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全国“跑马圈地”繁荣景象过去之后,接下来如何保持增长?国外环保企业走过的路或许能给我们些许启发。
依据上市企业与大型央企市场调研数据统计,我国现有营收规模处于1-10亿元之间的企业约150家,10-50亿元之间的企业近76家,50-100之间的企业近24家,步入百亿元俱乐部的企业13家,亿元、十亿、五十亿、百亿元五梯队基本格局已然成形。从由百亿级企业构成的行业第一梯队向下至第四梯队,企业平均负债率分别为62.5%、59.5%、56.5%、46.7%。环保企业营收规模与负债率双高的特点也印证当前环保产业投资驱动发展的突出特点。
但随着我国主要环境治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接近尾声,主要城市由投资期转入运营期,传统水务、固废治理市场增量空间收窄,对于百亿量级企业而言,最难过的不是税费收缴难,不是政府付费回款率低,而是保证持续增长的路径选择,如何由百亿量级跨入五百亿,甚至千亿规模。
将环保产业观察视域扩大至全球,可以发现我国环保头部企业尚处于“中等规模”,集中于全球环保产业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以威立雅(Veolia)(2020年数据,不含苏伊士)、惠民环保(Waste Management)为代表的千亿级航母,第二梯队则是以共和服务(Republic Service)、LKQ(LKQ Corporation)为代表的五百万亿级企业。总结国际环保产业巨头增长经验,主要存在以下三条路径:
1、专业领域做深,TOG/B/C市场全渗透,代表企业是现有规模达1050亿元、专注于美国固废治理行业的惠民环保,其垃圾收集业务营收中67%来自工业和商业,居民端仅占29%;
2、水、固双轮,多板块布局,代表企业则是营收规模超过2000亿的威立雅和营收规模达1380亿的苏伊士(SUEZ Environment)(2020年数据),威立雅、苏伊士均是19世纪建立于法国的水务企业,威立雅从1950年开始关注水、能源、固废多元业务,并通过70年的发展已经发育成为支撑集团营收的三大板块;苏伊士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也是以欧洲为主要市场,并以成为欧洲水务、固废领军企业为目标实现规模化发展;
3、跨区拓展,寻找新市场空间。由于欧洲市场空间有限,威立雅、苏伊士均加快了全球化布局步伐,如20世纪90年代之后,苏伊士则开始通过合资、公私合营等方式打通美国水务市场,21世纪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实施全球化战略。
无论是借鉴哪条路径,对于国内现有龙头企业而言都非易事。如果选择做深专业领域,则意味着将由TOG市场进入TOB市场,如从市政污水处置进入工业废水治理领域,需要实现技术能力的较大跨越;或由终端治理向上游延伸,如从垃圾焚烧业务向环卫服务市场延伸,则需要面临着新业务盈利模式构建于运营能力升级挑战。如果选择多元化布局,则需要考虑内部整合或外部整合的较高成本和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整体变革。
由此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我国环保产业格局还将发生较大变动,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新一轮的规模竞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