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到300万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星期六宣布退出中东欧与中国的“17+1”合作机制,就在两天之前的星期四,该国议会在一项议案中将“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的罪名扣到了中国新疆头上,呼应美英加在欧盟国家里带了这个坏头。
2021年2月9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现场摆放18面与会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17+1”是一个开放的合作机制,立陶宛如果感觉合作效果不如预期,退出也无妨。但立陶宛显然想要彰显自己的退出姿态,加深欧洲大国、尤其是加深美国对它这样做的印象。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在宣布这一决定时指责“17+1”机制构成了中国“分裂欧盟”的因素,他好像生怕中方对立陶宛退出该机制“没什么感觉”一样。
这是立陶宛的一贯做派,它是欧洲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但自独立以来一直在政治上很激进,经常在反俄问题上扮演举旗的角色,自诩“前线国家”。在与俄罗斯关系高度紧张的同时,它与白俄罗斯等接壤国家的关系也不好,与波兰的历史纠葛很深。
立陶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德国进攻苏联之前的1940年被苏联纳入其版图,由于历史原因,它缺少安全感,对北约和美国有一份远超西欧一般成员的特殊“死忠”,它对俄罗斯则有着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激进敌对姿态。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写着美国前总统布什访问该国时说的一句话:谁与立陶宛为敌,就是与美国为敌。确保这句话的可信似乎成了立陶宛外交的首要宗旨,极尽全力给美国送各种投名状,获得美国的赞赏也就成了立陶宛日常外交的行动指南。
本来新疆事务离立陶宛十分遥远,该国近迫的关切多的是,欧洲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也且轮不到立陶宛,但这个波罗的海小国就是一下子蹦出去这么远。在台湾等其他问题上也有同样动向,立陶宛于今年3月份宣布将在台湾设“贸易代表处”,推进它与台湾的关系。
立陶宛今年以来的表现很契合中国成语描述的“跳梁小丑”,不过我们完全不值得为了它而动气。立陶宛太小了,人口规模不足中国一线城市的一个区,它针对中国的所有表态都只具有象征意义,是美国对华博弈所产生的一个半实半虚的临时回响。它自尊,我们就尊重它,它不自量力地自我膨胀,甚至想挑衅中国,我们就拉黑它,当它不存在。
这么小的国家四处出击,上赶着做大国博弈的工具,早晚要引火烧身,就像中国老百姓说的“不作不死”。波罗的海地区的地缘政治极其复杂,各种极端的历史记忆严重重叠,今天的立陶宛不思化解旧恨,反而不断构建新仇,有他们倒霉的时候。
少了立陶宛,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会少一份干扰,可以更加务实。它又不是意识形态,国家多一个少一个,没有实际成果大一些小一些更重要。立陶宛退出该机制没问题,但请它离中国的核心利益远一点,找中国这样的大国拉仇恨,它不配,而且这本身也非小国之道。(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立陶宛休在道义上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