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表明,灭活疫苗+新冠mRNA疫苗的序贯会显著提升人体中和抗体水平,进而提高疫苗保护效率。
近期国内新冠感染者持续增加,此轮疫情波及29个省份,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作为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新冠疫苗的接种仍然备受关注。特别是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市场对高保护效力的新冠疫苗寄予厚望。近日,又有两款国产新冠mRNA疫苗接连获批临床试验。
4月4日,康希诺生物(6185.HK)港股公告称,其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3日,石药集团(01093.HK)也发布公告称,其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
此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还有沃森生物/艾博生物、斯微生物、艾美疫苗等企业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
据斯微生物董事长李航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迭代疫苗正在老挝开展2期临床试验;在巴西,斯微生物已经获得临床I、II期、III期的批件。目前斯微生物在国内也正努力推进相关工作。
目前国产新冠mRNA疫苗研发多点开花,能否突破壁垒迎头赶上,加速获批上市进入临床应用?
01
国内药企
加速mRNA市场布局
目前,国内还没有新冠mRNA疫苗获批上市。
其中,进展最快的是复星医药引入的BioNTech新冠mRNA疫苗。在前不久举行的复星医药2021年业绩沟通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表示,mRNA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下一阶段出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国药企在此当中,布局也较为快速。目前,复星医药的复必泰还在国家审评审批过程中,我们相应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如有进一步的进展会及时和大家同步。
此外,国产进展最快的新冠mRNA疫苗,是由艾博生物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沃森生物共同研制的ARCoVaX(ARCoV)。今年初发布了I期临床数据。
目前,国内众多企业正在加速布局mRNA疫苗研发。
此前已有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的康希诺生物也入局研发新冠mRNA疫苗,在4月4日的公告中,康希诺生物称,相较于传统疫苗技术平台,mRNA技术产业化平台在研发工艺和生产周期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对标该领域位居前沿的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建成后预期将具有重要的国产化替代价值。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该款疫苗可以诱导出针对多种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重要变异株(包括当前流行株)的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与以原型株为基础开发的现有新冠疫苗相比广谱性更强,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现有变异株的感染。
而根据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其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已获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开展于中国的临床研究。根据公告信息,SYS6006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自主研发的mRNA疫苗。该疫苗可在摄氏2至8度长期储藏,对Omicron、Delta在内的当前主要突变株都具有良好的保护效力。
在产能方面,石药集团表示,对mRNA技术的关键生产原料和辅料实现了内化生产和国产化替代,可满足大规模产能供应需求。而根据石药集团2021年底的公告,mRNA疫苗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新冠mRNA疫苗的年产能为10亿支。此外,在3月23日的石药集团业绩电话会,SYS6006已经进行了IIT研究,规模为70人。初步数据来看,两针灭活疫苗加一针石药mRNA疫苗,其总抗体水平优于三针灭活10倍以上,与国外三针mRNA的总抗体水平相当甚至更好。
此外,据斯微生物董事长李航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迭代疫苗正在老挝开展2期临床试验;在巴西,斯微生物已经获得临床I、II期、III期的批件。目前斯微生物在国内也正努力推进相关工作。据透露,斯微生物已完成了4亿剂产能的建设。
02
国内药企
能否突破壁垒迎头赶上?
