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一场波及我市云冈区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举全市之力迅速扑灭了疫情燃点,交出了一份“两例确诊病例,未发生社会面扩散”的高分答卷。为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我市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深化源头查控,应用“智控”手段,实行重点场所关口前移,多措并举抓实抓细防控工作,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慎终如始守好疫情防控“大同阵地”。
高位推动 提级指挥 体现“大同高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疫情处置、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亮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任常务副总指挥的应急指挥机构,市级领导牵头组成七大专班和四个工作组,加强组织、提级指挥,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委疫情防控专题会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先后15次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调度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部署防控对策。
每次会议,市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有关负责人就结合近几日调研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全国各地疫情发展变化的情况,详细分析研判形势、指出瓶颈不足、明确整改要求;相关县(区)主要领导直面问题,立即部署安排整改工作,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堵塞工作漏洞;相关部门迅速行动、逐条整改、逐项落实,以更加精准细致的工作及更加严格有效的举措,将疫情防控每项工作、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严密防范 科学管控 突出“大同精度”
各县区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全力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对疾控部门推送的密接、次密接或其他高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落地查人、第一时间管控到位、第一时间核酸检测;对关联到其他县区、地市或省外的人员,第一时间协查通报;对三大电信运营商推送的中高风险地区入同返同人员,迅速统筹调动全县区防控力量,在最短时间内落实人员行踪,根据政策实施分类管控,织牢织密城乡防护网。
面对周边省市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我市持续加强对各类交通卡口、场站入同返同人员的排查管控,严格查验所有外省入同返同人员体温、“三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做好第一落点核酸检测和人员分流工作。各县区及时与平城区、云冈区交通卡口、场站现场负责人对接,第一时间点对点接回本县区外省入同返同人员。3月1日至22日,全市84个交通卡口、场站第一落点核酸检测63741人,点对点转运9280人。
为把好“外防输入”关口,全面掌握入同返同人员信息,自3月3日起,我市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高速路口等84个交通卡口,启动运行了由我市自行开发的“同路通”疫情防控入同返同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县区、乡镇(街道)两级适时登录系统查看辖区内入同返同人员信息,为全面排查涉疫地区入同返同人员、落实精准排查管控措施提供了快速有力的支撑。
我市坚持在全市范围严格执行红、黄码限制出行制度,全覆盖式查验“两码”,有效发挥预警作用。同时,把常态化赋码解码作为关键一招,全流程优化数据收集、精准赋码、即时解码、申诉处置等各环节工作。自3月3日启动健康码赋码工作以来,我市共赋红码5238人、黄码18164人、解码9990人,全部实施了分类管控。
突出重点 持续作战 展示“大同力度”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从1月18日开始,市委督查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联合市卫健委等部门和新闻媒体,连续两个多月对商场超市、药店、酒店饭店、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市直媒体公开曝光,并点对点下达整改意见书,督促公共场所补齐短板弱项,堵塞工作漏洞,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资料图
学校是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为了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市教育局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安排部署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第一时间发布《疫情防控风险提示函》,督促学校落实校园管控措施。同时,成立10个督查组,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各学校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不间断巡查,日总结、周调度。同时,按照县区分组、市直分组,开展校园疫情防控交叉检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推动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细致有效。
我市始终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不断扩大核酸检测覆盖人群范围,加密检测频次,“应检尽检”从最初覆盖10类人群拓展为目前的10大类36小类人群。今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约310多万人次,检测量由1月初的每天2.3万人次增加到了目前的每天4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