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刘承元:尴尬的不是阿米巴,而是膜拜阿米巴的我们

   发布时间:2021-07-07 15:07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刘承元    浏览:629    
核心提示:这两天,关于阿米巴的话题,大家的讨论已经很多!应《企业管理》杂志社邀请,我从客观、理性和实战的角度,谈一谈看法。我也是刘博士,但不认识刘润博士,更不是兄弟(笑)。那天读了刘博士的文章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为了这篇文章,刘博士下了不少功夫,值得我学习。曹老师是我朋友,是一位有胸怀和敬业的长者,我和曹老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这两天,关于阿米巴的话题,大家的讨论已经很多!应《企业管理》杂志社邀请,我从客观、理性和实战的角度,谈一谈看法。

我也是刘博士,但不认识刘润博士,更不是兄弟(笑)。那天读了刘博士的文章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为了这篇文章,刘博士下了不少功夫,值得我学习。

曹老师是我朋友,是一位有胸怀和敬业的长者,我和曹老师之间也有过一些管理上的讨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参与讨论,所以会有不同看法,希望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进行交流。

我的结论是,以目前的情况看,不管争论双方的哪一方更接近稻盛和夫的本意,都改变不了“阿米巴在国内企业获得成功是小概率事件”的现实。

其实,尴尬的不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而是迷信、膜拜和误用阿米巴的我们。

这次讨论后,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和曹老师、刘润博士一起,研究和解决“阿米巴经营中国化”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让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和实学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帮助更多国内企业获得经营和管理上的突破和提升。

简单解构日本大企业

经营管理体系

为了让大家对“阿米巴”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必要从实战经验出发,解构一下日本企业特别是日本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

在日本管理学界,除了以提升员工素养为目标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属原创以外,基本上没有提出过什么原创管理思想、理论和体系。

绝大多数管理思想都奉行拿来主义,但他们不限于拿来,会在落地实践和做出实效方面进行改良,最后能够做到比老师更好的程度。

经营哲学思想源自中国,但在利他经营、关照供应商和帮助员工成长等方面,做得比我们企业要好。

目标管理源自美国,日本人把它改造为重视过程的方针管理机制,弱化目标分解,强化措施研究,效果远优于美国。

QC和PM管理是源自美国的分析工具,日本企业将之升级为TQC和TPM全员改善活动等等。

实际上,日本企业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对经营管理的认知和实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得益于国家层面(政府资助的社团法人里聚集了一批有使命情怀的专家)的推广和指导。

他们的经营管理模式几乎千篇一律,主要是由“自上而下的战略经营推动、产品和服务标准化管理、自下而上的全员持续改善和管理理念工具的学习运用(员工成长)”等四个板块构成。

如果有机会同时了解丰田、本田、松下、理光、京瓷等等这些大企业,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经营管理模式,至少有95%的相似度。

比如,

他们的经营哲学思想是一样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以及丰田的思想基本都出自儒家学说。

他们的方针管理机制是一样的,甚至连年度经营计划表都长得一样。

他们的员工评价(含KPI)和晋级管理做法是一样的,在员工绩效评价方面,遵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法则,主张评价维度向改善行动(过程)倾斜,而绩效结果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他们的管理改善是一样的,所有企业都主张全员参与。

他们对待5S、QC、TPM、IE、VSM、6Sigma、OKR等等管理工具的认识和运用也是一样的,企业管理者能够自觉地把经营管理体系和管理工具区分开,所以忽悠式管理时尚在日本基本没有市场。

又比如,丰田有丰田生产方式,本田有本田生产方式,理光有理光生产方式,所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创新和改善,累积而成的经验和智慧之集大成而已,内容也雷同。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推论出,90%的京瓷经营管理体系(去掉阿米巴核算等),加上“利润和成本损耗结构图”(很多大企业都有),大致等于丰田经营管理体系。

90%的丰田经营管理体系(去掉利润和成本损耗结构图),加上阿米巴核算,就等于京瓷经营管理体系。

在经营管理体系方面,其他企业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却又有差异呢?

答案是,尽管经营管理体系(形式)相似,但文化、战略、组织、员工和经营管理输出的结果(内容)等等各有不同,竞争力就不一样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企业落地执行的这一套完整体系是靠谱的。

我长期研究、实践和创新精益管理,目的就是想让中国企业能够拥有一套源自日本企业,但又能够超越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

那么,稻盛和夫先生为什么还把京瓷经营管理体系命名为“阿米巴经营方式”,我猜想的理由是:

一个是,敬天爱人和阿米巴核算体系(表)确实是他的独创,值得树立一个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原创经营管理体系;另一个是,出于使命情怀,为了更好地推广正确的哲学思想和成功经验,有必要对京瓷经营管理体系进行标签化处理。稻盛和夫先生这样做的动机是良善的,所以值得我们尊敬。

阿米巴在国内企业成功

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在国内推广的阿米巴到底是一种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还是一个用来发现问题的管理工具。

对于这个问题,估计争论双方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而且更大的可能是,国内的管理专家一直就没有这个思考维度。所以双方的争论最后都纠结于一些理解上的细枝末节,真正的大是大非问题却没有讨论。

