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打好‘岭南文化’这张牌,建立社会融合的桥梁,突破制度、信息和交通壁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整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黎熙元说。2月26日下午,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编写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下称《报告》)在中山大学举行发布会。
报告蓝皮书
广州的社会政策区域协同指数最高
《报告》分七编共20章,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优质生活圈建设、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内容。
“这本书反映了近两年我院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研究观点和政策建议,是一次全面和集体的成果展示。”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俊志说。
发布会现场
从社会融合、政策协同、经济合作三个维度分析,《报告》中首次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入心态与社会协同指数”,列出不同指标的城市排名。结果显示,当前大湾区11个城市的社群包容度和区域协同度差异明显,区域社会协同整体态势尚未形成。
据《报告》统计,在社会融合心态上,内地居民的融合意愿比港澳居民强,肇庆、江门、深圳位列前三;广州、深圳、佛山的社会政策区域协同程度最高,其中广州的社会政策综合指数高于0.9(满分为1);区域经济合作指数排名则为香港、深圳、广州,体现其相互投资、贸易与游客往来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黎熙元介绍,各城市力度和重点有所不同,如教育政策的区域协同强于医疗、养老、青创、住房等。其中,广州、深圳的教育政策协同程度最高;深圳、江门、肇庆领先于养老政策协同;而广州、深圳、佛山住房政策协同排名最高;医疗政策协同最弱。
“该书富有战略眼光,体现了理论创新性和政策可操作性。”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肖滨肯定了《报告》的研究工作,希望它继续高质量出版,推动文化湾区、湾区辐射周边等重大议题研究。
“近年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建成通车,跨江通道建设明显加速。未来广佛之间将有10条地铁线实现对接,城市轨道走出行政边界。另外,城际轨道开始连线结网,高铁干线建设有序推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立勋分析空间连接的强化。
此外,《报告》提到,当前的空间发展态势还体现在空间扩散效应上。如带动周边地区融湾发展,建设“广佛肇+清云韶”“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阳江”三个拓展的都市圈。
破除治理格局的“碎片化”困境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市场一体化等建设正在推进,但仍存在一些阻碍协同发展的不便利因素,如大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碎片化”困境。
“大湾区邮轮产业要探索邮轮多点挂靠,简化出入境手续,优化邮轮母港配套设施,培育‘邮轮+’特色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邮轮产业链。”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举了邮轮产业发展的例子,探讨促进三地间产业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的方法。
符正平还强调,人员货物通关便利化是市场一体化建设的重点环节之一。对此,他建议大湾区借鉴欧盟等国际先进的通关便利化政策,推进客货分流方式多样化,对三地间人员流通实施优惠性制度,加快落实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的同等待遇。
据悉,由于税收优惠覆盖不足、经济法律体制不同、职业资格互认滞后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创业呈现出“意愿高、实现低”的特征。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光南认为,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塑造了珠港“一小时交通圈”,珠海成为香港青年创业的理想城市,可利用区位、经验、体制三大优势,在横琴自贸片区打造创业基地,为香港青年到珠海创业提供便利。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服务发展中面临着机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难题和障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建议设立“社会服务创新试验区”。他认为,立体化、全流程、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有利于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实现“人心的回归”。
今年1月,《报告》正式出版发行。中山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天琪表示:“本书所展示的研究成果为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智库力量,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解、交流相关国家战略的渠道。”
据了解,中大开展港澳研究已超过60年。2015年,中大成立了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同年11月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该院常年组织专家解读中央对港澳政策,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热点问题,近年来相继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