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双减”政策之下的首个长假,孩子将如何度过?不少家长仍然担心的是,自己又将和手机、电脑、视频、游戏之间有一场“争夺战”。的确,往年这些戏码频频上演。孩子玩手机成了许多家长的“心病”。但是,近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头部平台频频出手升级“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有的平台还怕自身系统有漏洞,鼓励大家来“找茬”,端的是“破釜沉舟”。
据报道,9月17日,抖音宣布升级青少年防沉迷措施。相较以往的措施,这次抖音升级版防沉迷系统的最大变化是,以前可以由用户自由选择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现在,只要是14岁以下的实名认证用户,自动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而且,为了体现“未成年人保护”“防沉迷”的诚意,抖音还推出了“健康用手机 dou来找bug”征集活动,意在完善青少年防沉迷措施。从9月17日至10月17日,每一个产品漏洞被找到并确认后,第一位向抖音官方指出这条bug的用户,都将获得一份价值2000元的图书卡。而抖音将一边收集bug,一边修复漏洞。态度很坚决,动作也很迅速。表现了平台“保护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决心,也体现了平台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最近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国家政策有要求,各互联网平台也积极作为,以种种方法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而且,随着管理层的一再表态,平台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坚决、更有诚意。毕竟,对于许多平台来说,未成年人业务占比并不大,他们也无谓去丢了西瓜捡芝麻。做更多成年人的生意、传播更优质的内容、去帮国货打响品牌、帮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做好传播,它不香吗?
当然,再好的措施,正确利用才是关键。近期频频爆出孩子租号、使用长辈手机玩游戏“绕过防沉迷系统”账号等新闻。这也给行业和家长提了个醒。一方面,需要家长同步提高网络素养。不要以为有了“防沉迷”模式,孩子就会自觉使用,然后就两双一甩啥也不管了;同时,其他短视频、游戏平台,也要尽快跟上,拿出切实有效、经得起推敲的“防沉迷”措施来,显示平台的责任担当,维护政策的严肃权威。
就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所说,“未成年人保护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网络平台,以及社会多方协同共治。”未成年人“防沉迷”仅靠一家平台“破釜沉舟”是不够的,仅靠一家平台自己严防死守也是不够的。
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合社会多方之力,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常伴孩子左右的家长,是第一道“防火墙”。 不管是用好“防沉迷”,还是想出好点子,让孩子不沉迷,都需要家长的积极作为。同时还需要短视频和游戏平台的积极跟进,让“合力共治”成为现实。
同时,也希望短视频平台能够提供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增加用户粘度,让青少年觉得“防沉迷模式”下的互联网也很好玩。另外,“防沉迷模式”需要做好,也需要宣传,让家长能真正把这个功能用对、用好、用起来。
国庆长假,就让我们一起来检验各自的“防沉迷”效果,各大平台的、家长和孩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