西南证券医药分析指出,mRNA技术是指导人体合成生命活动所必需蛋白质的指挥官,其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预防性疫苗、肿瘤免疫治疗、蛋白质替代疗法以及再生治疗等。对比传统技术,mRNA在上述领域的共性优势包括三方面:
一是,在不同领域的适应症都较为广泛,由于人体不同疾病机制所涉及的作用蛋白质不同,mRNA技术可以实现对症下药,让人体成为自身“药房”;
二是,研发、生产周期短,费用少。根据Kis等人的研究,以mRNA疫苗为例,其平均研发周期为0.8-1.5年,工艺生产建造周期为2-4年,整体的商业化进程较传统路径快10倍。整体费用是传统路径的1/18;
三是mRNA技术的治疗效果更好。新冠疫苗保护率最高,肿瘤免疫激发B、T细胞强烈免疫。
基于此,mRNA技术未来市场规模巨大。
不过,mRNA领域存在三大技术壁垒,国外企业龙头已成,这对后入局者多少会有些影响。西南证券分析认为,在痛点方面,mRNA技术需解决的痛点在于降低其本身的免疫原性、体内表达蛋白质的效率以及最终的规模化生产,由此产生的壁垒为:一方面,序列设计上,掌握平台化的计算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同时5’端加帽以及UTR区域核苷酸的修饰是关键。另一方面,LNP递送系统合成设计上,mRNA-LNP的合成技术是mRNA领域研发的最难之处,是国内企业最需要掌握的核心专利环节。此外,在放大生产上,原材料中Clean Cap AG(Cap1)、修饰核苷酸以及可电离脂质量产难度大,生产设备中用于mRNA-LNP合成的微流体设备壁垒最高。
李航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递送技术是mRNA行业的核心壁垒,如何精确地将体外转录mRNA输送到特定类型的细胞处,即靶向给药、吸入给药等,仍需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据了解,目前已经上市和正在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基本都以生物医药企业Arbutus研发的LNP递送系统为基础。
对此,斯微生物的解决方案是利用LPP递送系统,并获得多国专利。斯微生物首席科学家沈海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这是一种类似病毒样的递送平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实现精准送药,帮助激发肌体免疫细胞活力,进而清除体内病毒。“LNP递送系统就好像‘肥皂泡’,进入人体会‘飘’,从而影响精准递送,并在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沈海法说。
吴以芳也认为,全球新冠疫情暴发至今,中国企业显示出了自身优势,比如,灭活疫苗快速研发上市,但是在一些尖端技术研发上仍有差距。比如mRNA疫苗领域以及治疗药物上面,跨国公司很早就有布局储备。他认为,中国药企处于赶的过程当中。“mRNA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mRNA或是下一阶段出成果最多的技术领域之一,甚至可能就是最核心的热点。”吴以芳说。
03
新一轮疫情
推动疫苗加速进入市场
实际上,为助力抗疫,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中,上海将举措支持新冠病毒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备受关注。根据《措施》,上海将推动新冠病毒疫苗、快速检测试剂、特效药物等疫情防控创新产品快速形成有效产能、注册上市和投入应用。
《措施》明确,上海将通过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对新冠病毒疫苗、药物、诊断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给予支持,通过科技创新计划专项资金对相关产品按照不同临床试验阶段给予后补助支持,帮助相关企业加快产品审批进度,推动疫情防控创新产品快速形成有效产能、注册上市和投入应用。
对上海支持新冠防控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李航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斯微生物已经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建成了现代化生产工厂,可实现大规模量化生产。斯微生物已成功搭建了应急mRNA疫苗技术平台体系,致力实现“一个产品”高效中和“多种变异株”的能力,为国家紧急应对各种新冠变异株提供强大疫苗应急保障。
此外,当下中国正倡导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而序贯接种优势已为学界所认识。序贯接种强调的间隔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说,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已开始实施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亦曾表示,对于变异性强又很难对付的病毒,经常采用序贯免疫的方式接种。
对于mRNA是否可以参与序贯接种?会有怎样的效果?李航文表示,多项研究表明,灭活疫苗+新冠mRNA疫苗的序贯会显著提升人体中和抗体水平,进而提高疫苗保护效率。作为学者,李航文介绍,序贯接种既可实现不同疫苗间的优势互补, 又可尽可能规避副作用。个人体质不同,可能对某一类疫苗产生的副作用多一些。在他看来,在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已接种了两针灭活疫苗的当下,mRNA疫苗或是序贯接种的重要选择之一。
如今,mRNA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关注焦点,学者们将mRNA与疫苗技术、纳米递送、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密切结合,为人类解决传染病、癌症以及遗传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在修饰核苷减少副作用方面,中国企业总体仍然处于跟踪国际的水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苷修饰方法及专利保护。同时,mRNA疗法的临床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反应的关系尚缺乏大规模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不过,这些也将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努力和研发的新方向。”李航文十分看好mRNA技术的应用前景。在他看来,未来可以运用mRNA技术开展全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