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的解决展现了中美两国关系中鲜为人知的务实层面,从而结束了困扰中美加长达三年之久的麻烦。。
这让关注此案的人们松了一口气。
一些观察人士表示,这一突破性进展可能预示着冷静的思维正在占据上风。
曾参与涉及中美两国重大法律诉讼的驻纽约律师Jerome Cohen表示:“我认为这只是美中共同改善双边关系、使之回到更平稳(至少没那么危险的)轨道所迈出的第一步。”
在这个敏感时刻,几个小时前,《南华早报》突然爆料美国重量级人士秘密访问北京,促使中美缓和关系。
9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引述消息指出,中美关系之所以在极度紧张时刻出现反转,是因为前高盛集团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 8月底秘密访问北京促成。
可别小瞧了这个桑顿!他可是华尔街巨头、中美金融圆桌会议联席主席(the China-US Financial Roundtable)、巴里克黄金公司执行董事长。
他还曾任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院董事会主席、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第四任主席并主持清华EMBA的“全球领导力”项目,是中美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重量级人物,一个中国通。
报道说,桑顿在北京会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双方讨论的关键议题,不仅涉及孟晚舟一事,还包括气候变化、新疆与恢复美中双边会谈等内容。
值得指出的是,桑顿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访问,时间之长实为罕见。他充当了美中交流的非官方渠道,其中包括北京会晤、及之前在上海停留了三周;随后对新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请注意桑顿行程的两大看点:一是他到访北京而非如其他美国外交官只能在天津跟中国官员会谈;二是他访问了西方话语中的敏感地区-新疆。
《南华早报》借知情人士之口形容说,在中方疫情防控期间,桑顿能享有与其他外国人不同的准入待遇,并以此在美中两国最高层之间传递信息,堪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971年的秘密访华之举。
有评论指出,桑顿这场长达6个星期的访问,性质类似基辛格1971年访华。
《南华早报》转述消息人士透露,在前往中国之前,桑顿曾与一位深入参与美中关系的白宫官员讨论了这次访问。这名官员至少两次要求桑顿不要访问新疆,因为担心这会被视为美方对中国在新疆实施民族镇压政策的认可。
这里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桑顿访华不是个人行为,二是桑顿表现了对新疆问题的重视。
据说桑顿的新疆之行,受到了中方的欢迎。知情人士说:“(中方)告诉桑顿,他应该告诉美国议员他在新疆的观察结果,美国应该重新考虑其双重标准——将9/11后的战争视为反恐行动,但批评中共的反恐行动侵犯人权。”
同时,这位知情人士说:“(中方)告诉桑顿,中国不寻求挑战或取代美国,两国应该恢复合作,但前提是相互尊重,这意味着美国应该将中共视为平等的伙伴。”
报道指出,中方拒绝了拜登政府对中国的“双管齐下”方针——即继承川普在各方面与北京竞争的剧本,同时寻求在包括气候问题在内的有限领域开辟合作渠道。中方告诉桑顿,继续前总统的强硬路线是行不通的。
作为华尔街巨头,在北京期间,桑顿还在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到访前会见了中国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谢振华。而在与韩正的会晤中,桑顿还预测了拜登政府希望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转告拜登的关切。
桑顿还告诉中方,他相信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不仅是气候谈判的关键人物,也是整体美中关系的关键人物。
记得有外媒曾评论指出,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去掉“气候”冠名,实际上就是拜登特使,其外交地位和经验远高于主管外交的国务卿布林肯和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
外媒注意到,在桑顿访问北京和克里天津会谈不久,孟晚舟案就得到了解决。
从时间上看,可能桑顿还没有离开北京,克里就到了天津,展开第二次访华行程。该二人可能向中国传达了相同的信息。
针对孟晚舟案的解套,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表示:“毫无疑问,最新这件事是最重大的。”他说:“我希望这能带动积极势头。”
进一步说,孟晚舟案也是中美关系缓和的一个结果。
最近几个月,中美双方都处理了两国关系中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美国驻华领事馆已批准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签证;美国司法部7月份撤销了指控5名访问学者的诉讼;美国已暂停针对被川普政府贴上“威胁国家安全”标签的中国微信和TikTok。
与此同时,中方承诺,将不再新建境外煤电厂;美国饲料谷物协会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加大了对美国玉米、大麦和高粱的进口力度;而且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表示,双向沟通是有益的。
近日,两大指标凸显中美各自诉求:(1)拜登希望北京方面在11月的格拉斯哥峰会上支持全球气候协议;(2)中方希望北京冬奥会不会出现任何有人发起的抵制局面。
这些都显示了中美双方都愿意抓住初露端倪的缓和机会。
但与此同时,美方仍然从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台湾和南海议题上施压中国,为此还组建了AUKUS核舰艇联盟和强化美日印澳安全机制,同时继续排挤和打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
未来,中美关系将呈现复杂而持久的拉锯战局面,总体上如拜登所言将是“激烈竞争”态势,其中包含大量对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