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与成本的竞争(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也是降低制造成本的根本途径。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比较多,一般包括资本、方法、技术、质量、员工绩效、企业文化。
资本投入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投资以及设备的利用情况。
技术因素主要是指技术的应用情况,只有技术被充分地应用,才能发挥技术的优势。
员工工作绩效主要是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
企业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组织的生产率。
影响生产效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① 工作环境,包括物料、作业规划及设计、机器设备、照明、温湿度、环境颜色等。
② 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程度,标准化程度越高,产品的质量越高,生产效率越高。
③ 废品率,废品率的高低表示了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过高的废品率意味着资源的浪费。
④ 产品的返工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⑤ 员工的激励制度它直接影响着生产率高低,员工流动频繁,不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保持和提高。
⑥ 设备故障,在制造业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⑦ 其它的行业特定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比较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行业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抓住关键影响因素来提高生产效率。
1.设备和技术投资
投资在最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上,能有效提高生产率。新设备和技术是最有效提高生产率的方法之一。
例如,某企业通过引进无轴传动的凹印机,生产速度可以提高到350m/min,比一般凹印机的200m/min快了75%,显著提高了生产率。
2.消除瓶颈
生产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生产率往往是由瓶颈生产率决定的。抓住瓶颈工序的生产节拍,不断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宝。只有瓶颈的产出率和所有向其输入的产出率之和相等时,系统才是最具效率的。
3.质量控制
在生产管理中,一般来讲,只要品质好,效率自然高。不良品返修往往会影响3倍以上的效率。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实行源头质量控制,它要求必须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如果出现错误,就马上停止该工序的生产。
一线员工,不仅仅是生产者,同时也充当质量监督者的角色。一般企业花费大量的资源做好首末件、全检、专检,却忽略了员工的自检与互检。
4.采用 JIT生产
JIT生产是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组合,其目的是在保持库存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进行大量生产。该过程中,零件准时到达下道工序,并在该工序迅速被加工,然后往下道工序转移。
5.建立灵活的生产组织体系
以生产组织架构和运作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系列综合应用活动的形式和要素,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良好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全体人员得到以发展。
① 按流程图排工位,依据作业时间量决定间距及复杂性,配置指导书工位,做好材料的投入、不良品的标识、工具-夹具-仪器设备的放置工位。
② 确定工位平衡与流水线的顺畅,依据熟练程度合理安排员工,使生产线不堆料,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就不会导致漏作业。
③ 注重管理新员工,指定负责指导的专门人员,并明确责任,定时检查、确认。
④ 区别员工强项,注意栽培和使用以及充员,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
6.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提高一个操作或者一组操作的生产能力、减少成本和提高质量来提高生产率。员工在使用机器、工具、材料和工作方法时有一套习惯的动作模式,它直接影响了生产率。
① 保持良好的坐姿,使身体与工作台结合的更合理,有利于作业。
②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
③ 操作范围内,尽量保持在短距离的移动,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④ 提高员工生产技能(进行时段培训和技能考核)。
7.员工培训
增加员工的培训,改变员工的错误认识,减少犯错误的概率,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效提高生产率。较低的培训成本,却可以每年提高6%左右的生产率。
8.进度控制,避免等待浪费
企业必须对每天的生产进行管理,合理安排生产,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设备出故障时间,减少闲置的资产,使员工和资本发挥最大的效率。
9.指标改善,以评估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采用精益方式,缩短交期时间,减少浪费,使质量、产量和效率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生产效率是制造生产企业的重要属性,对于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点,应当引起重视并规避,积极协调资源去改善,让企业能够有序、有章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