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资源集聚
紧抓应用数据推广
山西大数据蓄势发力
抓两头带中间
从大数据“粮仓”到超算中心
打通上下游
实现多态融合发展
《转型进行时》为您讲述
本期嘉宾: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刘勇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
【主持人】讲述转型故事,探索转型路径,分享转型经验,跟进转型实践。这里是山西卫视与全省11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合播出的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转型进行时》。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大数据。首先,要欢迎做客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勇,欢迎您;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李灯熬,欢迎您。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刘勇】主持人好。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主持人好。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先跟大家来分享一个数字。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主要互联网公司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数增加到了541个,跟5年前,也就是2015年上半年相比增长超过一倍。可以说全球的大数据中心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而且我们还发现很多数据中心的选址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还有些奇葩。
比如说,微软就在苏格兰海岸线附近的深海中,建成了全球第一个水下数字中心。而Facebook则把其在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建在了距离北极圈只有70公里的瑞典吕勒奥。腾讯则是把大数据中心,建在了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一个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隧洞里。
今天,我们就从大数据中心的选址开始来谈。李院长,为什么这些大数据中心会有这么多奇葩的选址呢?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这些看似奇葩的选址,其实是非常讲究的。恒湿恒温是衡量一个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在运行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就要进行及时散热,选择在海底、山洞和北极圈附近,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些地方气温低,有利于服务器的散热,节约成本。
【主持人】基于这样一个条件,所以我们山西把大数据中心的选址选在了大同、阳泉和吕梁。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首先,符合我们刚才讲的选址条件,气候条件。其实三个地方有三个不同的特点,吕梁很早和一些相关的科研机构和省外的其它研究院所共同进行了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所以它很早就进行了大数据产业的布局。阳泉是在数字经济方面有比较好的基础,所以百度在阳泉建了数据中心。大同更典型的是气候非常适宜,在我们山西地区属于最冷的地区之一,并且它离北京、京津冀地区比较近,能够承接京津冀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的建设。
【主持人】气温低,这是一个首要条件,中心就可以降低它的能耗运行成本。这样说的话,我们山西其实很多地方气温条件都是比较适合的,这可不可以说我们山西已经具备了一个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先天比较优势?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是的。其实我们不仅是气候条件,我们山西在资源方面都具备了先天的优势。在资源方面,我们山西有丰富的煤电资源和较低的电价,有利于降低大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
【主持人】的确,除了气候条件之外,能源富集也是我们山西发展大数据产业一个很关键的比较优势。从目前来看,国内大数据中心布局呈两端集聚态势,一端是应用端,而另一端就是在能源聚集端。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被称为是21世纪的石油。据权威预测,到2022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年均增长15.37%。从全球看,过去一年美国、瑞士、中国新增的数据中心最多;从国内看,数据中心布局总体上呈现两端集聚态势,一端向北上广等数字经济发达的应用端集聚,另一端向山西、贵州、内蒙古、河北等能源富集区集聚。
近年来,山西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61%,远远高于全国27.8%的平均水平。国科晋云、吕梁天河二号等超算中心的计算能力全国领先;百度数据中心存储规模、计算能力和环保能力都位于亚洲领先水平。云中e谷、大同秦淮等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跻身全国前列。
【主持人】李院长,刚才短片当中提到山西发展大数据产业,除了能源富集和气候适宜这两个比较优势之外,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优势呢?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在产业基础方面,我们山西省目前的省级出口带宽达到19000G,这就为我们数字经济的开放合作和加速发展提供了信息通道。同时山西百度云计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算中心以及我们刚才短片中看到的大同秦淮,这些数据中心都为我们提供了从数据存储到算力支撑的新基建能力。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山西省在家用机器人、智慧矿山以及虹膜识别,还有高精度的传感器等信息产业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同时也吸引了华为、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统信科技等领军企业落户山西。同时我们山西也培育了云时代、科达自控、山西知网,智林教育等本土的领军企业。
【主持人】如何把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先发优势变成竞争优势?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欧阳院长,您好!如何把我们的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您觉得它们之间的那座桥梁是什么?
