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要完成行动计划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目前中央企业实施三年行动进展如何?创造了哪些经验?下半年重点任务是什么?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时间过半的关键节点,国务院国资委6月4日在长春召开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总结工作成效、推广改革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以典型示范带动改革深化。
推进会带给人们的突出感觉一是“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压力大;二是“明”:典型引路、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形势明朗。
▌ 是推进会、督战会、调度会,也是经验推广会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的。在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改革行动蹄疾步稳、亮点纷呈,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四个值得关注的显著特点:
一是突出抓落实、见行动。紧紧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完成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可量化、可考核。
二是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改革落实不平衡、不到位等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而不是面面俱到。
三是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有些改革任务单靠某个措施难以奏效,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形成综合改革成效。
四是突出攻坚克难打歼灭战。为切实推动改革,《方案》明确了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目标和时限要求,强调集中力量攻坚。
在三年行动计划时间过半的关键节点,召开这次推进会,既是阶段性工作总结,也是中期检查督导,将起到加油鼓劲的作用。
2015年7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重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
对于国有企业怎么转型升级,习近平强调加大科技和研发力度抢占世界制高点,打造“制造强国”;国企改革内在动力来自哪?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这次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选择在长春召开,是在总书记调研吉林6年后,对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一次检验和汇报。
这次会议有个定调,即“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深推进的改革新局面,呈现出昂扬向上、焕然一新的改革新气象”。“上下贯通、纵深推进”是描述,“昂扬向上、焕然一新”是形容,16个字概括力极强,显得格调高昂、信心满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强调,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系统、科学、务实、管用的。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项重点任务不断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央企集团层面100%制定了党委(党组)讨论前置事项清单;超过93%的子企业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其中6成以上实现了外部董事占多数;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超过98%;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都有具体的数据表述,符合《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做到可量化、可考核”的要求。
会议目的分成五个层次:
推广改革经验,以典型示范带动改革深化,是执行层次;
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基础层次;
后面两个层次是“促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最高层次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当然,“推广改革经验,以典型示范带动改革深化”是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
▌ 从典型示范看国企改革基本经验
郝鹏在推进会上表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不失时机地推动改革提速加力,多推典型、多出经验,以点带面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典型”代表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也是国企改革的基本经验。
作为这次会议会场所在地的中国一汽尤其引人注目:工业机器人、无人搬运车与工人的操作无缝衔接,一辆辆红旗轿车按工序被组装成型,整装待发。
2020年,克服新冠疫情冲击和市场持续下滑的双重影响,中国一汽整车销量、营业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12.9%、6%,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唯一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全面增长的大型车企。从2017年销售不足5000辆到2020年产销超过20万辆,中国一汽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以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技术创新和民族品牌升级的良性循环。
一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表示:“改革给一汽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积极学习借鉴典型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有效模式,并充分运用到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去。
中国一汽、中国一重、东方电气、鞍钢、中国远洋海运、中国中车等企业在推进会上分别汇报了抓改革促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上述企业中有三家在东北,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北“长了脸”,更为东北国企改革发展做出了榜样。
徐留平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一汽实施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企业文化“全面重构重塑”的经验。
中国一汽以产品创新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关键、以数字化创新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目前由红旗H5、H7、H9、E-HS9、HS5 、HS7等车型组成的产品矩阵已经形成;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重塑了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销售、营收、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全面逆势增长。
笔者曾于2016年为中国一汽董事会讲过国企改革的课,当时感觉一汽是沉闷的,仅仅五年就实现了“全面重构重塑”,真的了不起!
