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特别是保贫困劳动力就业,就是兜住了最大的民生底线,也是筑牢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坚实防线。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坚持需求导向,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仲夏时节,我们赴吕梁、忻州、大同、临汾等地采访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就业的脱贫故事,感受他们那种为改变命运付出的辛苦努力,体会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的喜悦兴奋,也祝愿他们今后的人生更加丰盈充实。
【新技能】
停好电动三轮车,早晨7:30,牛建春准时在机修车间员工签到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换好工衣,和同事一起在签到机上刷脸。
8:00,开始逐一检查助燃风机、液压站、水泵房。“风机声音正常,不过得加油了。”牛建春打开绿色助燃风机进油口,黑色的齿轮油缓慢升到白色可视玻璃窗的一半,“不错,刚刚好。”
从今年5月5日起,牛建春成为继亨铸造有限公司机修车间的一名工作人员。
牛建春是岚县岚城镇邓草沟村的贫困户。之前,他家的生活来源就是8亩薄田和他在工地当泥瓦工的收入。“没技术,一直挣着工地最低的工资。就这,一年也只有5个月有活干。日子挺难的。”说起以前,牛建春有些伤感。
今年春天,岚县人社局重点对建档立卡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他们在12个乡镇167个村悬挂了160条宣传标语,张贴了200块“培训工种菜单”牌,让建档立卡劳动力按“单”点“菜”,选择培训工种。牛建春听到这个消息后,于4月8日急匆匆跑回镇上报名学焊工。
“立焊一定要稳,焊枪要紧压焊面,呈月牙形左右摇摆焊接,就连背面也要看到相同形状的痕迹。”课堂上,阳煤集团的秦老师讲得认真,台下学员听得仔细。“每天都有实操,分组教学、单独指导。短短15天,我就掌握了电弧焊、二保焊等技能,还取得了证书。”毕业考试时,老牛的实操课拿到了93分的高分。这让他很兴奋。
更让老牛高兴的是,毕业没几天,培训学校在微信群里发布两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老牛选择了一家,当天下午就通过了面试。“现在我一个月工资4700多元,还有保险。家里买东西再也不用盘算半天了,这种家有‘余粮’的感觉真好!”
“近年来,我们县坚持把扶智扶技技能培训提升作为斩断贫困根源、实现‘造血’脱贫的重要举措,5300余户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岚县县委书记高奇英介绍。
为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2017年我省将6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列为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出台了方案,以36个国定贫困县农村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将6万人培训任务、1.8亿元培训资金分解下达到各地。3年来,17.8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取得全民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脱贫。
随着技能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大,兴县出台“驾驶员职业培训实施方案”“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逐渐将大车驾驶员打造成该县技能培训的一大品牌。2018年完成19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2019年完成246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
郭剑林是兴县人,他的新技能从学车开始。今年39岁的郭剑林进过铁矿、上过工地,虽说工作干了不少,却没有一样技术能够让他安身立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倒拖垮了他的身体,两次手术让他家的生活更难了。
必须要学一门技术了。一番比较思忖,2018年秋天郭剑林决定参加县里举办的大车驾驶员培训。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郭剑林顺利拿到A2驾驶本。“有了本,大车司机的活比较好找。我跟车第一个月拿到8000元工资时,手都有点抖,从来没有挣过这么多钱啊!”郭剑林笑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郭剑林也升级为司机,月工资涨到1.1万元。“是培训让我这个贫困户有了奔小康的底气。如果能再稳定些就更好了。”可以看出,郭剑林对今后的生活很期待。
和记者告别后,当天晚上9:30,郭剑林从蔚汾加油站停车场接车,与跟车的同伴一起向陕西榆林出发。
培训是手段,就业是目的。为了稳定就业,兴县对贫困户实行订单式培训,要求培训学校必须先行向人社局提供合理的可就业岗位,解决了培训与就业相脱节的问题。
“我们县按照省市要求,选择有良好资质的培训机构,并将劳动力就业意愿强烈的几大类工种列入培训项目菜单供选择,解决了他们想培训却没有资金的问题。”该县人社局副局长李国强说。
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培训获得了技能,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实践证明,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竞争力、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关键之举。
岚县劳动力技能提升剪纸培训班的学员兰拴英在该县民间剪纸传承人程香梅的指导下学习剪纸技艺。山西日报记者张丽媛摄
【新工作】
“从哪个位置直播才能视觉好呢?”在梨树地里拉树的王平边想着前几天培训课的内容边琢磨自己下次直播的位置。
40岁的王平是隰县阳头升乡青宿村的贫困户,也是隰县2015年第一批参加电商培训的农民。2017年县里组织电商培训,他又参加了培训。之后县里组织大家去浙江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大家的思维。浙江之行更加坚定了他做电商的信心:“这件事能做!”
