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肃穆的司马温公祠 山西日报记者周明飞摄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的崇山峻岭之中,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一部便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两部皇皇巨着又被并称为“史学双璧”。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呕心沥血19载才成此书,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为编纂此书,司马光自言“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在公元1086年,半生浮沉身心俱疲的一代名相司马光怅然病卒,谥温国公,葬于故土夏县鸣条冈上。
出夏县城往北15公里,便是司马光墓。司马光墓,其实是祠堂、墓地、余庆禅寺的组合。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
耸立在广场前的碑楼高大巍峨,底部四周砖墙围护,上是木制重阁。碑楼内有“司马温国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硕高大,仅驮碑龟趺就有一人高,游人极力举头仰视,也无法看清石碑最上面的刻字。身旁导游介绍说:“碑额是宋哲宗御篆的‘忠清粹德之碑’,碑文是大文学家苏轼所撰并书,碑身镌刻的2000多字舒畅流丽,详述了司马光的一生及家世,与螭首、龟趺相加高达9米,堪称‘华夏巨碑’。”
一听说是苏东坡的笔迹,游人便不禁走近端详。“这块不是原碑,是明嘉靖间,依宋碑复制的。”听后,大家在惊讶之余略有失望,纷纷询问,原碑现存何处。
随着导游指引,游人们穿过宫殿式三重檐琉璃屋顶的司马温公祠门,来到着名的杏花碑亭。“司马光在开封去世后,宋哲宗派大员扶灵送往故乡夏县涑水安葬。元佑三年立哲宗御赐的‘忠清粹德之碑’,苏东坡撰写的碑文对这位四代元老重臣的一生详加记述,尽力渲染。九年之后,变法派新党再次得势,章惇、蔡卞向宋哲宗追劾司马光,到夏县涑水将司马光的谥号取消,把石碑推倒砸成四段,掘地三尺而埋之。相传过了五十年后,在碑座大石龟旁长出了一株杏树,四季开花,甚是神奇,遂报于县令并呈州衙,以为地下有什么珍宝,便派人挖掘,原来是被砸断了的宋哲宗御篆的司马文正碑,于是就命其为杏花碑,可惜碑文已剥蚀难辨,当时有官人奉圣旨摹刻四石嵌于壁上供人观瞻。”导游娓娓道出的历史掺着有趣的传说,让游客听得津津有味。
记者看到,位于主轴线西侧的司马光墓及祖茔松柏成荫,草地上古冢交错,石刻遍地,一派肃穆古朴气氛。茔地现存司马光及父兄亲属墓冢封土堆13座,呈有序排列。园内存有宋碑4通,明碑2通,其中以王安石为司马光叔父司马沂撰写的墓表最为着名,文辞流畅,笔力工健,属北宋时期珍贵文物。
在杏花碑亭的东侧是余庆禅寺,是为保护司马光墓而特意营造的一座寺院,大殿内供金妆大佛坐像3尊,高达3米有余。像前配有护法、韦陀、侍童。整个造像神态端庄,气宇轩昂,手法精湛,颇具宋代风格。佛寺往东是新建的涑水书院。书院内新打造的4个展馆,更是充满浓浓的文化味道:家范家训馆、资治通鉴馆、司马光大讲堂、司马光轶事馆。“每一个展馆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游客进来之后,可以首先通过这几个展馆,对司马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司马光墓文物保护所所长王在京说。
通过展馆,世人可知,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勇者,更是一位敏者。“哐啷”一声水缸响,救出落水小孩童,中华从此有了见义勇为的好榜样。他敏而好学,深知天道酬勤,一截圆木成了读书警枕。他是一位廉者,更是一位智者。性不喜华靡,以俭素为美,历涉四朝,却家徒四壁,只有薄田三顷。他居洛阳一隅,历时19载,日力不足,继之以夜,为中国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司马光逝去已有1000多年。千年来,《资治通鉴》印行了无数个版本。他的政治理念通过《资治通鉴》延续至今;他的高风亮节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