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万亿松下如何V型复苏?

   发布时间:2021-07-22 14:37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浏览:794    
核心提示:2001年,松下首次出现巨额亏损。一组间接数据显示:尽管营业收入从1995年的6.9万亿(兆)日元上升到1999年的7.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但营业利润却从1997年的3,739亿日元,一路下滑至1,936亿日元,几乎腰斩。经常利润首次出现亏损。亏损,这是松下创立82年来头一次。世界级松下从神坛跌落。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2001年,松下首次出现巨额亏损。

一组间接数据显示:尽管营业收入从1995年的6.9万亿(兆)日元上升到1999年的7.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但营业利润却从1997年的3,739亿日元,一路下滑至1,936亿日元,几乎腰斩。经常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亏损,这是松下创立82年来头一次。

世界级松下从神坛跌落。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村邦夫临危受命,出任松下全球总裁。在关键时刻提出“破坏和创造”的改革方针,爆破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遗留数十年的教父级束缚。他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以最快速的速度重振松下,创造了V型复苏的奇迹,堪称“教科书”级改革。

中村邦夫这位“铁腕武士”,是如何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于和经营之神“对抗”的呢?

01

盈利常青树为何迎来巨额亏损?

据中新网2001年报道称:松下已决定实施员工提前退休计划,预计将有8万名员工面临失业危险。

松下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原因有几方面:

第一、投资效益低下

1.缺乏战略的盲目投资

在日本出现泡沫经济期间,松下曾收购了美国一家电影公司。当时松下既做摄像头、又做摄影机、电视机,所以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收购一家电影公司,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系统。

但家电和电影院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业态,亏损也就在所难免。这是松下“大跃进”式盲目投资的一个缩影。

2.业务和资源的重复

50多年来,松下一直都在采用事业部制。当时出现一种情况:松下旗下四个事业部都在同时开发、生产和销售空气清新机。这四个事业部产品的技术原理相近,都具备空气清新机的销研产能力。

但因为缺乏内部协同,市场需求出现时,各个事业部就不约而同蜂拥而上。类似的情形是,曾经有三个事业部同时推出松下数码相机。

松下的事业部制以“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著称,事业部可以自主决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结果导致业务重复,这造成了集团内的重大资源浪费。

3.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了投资效率低下

等离子彩电和液晶面板等资产密集型、升级迭代快的过度投资,使松下陷入了投资—亏损—再投资的恶性循环。

第二、出口产品利润低下、产品售价急剧下降

1.日元升值带来日本本土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直接造成利润锐减。

2.日本国内市场成熟化。随着其他国家出口到日本本土的产品、以及到海外设厂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产品售价一降再降。

3.家电量贩店、大卖场的兴起,使得松下的专营店模式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第三、人工费率比率上升

随着全球布局的调整,日本本土工厂被大面积转移到海外。但当时松下在日本总部的员工数量并没有减少,这导致了松下的人工费用负担过重。

最终这一系列原因,造成了松下的资本回报率特别低。

02

过去的荣光,何以铸就?

要突破眼前的困境,首先要搞清楚:松下这棵盈利常青树过去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第一、松下的大发展,靠的是27,000家渗透到日本各个角落的专卖店

在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是中石化,大约有5万个门店。对比一下:日本是中国国土面积的1/25,而松下的专卖店数却是中石化门店的一半,其密度可想而知。

当时谈及松下的成功,有一个有趣的段子。在日本,松下电器又被称为“模仿电器”(在日语中,“松下(Matsushita)”和“模仿(Maneshita)”的发音相近)。

原因是每当竞争对手索尼推出一款新产品,松下必然在三个月内推出类似产品,并利用专卖店的优势很快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

第二、自主责任经营的事业部制,把松下推向了世界级

在松下,事业部的权限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开发什么产品,销售什么产品,全球市场怎么做?事业部部长都可以自主决定。

第三、松下重视人才培养,人性化管理

松下有句名言叫“造物之前先造人”,历史上,松下是从来不炒人的。

第四、 企业的经营哲学

1.自来水哲学

经营哲学是创造和引领松下辉煌的源头,其中最有名的是自来水哲学:有一天,松下幸之助走在炎热的路上,非常口渴,刚好路过一户人家,进去向主人讨口水喝。主人二话没说,拧开水龙头就让他喝了。