“第一笔订单是50元,那会儿真激动。”从那时开始,他就给自己定了走种销一条龙的路子。“种梨我坚持不用化肥,卖梨我尝试各种方式。”不只是淘宝,他还做起了微商,靠诚信和口碑积攒了不少回头客,运货的摩托车总是装得满满当当的。
去年他又尝试在自家地里做直播,由于不太会包装,效果不太理想。今年5月,他听说县里要举办一期关于如何做主播的培训班。6月19日,王平早早坐在培训班的课堂。培训结束后,王平对直播有了更深的认识。“主播其实不简单,拍片、剪片、制片、发片都得会。这些培训对我以后的销售都有用。”
今年以来,为了降低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各市县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快手、QQ群、钉钉等各类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直播教学。截至5月29日,全省实名注册用户13.29万人次,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7380人次。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16239人次,线下培训7800人次,线上培训完成课时学员93237人次,极大地提升了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
“您好,是张女士吗?我是10086的客服人员。之前您提出安装宽带申请,工作人员明天安装。现在需要和您再确认一下地址……”上午9时,窦亚江轻柔的嗓音已在工作区域响起。
今年22岁的窦亚江每天差不多要打一百四五十个电话,有时是推荐客户升级套餐,有时是宽带跟踪,有时是积分兑换。“我们这边是做呼出工作的,楼道对面办公区是呼入系统。早会之后,我们会统一在工位上登录系统,然后才根据大数据匹配的信息开始工作。”
窦亚江工作的地方是位于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的兴县云数据中心扶贫车间,这是该县为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新建的3个扶贫车间之一。按照协议,扶贫车间由县政府提供硬件设施,合作公司负责培训就业、业务拓展等。目前,这里在职兴县籍人员284名,其中,贫困户86人,人均月工资3500元。
通常大数据呼叫中心对员工学历要求较高,但兴县对贫困户放宽招聘标准,学历由大专放低为高中、中专,年龄39岁以下。公司提供带薪培训,培训通过即可成为公司试用期员工。最初的300名学员由县人社局招收。“我高中毕业,如果不是政府的帮扶政策,我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就业环境,不能在家门口工作。”今年3月入职到现在,已经开始补贴家用的窦亚江对工作十分满意。
吕梁市离石区扶贫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加工电子线。山西日报记者张丽媛摄
【新生活】
14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一人挑起了养活5个孩子的重担。
14年里,每到农时,她总是凌晨4时就走出家门,奔波半个多小时,爬上后山,到地里干活。为了多挣一点钱,平时她帮别人锄地。为了帮衬她,许多村民会将自家的地交给她锄。
她是岚县王狮乡阴湾村51岁的范兰运。
“这人实诚,给别家锄地也像对自家的一样。大家用她都放心。”岚县王狮乡阴湾村76岁的李发全端着碗莜面饺子,靠坐在巷口水泥台上边吃边说。“锄地一天挣几十块钱,就得干好,要不人家凭啥用你?”范兰运虽然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些,但她天性乐观,生活虽苦,一件红色的外套却衬得她的脸红扑扑的。
“不识字,也没啥技术,只能凭力气,孩子们也跟上遭罪。可现在好了,我也算有了一技在身了。”范兰运挺了挺腰杆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范兰运口中的一技就是她手中拿着的彩珠和鱼线。今年春天,她报名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手工编织培训班,学习彩珠编织。
今年县里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采取“田间地头”培训、农户+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训、居家手工技能培训、课时积分制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满足不同群体培训的需求。培训班开在了与阴湾村一河之隔的阳湾村。10天的课程,她不仅没误了农时,还学会了葫芦、南瓜收纳盒、中国结挂件的编法。虽然有时候听不太懂,但她有自己的办法,“看不懂图纸上的字,我就数点点,图纸上每个点点就代表一颗珠子。”
培训班毕业10多天,范兰运就利用空余时间加工了20多个葫芦。“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接单量和品种,这样大家就可以赚取更多的加工费用。”山西公共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李霞表示。
“我县有39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其中大部分为普通劳动力。今年县里统筹各类培训资金4400万元,实施‘13345’行动计划,开展土豆宴厨师等‘五主十辅’技能培训,计划培训劳动力1.3万人,大力提升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岚县人社局局长薛卫平介绍说。
早上还未到8时,宋玉霞就已和同事坐在工位上开始工作了。
宋玉霞是静乐县娘子神乡杨家沟村的贫困户。丈夫因生病不能做重体力活儿,维持家里生计的重担几乎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就在宋玉霞一筹莫展的时候,县人社局的宣传传入她的耳中,“免费培训技能,就近上岗工作”。
抱着试试的心态,宋玉霞2018年参加了服装缝纫培训。从安全操作到使用技巧,从缝迹密度到平缝链缝,宋玉霞没想到原先自己常做的针线活儿竟有那么多门道。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宋玉霞顺利进入了久冠服装厂扶贫车间做缝纫机工。“我们一条线上一般有20人,每个人的分工都不同。我就负责给衣服上领子。前边的负责配色合片上袖子,我后面依次是上下摆、上袖口、上拉链、上里子的。最后还有整烫。看着普通的一件校服,工序其实很多的。”
宋玉霞所在的服装厂是该县专门生产校服、工作服等的工厂,260名员工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65人。
静乐县创新对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开展“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职业培训,实行“需求储备式培训”模式,重点对有就业需求人员开展市场需求集中度较高的工种定向培训。今年疫情期间,还积极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活动”,全面提升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