【竖屏连线】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欧阳日辉】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讲,怎么样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把数据共享这一个问题给解决掉,然后让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起来,也是它的一个发展机会。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发展大数据治理产业,拿出一些城市来作为试点,来探索怎么进行数据的治理。能够先行先试,打造出一个好的样板来的话,对我们国家的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欧阳院长。把比较优势、先发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从刚才欧阳院长的连线当中,我们也提炼出了两个关键词,就是改革和创新。如果我们把大数据中心比作是数字时代的一座座“粮仓”,那我们山西就有位于吕梁、大同、阳泉的三座大粮仓。今天咱们就先从位于西部的吕梁走起,看看当地如何打造他们的大数据“粮仓”,又是如何把比较优势培育转化为竞争优势的。
“数谷”吕梁 打造超算创新生态
【记者 胡晶鑫】这里是华为山西吕梁云服务中心,也是华为云在我省部署的一个超大型云服务节点。这个数据中心一共有7个机房,每个机房都是这样的标准服务器机柜,而这样的机柜一共有928台,可提供8万T存储、1万台云主机、2万云桌面的服务能力,年产值达5亿元。
【华为山西吕梁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师 王飞飞】我们要把华为山西大数据中心打造成山西省云计算产业支撑中心、高端智能制造中心、现代服务业支撑中心、大数据处理中心和省内信息消费中心。
【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局长 杨瑞明】依托华为大数据平台,我们成功引进深圳莫比嗨客、上海迪奥普两家企业落地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我们正在对接北京、浙江等多家大数据相关企业,已签订了框架协议。
【记者 胡晶鑫】距离华为山西大数据中心直线距离不到800米的地方,就是前不久刚刚挂牌成立的山西省超算中心。我身后就是超算中心的主体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它的峰值计算能力在全国都位居前列。眼下它已经为全国超过1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高性能计算服务,树立了山西在全国超算版图的重要地位。
【同期 秦亮】下一步我们超算中心主要是服务咱们传统的优势行业,实现技术赋能。同时我们要面向中西部地区打造战略平台,实现算力的输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实现上下游打通,然后形成我们新的产业链,实现多态融合的这么一种发展态势。
【主持人】吕梁提出的目标是要打造“数谷”吕梁,构建大数据创新生态,培育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李院长,其实吕梁在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过程当中,他们也是充分去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转化的。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吕梁在大数据产业方面,在人力、电力、土地、税收、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9个方面的28项政策。最近吕梁市为了推动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陆续出台了10项关于大数据产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刚才我们也在短片上看到,山西超算中心落地能够把它的产业链优势发挥到最大。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刘勇】到了目前这个阶段,除了气候能源之外,更多地考虑大数据机房和当地应用内容和应用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这一点其实吕梁选择超算中心这个方向,就在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示范和标杆。通过超算中心的建设,也标志着我们山西省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敢于设立新赛道,发展新规则。
【主持人】从吕梁这几年的实践来看,他们的成功经验就是强化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把政策支持真正变成了政策红利。接下来我们要把视野从吕梁拓展到全省。刘厅长,我们山西提出要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其实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这三年来我们在哪些地方都下了哪些硬功夫,都出台了哪些相关的举措?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刘勇】主要在4个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强化深化实际操作。第一,在组织机制建设方面,山西成立了省级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省级领导亲自担任领导组长,同时成立了国资的运营平台和省市相应的工作机构。第二部分是在政策撬动方面,山西连续出台了《山西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在5G、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方面先后连续出台了20余项政策,这些政策的覆盖度广,支持力度大,战略纵深也深。第三部分,在促进政策法制体系建设这方面,着重推动政务数据、资产、立法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在法制环境等方面给予大数据产业发展很好的保障。第四,在提升创新发展驱动方面,成立了相应的大数据产业学院和相应的大数据产业学科,通过院企合作,在重要基础研究重要攻关实践等方面,深入实现了产业和学科研相关联的高度互动,把比较优势不断深化和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全行业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一双大数据发展的翅膀。