事后松下幸之助回想:自来水也是要花钱的,主人家却不介意,这是为什么?因为自来水便宜。

从此,松下幸之助就立下志愿:松下做的产品一定要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生产越来越丰富又实惠的产品来改善人民的生活。

2.企业是社会的公器

私人公司名义上是创始人的,但本质上是属于社会的。因为员工、供应商、客户和资金等等,几乎所有的经营资源都来自社会,甚至老板本人都是社会的。

所以,不要忘记企业的社会属性、国家属性。企业是有社会使命的,就业就是其中之一。

3.全员经营

松下用一系列的方法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当中,比如改善提案活动。松下也有工会,但工会不只是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还有一个同等重要的责任就是支持经营团队,支持公司做得更好。

除此之外,松下的经营哲学还包括共存共荣(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员工自我经营等。

在经营理念的指引下,松下幸之助首创了“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等代表性的日本式管理制度,创造了日本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日本人称松下幸之助为“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先生称他为“启蒙导师”。

但是,世纪交替之时松下面临的全球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被神化的松下模式没有人敢轻易打破,不知不觉间,过去式的成功束缚了万亿级(日元)的松下巨舰,这也造成了松下高层的一系列应对不力。

03

破坏和创造

连续三年巨额亏损,在松下最艰难的时刻中村邦夫临危受命,他是如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违抗”经营之神留下的祖宗家法呢?

“伟大创业者的成功要因老朽化,改革——必须复活曾一度失去的经营合理性。”

经营理念之外无圣土。

中村邦夫发现,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一句话——每日革新,这是松下经营理念的核心,以此为改革原点。他认为,只要不合时宜的东西,该打破就打破。

为了让大家达成改革的共识,中村邦夫提出了“破坏和创造”的口号——除了经营理念以外,其它的都可以打破。

中村邦夫还列了一个公式:企业战略=经营理念X经营环境。经营理念不能改变,并不意味着方针策略不能应时而变。而且,很多时候企业并非只是适应变化,而是要抢先变化一步,进行前瞻性变革。

接下来怎么做?

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把握经营理念的本质。

首先,中村邦夫组织全员重新解读松下的经营理念,让所有员工理解其本质,为改革做铺垫。

1.否定“无条件的终身雇佣”

终身雇佣制的本意是培养人,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但人性化管理、尊重人的经营并不意味着公司要对员工的一辈子负无限责任。

多数中国人对日本企业的第一大印象就是终身雇佣制,其实终身雇佣制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

日本在战后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劳动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自然而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的结果是员工对企业非常忠诚、几乎不跳槽,企业也不主动辞退员工。

沿袭下来,就是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现象。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把“终身雇佣”写进制度,终身雇佣只是历史现象,并不是企业制度,也绝非不可改革。

由于松下在日本泡沫经济的高峰期招收了大量员工,加上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制造工厂转到海外,沉淀下来,日本本土8万多名员工中有20%员工是多余的。

1918年创立,从来没裁员过的松下,决定要裁员了。

2.废除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的本质是发挥每个人的自主性,让所有人能够自主责任经营,从而创造更高的绩效,它不应该是一种固有的形态,如果事业部制违背了这个初衷,就要进行改革,确保实现业务公司独立经营。

时至2000年,彼此独立的事业部制已经显示了“过度割裂,资源分散”的弊病,每个事业部只聚焦在自己的领域,一些可能促进增长的跨事业部产品就得不到支持。

3.有条件的共存共荣

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是松下对于供应商和专卖店的基本原则,过去松下不随便淘汰供应商,也不随便给专卖店施加压力,这造成了合作方对松下的不合理依赖。

共存共荣应该是以供应商和专卖店各自尽全力、自主成长为前提的,松下不能对每一个供应商和专卖店负无限度责任,该淘汰的要淘汰。

就这样,中村邦夫组织干部员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项一项重新解读松下幸之助留下的经营理念,把握经营理念的本质,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奠定大破大立的思想基础。

