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和精神财富,它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塑造人们的灵魂,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而红色文化是在社会发展特殊时期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也是我国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毕竟,人们对于事物从认识、了解、理解、熟悉,直到产生感情,需要相应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种知识的存在,红色文化同样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便涌现出一批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地道战》《敌后武工队》让大家了解了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是如何与敌抗争的;《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给大家讲了些山东人民与敌斗智斗勇的故事;《洪湖赤卫队》为我们介绍了湖北进步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坚决打击各种反动势力的情况;《吕梁英雄传》反映了太行人民面对顽敌不怕牺牲,挺直腰杆英勇战斗的精神;《红岩》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与反动派针锋相对顽强斗争的壮丽画卷。近些年活跃于荧屏的电视连续剧,《潜伏》和《借枪》都是在向观众讲述当年的天津地下党如何克服各种困难获取情报,为后来的顺利解放天津提供了战略保证;电视连续剧《悬崖》则是还原了鲜为人知的伪满洲国当年的社会结构、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共产党人如何在伪满洲国、国民党人和日本人之间求得生存,并开展工作。所有这些文艺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回顾了革命先辈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构成了人们对革命先辈的集体记忆,同时,唱响主旋律,宣传当地的红色文化。
中国八年抗战,山西无疑是主战场之一,当年的八路军总指挥部就设在武乡、麻田等地,八路军的主要领导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长期坐镇山西指挥全国抗战,毛泽东、周恩来等曾路居山西;打破日军不败神话的第一仗——平型关战役发生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左权,也是山西人,且牺牲在山西;延至后来的与国民党的斗争,山西依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山西增加了更多红色文化:扭转战争局面的红军东征与山西密不可分;毛泽东在石楼县的窑洞里挥毫写下了鼓舞人心豪气干云的《沁园春·雪》;面对死亡昂首挺胸的女英雄刘胡兰在三晋大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幕……然而,在全国,尤其是从文学和影视的角度来说,山西的红色文化所发出的声音太弱了,在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里,甚少看到以山西的红色文化为背景所创作的作品,这与山西在那段特殊时期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期待不相符。人的记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而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由于其特有的韵律性和娱乐性,容易令人接受,因此,长期的、重复的、形式不同的宣传,注定让远离那段历史的人们通过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对红色文化的发生地耳熟能详——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所展示的红色文化的发生地往往不是山西。
红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形象,它对于生活在其周边的人们既有传承作用,又有凝聚作用;而红色文化自身,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只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转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而只有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时候,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成为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让更多的国家民族愿意分享的文化。”(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什么是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继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仅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就应该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投入更大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