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在北京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中,平行论坛“透视种子与粮食安全”聚焦种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考量及科研追求。
科迪华《2020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连续第二年遭遇下滑,亟须基于科技创新的精准农业技术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以缓解粮食安全压力。
科迪华农业科技首席执行官柯林斯指出,受交通基建短板和浪费习惯等负面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空前复杂的挑战,基于全球协作确保食品生产体系稳步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应对粮食安全挑战非常必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日前发布消息称,中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种子问题被重点强调是罕见而又富有远见的。中国虽然主粮种子能基本自给,但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单产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许多蔬菜品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特聘教授程国强认为,在“十四五”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粮食安全的政策重点之一是要强化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种业来实现生产率提高,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
在先正达集团中国区总裁覃衡德看来,中国要提升粮食安全力度,在种业方面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育种技术,二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问题。从企业角度来讲,首先要加快向国内引进先进优异的种子资源和先进的育种技术,提升中国的原创技术能力;其次是要加快借鉴全球领先的生物育种产业实践经验,积极有序地推进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要加强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建立实质性的派生品种保护制度。
柯林斯表示,未来10年,科迪华将着重从四个维度推进可持续成长目标的实现:普惠农民、呵护土地、繁荣社区、基业永续。他对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高度赞赏:“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生物技术育种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的显著进步令我们非常受鼓舞。”柯林斯说:“展望未来,科迪华将继续携手各界伙伴,有效赋能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助力确保粮食供应的安全稳定。”
在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可能将长期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作为一家美企的区域负责人,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表示,即使在疫情下,“十四五”规划仍是非常好的开局,未来中国将持更加开放、拥抱多边的姿态,进一步推进自贸发展,所以外企将有进一步参与中国市场的准入空间。“在过去几年我们体会到了中国政府持续的支持。去年在上海,我们拿到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资质,政府还给予了许多实际的、经营上的帮助。另外,部委也不断地鼓励我们进一步和本地企业进行合作,能够把更多新的技术带进来。”
关于在华经营遇到的挑战,郑子勤表示,目前的具体挑战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标准上、程序上的挑战。比如植保产品中提及度较高的数据认证问题“我认为只要秉承着继续开放、多边共赢的态度,这些问题不会影响到外企对中国的投资信心。”郑子勤说,“最近,中国同经合组织全面沟通,致力于通过不同的路径找到各方都认可的办法来提升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和维度。在种子方面,要让较好的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相信这要配合中国未来在种子技术创新方面的考量,看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以什么样的时间节奏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