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华基金与香山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个人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白皮书(2021)》,这是两家机构第二次联合发布针对个人基金投资者的白皮书。
本次白皮书的发布,源于银华基金自2020年起开启的一项针对个人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长期研究项目。银华基金表示,希望发挥银华基金二十多年来深耕资产管理行业的实务经验和数据优势,以行为金融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石,以指导实践工作、为投资者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为最终目标,对基金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投资行为与表现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本次调研历时三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深度研究,以尽可能长周期的数据为基础,对投资者的真实交易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阐释个人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客观市场表现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统计样本数据时间区间长达54个月(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覆盖基金申购、基金转换、基金赎回等交易类型,精细化样本数量包含基金交易流水共计2423025笔、665876名个人投资者账户,合计确认的交易金额约为366.9亿元人民币。
除了对个人基金投资者进行群体画像外,本年度白皮书也同样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投资者性格、投资行为、投资表现、投资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等四部分内容。白皮书显示,我们的个人基金投资者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愿意为实现具体的投资目标而承担风险、但是他们并不享受市场剧烈波动的刺激;
二,个人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
三,年轻一代的投资者,重视对个人独特性的追求;
四,不会轻易的予以投资顾问信任、也不会轻易改变对一只基金的喜爱或者厌恶的态度。此外,个人基金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存在“小步慢跑进场、疾步快跑离场”、脉冲式交易、处置效应等倾向。
值得一提的是,白皮书的结论还打破了人们对基金投资的某些“刻板印象”,比如大多数的个人基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非常低、甚至不承担任何成本。再比如,即便亲身经历了市场的大幅度震荡调整,个人基金投资者并没有那么容易对他们当初所做出的“投资”这一行动决策感到后悔。针对数据调研反映出的现象,白皮书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并对投资者如何正确评估自己、如何科学看待投资信息、如何完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等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基金管理人等如何进一步完善投教服务也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几年,我国公募基金延续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26.34万亿元,基金数量达到9491只,公募基金规模和数量创历史新高。此外,据CCTV2经济信息联播3月24日报道,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募基金投资账户超过6亿,背后的基民已达1亿人。在公募基金规模和基民群体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对基民群体的行为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回归理性,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有利于优化投资行为,提升基民的盈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