更加普惠的政策让这些贫困户有了新希望。
静乐县服装缝纫班培训老师给学员演示操作流程。史丽珍摄
【新发展】
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增收能力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年我省强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建设,各地把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我省全面推行培训实名制,全国首家颁布职业技能培训8项地方标准,104.74万人接受培训,涵盖150余个职业(工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走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
“现在请两家培训机构的老师代表抽签。好,抽签结束,朴老师抽到A班,田老师抽到B班。”6月15日,吕梁市卫生学校会议室内,“吕梁山护工”赴日培训学员分班仪式正在举行。会议室内,身着天青色短袖衫、黑色制裤,手握分班抽签条的学员们热切地期待着。
“今年,为了提升培训质量,拓宽就业市场,我市以‘吕梁山护工’为龙头的劳务品牌培训,开展对日劳务输出培训,发动各类有效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与用工需求匹配度高的优质劳动力资源积极参与对日劳务输出,力争在10月前实现第一批对日输出。”吕梁市人社局局长刘智平介绍。
从2016年开始,吕梁实施6万名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计划。截至目前,吕梁山护工累计培训贫困人口21433人,实现就业10589人,就业区域辐射北京、天津、陕西等8个省市20多个城市。2019年,“吕梁山护工”被评为国家级就业品牌。实践证明,“吕梁山护工”已经成为该市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技能、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
今年我省人社部门把“对日劳务输出”作为今后劳动力培训就业的一件大事,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输出工作规划。此次吕梁市卫生学校专门引进两家日语培训机构,采取竞争式方式授课,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护工学员日语水平,更快地打开对日市场。“我校第一批赴日介护学员中已有8人通过了日语N4等级考试。”卫校校长李艳峰介绍。
在吕梁山护工第二期赴日培训学员中,熊俊凤夫妻二人是赴日护工培训中唯一的夫妻档。
当年因为家庭变故,熊俊凤小两口成了贫困户。去年,她参加了护工培训,一毕业就签到北京燕达工作。今年5月,她把北京的工作辞了,专门回来参加赴日护工的培训。“如果我通过了日语N4等级考试就可以成为实习生,签3年合同,可以多学些护理知识,收入也会更多。所以我把老公也拉来了,相互有个扶持,多好。”熊俊凤笑着说。
与“吕梁山护工”齐名的“天镇保姆”也已经成为天镇县脱贫攻坚的“金字招牌”,多次受到国务院扶贫办、人社部和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的充分肯定。“2015年荣获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2019年入选人社扶贫典型事例。”天镇县人社局局长丁润启告诉记者。
天镇县谷前堡镇马圈庠村的杨凤英现在已经是一名“金牌育婴员”,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在参加培训之前,杨凤英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育婴员这样的职业。“通过培训,真是开了眼界,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她总说,“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这个农村妇女有了一技之长,还有了7万多元的年收入。”
为了让自己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回到县里的培训学校学习,给自己充电,“要经常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服务档次。”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取证率,针对就业渠道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工需求、劳动力市场以及与省外、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接不畅通等问题,今年我省在持续打造劳动力品牌的同时,重点落实落细职业技能培训8个省级地方标准,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索整建制购买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构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制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实行订单式、菜单式和项目制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尽培,提高就业率和增收率。吕梁市各县区也正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破题。
“在工作中,我们突出‘建档立卡、技能培训、持证就业’三个环节,把就业率、增收率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根本标准,搭建好就业服务平台,精准组织用工对接,提供最有效、最优质‘保姆式’全程帮助和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打通培训就业快速通道。”岚县人社局主任科员梁文珍解释。
在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中央厨房里,25米长的操作台与13块案板一起组成了李翠梅和姐妹们的工作间。李翠梅去年参加了岚县土豆宴厨师培训后,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现在每天站在大橱窗前工作,自然很自豪。
中式烹调师培训是离石区参加人员最多的一项。在信义镇,为破解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该镇把培训的内容定为小吃厨师,对贫困劳动力实行定向培训,计划在该镇的特色小镇运行时,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小吃一条街就业创业。
“培训创造机会,能力改变命运”,这是离石区信义镇小吃厨师培训教室墙上悬挂着的一幅标语,相信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人生信条。