系统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是重要经验。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陆续出台了股权、分红权、员工持股等一系列激励政策,近期正在系统研究推进创新激励、探索骨干员工跟投等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鞍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成旭介绍说:“集团端掉‘高水平大锅饭’,实行‘高目标高激励’,子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差距最高达9倍,同岗位一线员工月度收入差距最高超过5000元。”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给出的数据可窥一斑:近年来,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2.9%,2020年同比增长76.5%,先后攻克核电装备等领域26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37项重大科技成果。
坚决啃下市场化选聘硬骨头,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要经验。
“中国一重明确完不成收入目标60%、利润目标70%的经理层成员自动免职。”刘明忠表示,通过改革,公司撤销各级管理机构187个,压缩定员编制2355人,减幅达21%,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近三年利润年均增长131%。
国家能源集团子公司经理层成员首届任期统一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按自然年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集团二级子公司今年6月底前完成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工作,符合条件的基层单位今年8月底前全部完成。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是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头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总部整合与核心主业重组一体设计、同步推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许立荣表示,通过重塑产业版图,公司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了以航运、港口、物流为三大核心主业,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辅助的“3+4”产业集群新格局,增强了全产业链经营优势;同时还将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
强化正向激励作用,增强活力是突出经验之一。
目前,多家央企在正向激励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各中央企业以正向激励激活人力资本,加快构建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一汽以创新水平定绩效和奖励,对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爆款产品开发和管理创新效果明显的给予高绩效评价和专项奖励;中国一重推动薪酬分配向科技研发等五类岗位人员倾斜,并对“大国英才”“大国工匠”“首席技能大师”实行年度津贴。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以正向激励激活人力资本,加快构建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混改推动“两高一大”企业实施骨干员工持股,留住了核心人才,激活了发展潜能。
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表示,集团推动所属东方风电、东方氢能实现混改“破冰”,并积极推动人才依赖程度高、业务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发展潜力大的“两高一大”企业实施骨干员工持股,留住了核心人才,激活了发展潜能。
鞍钢集团坚持以业绩决定用人、效率决定用工、效益决定薪酬和多元多层的中长期激励,全面激活人力资源这个核心要素,2020年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年行动处在一个中间点上,前一年半的成绩屈指可数。“从6家企业的经验介绍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共识,就是企业改与不改大不一样,真改与假改大不一样。”这是郝鹏对一年半以来央企改革行动的归纳。
郝鹏认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高招,就是咬紧牙关抓改革,以改革破困境、抓机遇、开新局。对形势判断两个“大不一样”中的“大”字有感情因素,一是肯定改革经验,二是还存在“改与不改”“真改与假改”的问题。
三年行动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有哪些?
国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力不足,改革需要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改革要动真碰硬,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这么做的。有的企业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逗留在“小富即安”的“舒适区”,改革的压力不强、动力不足。
有的干部在改革上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不敢动真碰硬。有的企业对一些已经明确要求全级次、全覆盖推进的改革任务,还在小步推、逐级推、试点推,工作不紧不慢、四平八稳,进度滞后。
其实,在“小富即安”的“舒适区”逗留的企业不少,日子好过就缺乏改革动力。如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最需要攻坚的关键一环,因为是存量改革,人员进容易、出不容易,上容易、下不容易,做这件事情是要得罪人的。而这些结果是要以数字来体现的,所以国有企业目前压力最大、最难突破的是三项制度改革。
▌ 三项制度改革是“牛鼻子”,是下半年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见成效,接下来,中央企业该从哪几方面继续抓紧抓实改革三年行动,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各企业要对照年底前完成70%任务的硬指标,倒排工期、务求实效,在加快进度的同时确保改革质量。
◈ 一是要认真总结推广中央企业改革典型经验,不断深化实化“两个一以贯之”。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委(党组)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怎样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让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有的企业形式上是公司制,实质上还是“一股独大”。因此,规范董事会建设、强化董事会功能和作用发挥,仍然是重要任务。
◈ 二是要紧盯企业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年初,国资委表示将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突破列入央企业绩考核范围,把央企的科研投入视同利润进行考核;对重大项目、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实行工资总额单列。
会议透露,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还在研究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将系统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精准供给。
会议首次提出将前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纳入支持范围,对增选院士以及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重大实效的企业进行考核加分,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科研奖励性后补助等方式丰富研发资金来源;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三项任务,将在考核、分配、中长期激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 三是要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把编制实施好“十四五”企业发展规划与深化改革、加快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投入,企业重组仍然是重要抓手。但是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作出表率、当好示范。
◈ 四是要从经理层改起,带动破解三项制度改革难题,从任期管理、目标设置、契约签订到考核兑现、退出管理等环节严格落实相关改革政策要求,压紧压实经理层的经营责任,制度化、常态化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
◈ 五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着力转机制、增活力。
国资委近期正在就加强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差异化管控进行调研。郝鹏强调,各央企要坚决防止将混改企业户数、比例和进度等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混改要以差异化管控为突破口,推动混改企业全面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包括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企业的监管机制。
◈ 六是要以正向激励激活人力资本,加快构建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国外技术压制与封锁,实现技术自主自立。而推动国企持续创新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要以正向激励激活人力资本,加快构建业绩导向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使改革措施直达基层;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激励,探索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激励制度。
◈ 七是要科学合理授权放权,坚持授权与监督、放活与管好相统一,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子企业的职责界面,探索推进差异化授权放权;同时,要加强行权监督,既促进各级子企业活力迸发,又确保监督到位。
船到中流浪更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今年完成70%以上改革任务”还有半年时间,该怎么完成?
从宏观上看,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还有待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仍有较大差距,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途径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拓展。
从具体目标的落实来看,国资委将继续“挂图作战”,落实好月例会和季度推进会等制度,加强工作统筹和专项督导,对改革任务重、难度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和指导,对改革进度慢、效果差的企业通过发提醒函、工作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
国有企业要深入学习理解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的要求,结合实施即将印发的《“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对标一流管理提升标杆企业”等改革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自身该“转变”什么;坚持系统观念,大胆改革创新,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抓手,在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充分激发企业活力,以点带面将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