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字诀
1.放得进 2.找得到 3.拿得出
4.账物符 5.现场好 6.重安全
7.常检查 8.做保障
一、放得进——库容规划
库容是往往让人头疼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多放物品。
第一个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必须根据产品的性质进行仓库规划,良好的规划可以根据存放不同性质和规格的物料能够有计划的预留存储空间,不至于量大的物料预留的空间少,量小的物料反而占据了较大空间,造成存储效率低下;
第二是充分利用仓库的墙壁,角落等不起眼的空间,例如条状物品,皮带,锯条,可以靠墙壁整齐悬挂不常用的小件物品,集中装入收纳箱保存在角落等;
第三是尽量使用货架,充分利用空间,甚至一些密度较小,重量轻,体积大的物品,例如海绵可以在货架顶部加铁丝网隔层存放。
诸如此类,都是在科学规划和使用器具使得库容尽可能大,存储效率尽可能高!
二、找得到——分类清晰
能否迅速的找到你需要的物料,是整个仓库管理效率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制造业的物料往往品种和数量很多,类似的物料也很多,往往只是一点点差异。
例如颜色上,深灰和银灰,抛光件和亚光件,大红色和深红色,尺寸直径10毫米和9毫米,门锁的向左开和向右开等等,只要有一点点不小心就会弄错,给后面的加工造成困扰,造成整个生产线效率不高甚至其它损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严格分类存放是避免错误发生的好方法,不同类型的物料,分区域,例如五金配件放一起,塑料配件放一起,在五金配件中,拉手放一起,螺丝放一起等等。
在放一起的拉手,根据材质、大小,不同产品使用等标准再进行分类并且进行明显标识,这样就可以随时找到,随时出库投入生产而不会弄错,对提高生产效率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拿得出——通道顺畅
从很多企业的仓库看到一个现状,为了挤压有限的库容,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把东西往仓库里面挤,最后,仓库里面一片狼藉。
想要的物料在最里面,要取用非常困难,必须把外面的全部移除,然后还要再次塞入,常常如此重复,疲于奔命,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仓库管理效率低下!
仓库的物料往往是不断流转的,流动是物料的生命,只有不断流动,物料变成品才能实现产品的不断出库,如果仓库中的物料只能看到但拿不到,仓库也就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所以,保持能够顺畅进出物料的通道是仓库管理高效的必经之路!在仓库规划中就应该有预留和规划,而且必须划线管理,通道不允许堆放任何物品,阻碍进出。
四、账物符——数量准确
仓库里面实物数量和账面不一致,数量不准,对生产,销售,乃至整个企业运作都会造成困扰,其重要性就不多讲,关键是如何让货物的数量与账目一致。
随着存储的技术发展,出入库逐步从人工过度到数字化信息管理,在此建议,要让仓库账和实物相符就要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目前较好的办法是条码管理,类似大型超市的物料,品种上万,但差错概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使用条码信息化管理,这一点通用于所有的仓库,设备费用也不贵,操作简便易懂。
随着社会的进步,甚至会出现无人仓库,全部机器人和信息化,京东物流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突破,相信不久的将来会逐步普及。
五、现场好——注重仓库5S
5S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支撑之一,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就不在这里多写,各种著作已经很多,对于仓库而言,5S的作用和生产现场类似。
六、重安全——安全第一
安全重于泰山,没有安全,一切都是零!
说是这样说,但往往这一点却是很多企业关注不够的,否则不会年年有那么多仓库火灾的新闻。生产物料易燃物品不在少数,各类包装物品,塑料制品等,悲剧的一再重演,让老板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不在少数,给所有人敲响警钟,时刻警惕,着重预防,仓库安全不仅仅是防火如此简单,还有防盗、防水、防鼠等等。
那么如何做才好?
首先是思想,仓库安全出问题往往最大的因素是思想麻痹,但仅仅有思想还不行,必须落到实处,严格的管理制度,仓库各类设施的点检制度的落地执行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多年经验总结,仓管人员也必须每天早会,早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只有日日讲,时时提醒,才能让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让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地,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七、常检查——管理落实
管理无诀窍,管理是一门笨功夫,没有捷径,常常盯着,往往就是好办法,管理效果就好。
制定一套规则、流程、制度是容易的,但能够落实才是管理好的关键,那么仓库要管理好,各项制度要落实好,只有常检查、不偷懒。
担心安全,你要常检查;
担心物料储备不够,你要常检查;
担心账物不符,你要常检查;
担心各项仓库设置是否正常运作,你要常检查。
常检查是管理落实的不二法门,也是管理好仓库的重要手段!
八、做保障----无缝对接
仓库在整个生产链条中的角色依旧是保障和服务部门,仓库的工作依旧要围绕生产展开,所以和生产各部门的对接就成了仓库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每天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要确保一切顺畅,要做到沟通无缝对接、制度无缝对接、流程无缝对接、信息无缝对接,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仓库和各部门的对接方式方法,甚至信息系统的使用,在此唯一要提醒的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人在操作,人是关键因素。
所以,要做好保障,必须先做好人的沟通,人通,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