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山西省城市工作会以来,长治市抓住机遇,理清思路,科学优化城乡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5月21日,长治市委、市政府专门在长子县召开全市城市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市工作,精心描绘现代城市发展蓝图。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突出抓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节能建筑、积极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城市建设任务。会议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大力弘扬夙夜在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明确目标,强化举措,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心无旁骛,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城市建设新高潮,推动全市城市工作再上新水平。会议强调,在推进现代城市建设中,要注重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不断强化和提升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水平,使现代城市彰显生机和活力。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精心谋划下,各县、市、区迅速行动,城市工作和城镇化协同推进,全市现代城市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
上党城镇群是山西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布局,也是带动晋东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进现代城市建设中,长治市围绕上党城镇群建设总体部署,立足产、城、人全面融合,坚持以城兴产、以产促城和以城带乡、城乡互惠,积极推进上党城镇群建设,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联动、区域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在推进上党城镇群的进程中,长治市紧紧围绕城镇协同发展的要求,全力构筑城际连接线产业带。他们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到周边6个县市快速连接线纽带作用,对通道沿线500米范围内的土地实行总控,统筹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以园区聚产业、以产业聚人气、以人气聚市气,着力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大通道,形成以主城区为半径的商务圈、生活圈、工作圈,构筑城际连接线产业带,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周边六县市环状拱卫的城镇产业集群。
以中心城市为辐射带动,长治市加强规划和管控,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进一步明晰城市各区域功能定位,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到去年底,主城区完成主干道拓宽、断头路贯通和部分背街小巷改造,配套改造建设一批市政桥梁、铁路立交桥、环岛、过街天桥、星级公厕、垃圾中转站和晨练公园,城市建成区面积(含县市区)由2010年的134.1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159.26平方公里。工业上,以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南机械工业园、襄垣富阳、长治县科工贸等重点工业园区为牵引,实现集约化、循环化发展,强劲推动工业型城镇的形成。农业上,以长子方兴、壶关紫团等20余个现代农业园区为牵引,加快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初步形成玉米、小杂粮、干鲜果、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等专业化生产基地,培育了879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6个省级一县一业基地县,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辐射扩大的良性循环格局。
着力于城乡协同发展,长治市坚持把城市工作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全力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同的新格局。目前,9个省级重点镇开工建设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00项,累计完成投资11.89亿元,打造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长治县荫城镇、襄垣县下良镇等部分重点镇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次中心,长治县振兴新区、壶关县常平开发区成为企业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典范。在240个中心村推广企业带动、商贸带动、旅游带动、工矿搬迁、扶贫搬迁、资源交换、塌陷治理等七种发展模式,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标准构建农村社区,全方位完善公共设施,使农民群众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及时便捷的公共服务。
着力于加快城乡协同发展进程,长治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611家,国际、省、市、县四级示范社1513家。坚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民转市民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吸纳周边农民就地转移定居,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产城融合步伐的加快,推进了长治市以主城区为辐射带动、6个县市为联结的上党城镇群建设,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