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如约亮相。对于6.7%的GDP增速,市场给出了“超乎预期”的正面评价,然而,想了解这份成绩单更多的秘密,人们还要等到这个月底——届时各地经济“一季报”将会陆续出炉。在冰火两重天的大图景之下,谁来领跑中国经济,答案会出乎意料之外吗?
作一个超前的预测并不困难,但悬念依然存在。去年这个时候,重庆曾以10.7%的一季度GDP增速领跑全国,当时没人可以笃定,这一年结束时重庆的全年GDP实际增速能达到11.0%——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继续蝉联第一。进入2016年,预期依旧难测,全国有17个省份调低了GDP增速目标,而包括重庆在内的西部三地却仍将目标定在两位数。显而易见的是,回暖虽有迹象,但中国经济仍处阴霾,立下这样的“军令状”是需要勇气的。那么,“领跑者们”凭什么?
考虑到经济体量的差别,在这些领跑者中,重庆或许是一个值得深究的样本。作为中国唯一一个西部直辖市,重庆在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上并没有什么优势,相反在运输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可能是一种劣势。但正是这种劣势让重庆选择规避以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为主的产业结构,比如当下深陷“去产能”泥沼的钢铁业和煤炭业,转而以附加值较高的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为经济“双引擎”,并坚持至今。如果说这体现了地方主政者的远见,那么这种远见也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尊重的基础之上。
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简单来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企业会相应削减投资,此时产能也会相应降低,这是市场出清的过程。但如果产能并未降低,反而一路逆势飙升,这并不能证明是市场出了问题,问题可能在两个方面:企业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政府干预之手过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仔细观察中国那些在产能过剩的漩涡里挣扎的行业,很容易发现地方政府在政绩导向下频频出手的迹象。从各地煤炭整合后的国进民退、做大做强,到全国钢铁业的“反调控”、违规上产能现象,政府之手干预得越深,市场自发调节的时间来得也越晚;而一旦到来,引发的风险和震荡也愈发难以承受。
回到重庆的案例,一个民间流传的版本似乎可以佐证这座城市对风险的警惕。前几年光伏电池最火爆时,这个兼具高科技和节能环保双重光环的行业风靡全国,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均将其列为当地支柱产业,以优惠的土地、税收等政策建立各种新能源产业基地。就在各地多晶硅生产开始出现过剩迹象时,据说有好几个大型企业打算在重庆上马光伏项目,都被当地政府压下了。随后不久,行业遭遇寒冬,不少地区的龙头企业甚至陷入破产境地,而重庆幸运地躲过一劫。
对市场的尊重不仅仅是通过认识规律来避免风险,市场的另一个永恒主题是创新。如果我们从这个维度来观察“经济领跑者们”,会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基层创新的影子。比如在2015年底被明确写入中央农村改革文件里的“地票”制,就源于重庆、成都等地区多年的制度创新。这项承载着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和耕地保护三重“探路者(18.180, -0.74, -3.91%)”角色的改革,尽管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开辟了一个制度通道,是用市场之手实现农村、城市、企业等多方共赢的一种有益探索。
一些研究人士认为,重庆地票制“不单纯以拍卖价格优先”的机制设计,实施至今看得见的后果是,房价保持了数年的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鉴于保障房在抑制当地房价中的作用,这个结论不免武断,但如果我们从一个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角度来看,较低的物业成本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通过地方的制度创新间接地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这也正是当下政府体制改革希望实现的目标所在。
尊重市场,由此划定政府行为的边界,是地方治理的一种进步。因此,包括重庆在内的一些地区,之所以成为经济领跑者,虽有其偶然因素,也是一种必然。从这些“领跑”队员身上能学到什么,取决于地方主政者对市场的理解程度,更取决于运用这种理解去实施治理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