【主持人】的确,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山西大数据产业发展不但进入快车道,而且目标和具体任务也是越来越明确。接下来我们再去雁门关外的大同,看看当地是如何抢抓数据资源集聚,把比较优势培育转化为竞争优势的。
大同:从挖煤炭到采数据
【记者 郑霞】今天的转型现场,我们来到了大同的经济开发区。在我身后这个看起来科技感十足的建筑,就是山西省在建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之一的大同普云。这些游弋在虚拟世界中,来自各行各业的数据,最终会汇集到我旁边的这一个个机柜当中。在这个不到400平米的机房里,一共可以容纳200个机柜,而一期工程一共可以提供1700个机柜,年数据存储量可以达到100PB,相当于360亿张照片,打印出来可以环绕地球200周,而这些数据如果用家庭网络上传的话,要2700多年才能传完。
【大同普云数据常务副总经理 许嵩岳】规模容量通俗一点来讲,同时可满足几百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存储需求。不但如此,我们还能够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效保障咱们用户的一个数据安全。
【记者 郑霞】普云大数据中心落地大同,除了看中这里最丰富的煤炭资源,当然还有老天爷赋予它的无限风光。大同的风功率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大同的光资源丰富,风、光、煤炭让这里拥有了最充沛的电力资源,再加上这里的年平均温度低于10摄氏度,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普云大数据中心的能耗可降低30%。不过,普云落地大同看中的还不止是这些先天优势。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是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研究所所长吴志刚。吴所长,您看现在能源优势、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应用市场,大同这些优势已经都有了,大同现在发展大数据产业,可不可以说天生丽质,靓女不愁嫁?换句话来说,他们如果说要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话,还有哪些瓶颈需要去突破呢?
【竖屏连线】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研究所所长 吴志刚】从原有的数据存储向数据加工服务和算能算利的服务去转型,然后为工业的转型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话才可能使我们的数据中心起到一个赋能的作用。那么这个实际上是让企业能够上云,同时又能够用好。
【主持人】好,谢谢吴所长。说到算能算力,我们山西提出的目标就是以算力算法强大大数据应用,以创新生态壮大大数据产业,积厚成势使山西大数据产业跃居全国第一方阵。李院长,围绕大数据中心这个产业生态圈来建设能不能有所作为,在当前的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急需要补的短板是什么?
【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学院院长 李灯熬】我觉得短板还是人才的短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技术不断在推陈出新,企业的自身动力,要主动去适应转型培育人才。第二,是我们社会力量,也就是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机构,来适应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给全社会提供数字经济的人才。第三,回归到我的主业,从高校来说也要在这方面有所转型。从产教融合、产学融合、产研融合方面,都要和相关的企业来对接,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的无缝链接。
【主持人】大数据产业是山西全力打造的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刘厅长,未来山西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总体布局,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是什么?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刘勇】未来谁占领大数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就占领了产业发展的高端,并且能够统领未来产业发展。所以在这方面,山西深入实践和布局,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我们根据“十四五”的规划,可以总结为“3522”策略。三,就是说立足于打造三个板块,产业赋能板块和产业体系板块、产业治理板块这三个板块。打造五大体系,包括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应用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通过三大板块和五大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激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能力和数字底座的实践基础。另外一方面,还有两个“二”:两个先行区和两个示范区,通过这“3522”体系的建设,会极大奠定大数据产业要素,激发全省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为“十四五”期间,全省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起到无比重要的坚强支撑和保障作用。
【主持人】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提到,山西在用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率达到61%,远远高于全国27.8%的平均水平。这个数字体现的是数据资源在山西的集聚,而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两端同时发力,在抢抓数据资源集聚的同时,紧抓数据应用推广。目前山西大数据应用端的发展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释放应用端的发展潜力?明晚同一时间请您继续关注《转型进行时》。
好了,感谢二位今天做客演播室来参与我们节目,谢谢。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明晚同一时间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