松下27,000家门店,在受到量贩店冲击之后,最终能够有实力自主经营的门店,也就只有一万家。

04

推动三大改革

做好一系列铺垫之后,中村邦夫很快着手进行三方面的大改革。

第一、雇佣结构改革

与充斥不合理公司内常识的历史诀别,与雇佣保障至上主义的历史诀别,为了调整雇佣结构,松下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裁员。

中村邦夫说,松下一定要对员工负责任。冗余的人员必须辞退,但又不能简单辞退,怎么办?为鼓励员工离职,松下采取的政策是:

1.按照标准给予双倍补偿,一般人员可获得40—50个月的工资作为辞退补偿,是正常标准的两倍。

2.设立职业转换支援中心。帮助辞退人员掌握新的技能,以便帮助他们快速抓住职业机会,快速实现再就业。

3.人事部门协助离职员工寻找新工作,松下在外部联系了1万个就业岗位。基于这三项措施,很多人踊跃报名、主动离职,原计划裁员10%,最后的结果是13,000名员工主动离职,裁员比率为16%,50多岁的员工中有70%退职。

中村邦夫打破了松下终身雇佣制的传统,也打破了员工的安逸心理,给留下来的员工创造了全新的氛围:如果不努力,自己的工作也可能保不住。

第二、家电销售渠道的改革

在日本家电市场,1980年专卖店销售占了总销售的60%,量贩店销售仅占18%;到了1999年,专卖店销售占比锐减到20%,而量贩店份额大幅增长到52%。

在这样的时代变迁中,松下专卖店从1981年的27,000家降到了1999年21,000家,松下的专卖店销售占整体销售的比率仍高达50%。

对专卖店依赖过大,自然增长乏力,松下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降低。

怎么办?如果松下增加对量贩店的销售,很多专卖店将倒闭。既要保证专卖店活下去,同时要在销售大增的量贩店中提高占有率。

松下专门区分了专卖店和量贩店的产品,减少彼此之间的冲突;同时果断关闭一部分能力孱弱的专卖店,只留下那些自求发展、有主动奋斗精神的专卖店。专卖店最终精简为4,000家。

至此,松下系列专卖店彻底和“温水煮青蛙式的共存共荣”诀别。

第三、打破事业部制

打破传统的事业部制(小事业部),组建业务平台公司,所有的销售和产品企划都由销售公司来统筹,避免重复投资,形成更强有力的全球销售。

把销售的责任放在销售平台公司,把生产和技术开发的责任放在事业部门,事业部无权决定生产、销售什么产品,销售公司向事业部门只采购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对产品定价和成品库存负责,事业部门的责任是开发和生产出畅销产品。这样一来,流通性的问题库存几乎就没了。

第四、业务结构改革

为了告别小事业部制和局部最优经营,中村邦夫砍掉了很多的事业部,将类似产品群组建为业务公司,进行组织再造。把100多个事业部重新再造整编成14个业务公司,开发资源集中化,以追求整体最优,消除了重复的业务和集团内竞争。

结果5,200多名技术人员被抽离出来,开发资源做到最优化配置。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推行后,很快2004年松下的税前净利润,比前一年上升148%——这个数字表明:万亿级松下大破大立,走出“失血”泥潭,回归到业务的上升轨道。

如今这个势头一直延续至今,松下V型复苏被称为“教科书级”商业案例。

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过去的成功经验还能适用于未来,实际上,过去的成功恰恰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只有破除对“成功”的迷信,企业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甚至这个“迷信”就是像松下幸之助这样的神话级创始人。

点评:

改革,建立符合市场逻辑的经营体

由历史经纬固定化的概念,陈腐化的成功案例带来的弊病,过度乐观以至于对战略风险的麻痹心理,这些都是企业阶段性成功之后可能出现的综合症。

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企业应该坚守的“不变”是什么?必须“应变”的是什么?基于这样的辩证思考推进改革,以经济合理性优先,建立符合市场逻辑的经营体,企业才能走出经营的困境,从泥潭拔脚。

大破大立,企业改革的能量有三个来源:

第一,动力来自于领导人;

       第二,有机的改革方案,逻辑通透,各模块之间相互赋能、相互激活;

第三,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先破坏再创造。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