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通过审批的方案效果不佳?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某个方案进行完善。这个方案,可能是市场部制订的新品上市计划书,可能是技术部制订的项目实施计划书,可能是人力资源部制订的绩效方案等等。这些方案的共同点是都涉及公司内部多个相关部门。总经理对这样的方案如何批复呢?
公司推出10个新品,只有2个单品基本实现市场预期,另外8个新品都夭折了。公司每推出一个新品,从市场部到研发部,从采购到生产,从仓储到销售以及质管部,都涉及整个供应链环节。失败后都会留下一堆原材料、包材、成品堆在仓库里,成品有延期发货的,有客户退回的。因为8个新品的失败,花费了一大笔费用,造成了一系列呆滞品和库存。生产和销售部门都在抱怨市场部,市场部抱怨生产部,大家相互埋怨。
公司在停产检修期间,实施了一个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300万元,日均增产200吨,降低能源成本270元/吨,投资回收期19个月。改造项目竣工一年后,财务核算投资效果:实际投资6327万元,日均增产140吨,降低能源成本136.3元/吨,投资回收期为57个月。这个改造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投资回报远远低于预期。
公司新调整的绩效考核方案本意是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员工流失率,实施后却增加了人力成本,又造成了某些员工流失,事与愿违。
作为总经理,当时在批复这些方案前听取了部门负责人口头汇报,也仔细审阅了文字计划书,方案很理想,可实施效果却是另外一回事。
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聪明的总经理会选择在这些项目计划书批复前召开一次或多次听证会,这样情况或许就会大不一样。
政府在某项政策正式出台前,一般会召集相关方代表举行听证会,听取各相关方意见、论证其可行性;在法庭上,主审法官让原告与被告充分举证,论证诉求,一个案子可能要经过多次庭审听证。在政府机构,听证会的作用不言自明。
在企业管理中,为避免上述决策失误,也可以召开听证会。
听证会与头脑风暴会的差异
有人会问:“开听证会是为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头脑风暴会不也是集思广益吗?为什么还要导入听证会?”
其实,二者是有差异的。找到复杂疑难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制订解决方案,需要召开头脑风暴会。这些复杂疑难问题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其真正原因往往是深层的,很难识别与判断。真因才是问题的根本,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伪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将问题结构化;以假设为前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头脑风暴会是一伙人在一起充分发散,打破思维局限,自由奔放,不质疑、不批判,相互启发思路,激发灵感,为问题找到答案。而听证会则反之,各相关部门聚在一起,对新方案进行充分地质疑、批判,论证其可行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质疑其客观性,批判其科学性,从而挖掘方案的缺陷与漏洞。
总之,问题不清晰,召开头脑风暴会;项目是否可行,其实现路径与方法是否可行,召开听证会。要想取得良好的会议效果,就需要明确会议的原则与流程。
听证会指南
开好听证会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与技巧,以下听证会指南可供参考。
1.方案预备
项目主责部门制订的方案应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设计、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投资回报分析、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等。
方案制订需要广泛收集信息,进行专业设计与精准计算。投资较大的项目可以成立设计组,必要时外协专业设计。设计组成员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相互论证。
2.会议准备
会议场地:投影、白板、计算器、电脑等;
会议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会议时间:4~8个小时。
3.会议议程
(1)方案制订人进行详细讲解说明;
(2)专家质疑;
(3)方案制订组答复;
(4)会议总结。
4.会后活动
会后应开展活动:
(1)制订部门根据总结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2)必要时召开第二次听证会;
(3)方案报批;
(4)方案实施;
(5)项目施工验收。
5.听证会原则
会前,充分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项目方案、议程、人员、场地与用具等。
方案,设计领先,计算科学。方案准备不充分,信息不齐全,论证不严谨,被质疑就漏洞百出,没有办法一次或两次听证通过,造成人、财、物、时间的浪费。
听证,就事论事,追根究底,不走过场。尊重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的方法追根究底;同时,质疑人用语平和且不带情绪。这是听证会极为重要的一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