如果讨论的是一种成熟的京瓷经营管理体系,就应该包括“自上而下的战略经营推动、产品和服务标准化管理、自下而上的全员持续改善和管理理念工具的学习运用(员工成长)”等丰富内容。

但是,两位专家讨论的,以及市面上叫卖的阿米巴,显然是剥离了“自上而下的战略经营推动(力量传递)和自下而上的全员持续改善(成果汇聚)”等关键内容的阿米巴核算,只是一个用来发现利润改善机会的工具而已。

在我看来,不管是作为经营管理体系,还是作为管理工具,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本身并没有错。

问题出在有些人把内容深厚的阿米巴经营掐头去尾,简化为“一招鲜”的阿米巴核算,然后把它打扮成靓丽的管理时尚,吸引粉丝狂热追求,误导企业管理者。

把谋一域的管理工具当作某全局的经营管理体系来推,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战略经营推动,没有全员持续改善的成果支撑,阿米巴再怎么算细账都将徒劳无功。即便在导入初期能获得一些杀鸡取卵式的成果,但最终都逃不过不了了之的命运。

至今为止,3A有部分客户导入阿米巴核算取得不错的成效,是因为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精益辅导,早已学会并正在实践“战略经营推动和全员持续改善”的缘故。

你还会被不断翻新的管理

时尚绑架吗?

最近,就有一位老板来到我的办公室。各种抱怨后我问他,以前请过顾问吗?他说请过,做过TPM和6Sigma,效果不好,最近听说阿米巴可以通过“分(巴)算(账)奖(励)”,让员工想老板所想,急老板所急,所以想导入阿米巴。听得出来,这位老板有工具崇拜倾向,已经被管理时尚洗脑了。

工具崇拜和追逐管理时尚是十分有害的,人们错以为学到了工具方法就能够解决问题。其实不然,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知易行难。

过去三十多年来,各种管理时尚的到来让人有种不学习就要落后挨打的压力和恐惧……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们不自觉地被各种管理时尚绑架,以至于如饥似渴地学习,然后猴子掰苞米似地尝试在企业内运用,搞得员工苦不堪言,劳民伤财,收效甚微。

▌“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创立的,后因GE公司推波助澜,一时间风靡全球。它要求建立“腰带”制度,把一批骨干员工培养成拥有不同颜色“腰带”等级的专家,并通过这些专家改进业务流程。一阵轰轰烈烈之后,导入过六西格玛的公司大多抱怨,浪费人力、物力,吃力不讨好。现在,全面导入六西格玛的企业越来越少,很尴尬。

▌“业务流程再造”是迈克尔·哈默先生的杰作,它建议分析组织的工作流程,并将之进行再造以实现预期的业务结果。成立跨部门的团队,以便将独立的职能任务重新设计成完整的跨部门流程。颇具冲击力的“再造”二字不知迷倒了多少粉丝,并纷纷在公司内尝试导入。但是,今天已经少有人再谈起“流程再造”了,很尴尬。

▌“执行力”可能是最受追捧而且危害最大的管理时尚之一。它之所以受欢迎,是为管理不好找到了一个最恰当的借口和理由,很容易引起管理者共鸣。遗憾的是,执行力不好的问题没有责任主体,所以执行力不好的问题就只能解说,不能解决。最坏的后果是,大家都把管理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执行力不好,以至于轻易丧失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机会,很尴尬。

▌“平衡记分卡”“阿米巴”和“OKR”等等都有高山仰止的出处,自带光环。

所有这些管理工具都被演绎得天花乱坠,号称包治百病,为缓解焦虑情绪,中小企业老板疯狂追捧,到头来是竹篮子打水,无不遭遇尴尬的结局。

如何做到不被管理时尚绑架,一定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去除急功近利,理性看待管理工具的作用。

世界上的管理工具很多,常见的有5S、QC、TPM、IE、VSM、6Sigma、OKR和阿米巴等等。尽管各种管理工具都宣称自己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落地方法,但事实是所有管理工具都有局限性。

比如,5S,是用来识别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现场问题的工具。TPM,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设备管理中的微缺陷、发生源、标准化和效率化等方面的问题。IE,是用来识别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动作浪费、搬运浪费等效率损耗问题的工具……OKR是聚焦目标和关键成果的管理和分析工具。阿米巴,是通过及时制作、分析利润核算表等形式,寻找利润改善机会的手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工具就像医院里的各种检测设备一样,只是用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思维和行动,管理工具学得再多再好,都将无济于事。

二是问题的答案在现场,多思考,多行动才是关键。

之所以奉劝大家不要迷信管理工具,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从来没有学过5S的人,工厂做得十分整洁、靓丽和舒适。没有学过OKR的人,焦点课题改善做得特别有成果。没有学过6Sigma的人,零缺陷做得有声有色。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以精益为信仰,促进员工参与,激发员工改善的意愿和行动,并设法养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和文化。

然后,根据具体需求,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工具培训,升级他们的思维,提升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企业管理者务必要去除心中的工具崇拜之魔,做工具的主人,再也不要被不断翻新的管理时尚绑架了。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