,只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增量部件,是一种专注;华为成立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用ICT技术加速行业智能化,是一种专注。从战略出发,完全切割荣耀,不给自己留任何念想,也是一种专注(需要说明的是,华为今年1137亿利润中,包含售出荣耀所得600亿)。华为不搞房地产、不贪恋各种风口、不被各种机会和诱惑吸引,围绕主航道添砖加瓦,这种专注不仅需要勇气,更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智慧。任何时候,聚焦主航道,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的御寒之道。
最后,借用孟晚舟在发布会上的一段话作为全文的收尾。无论是万科、华为,还是其他企业都同样适用。一家企业真正的财富从来都不是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我们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厚积薄发,才能御寒保暖,才能相约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